要说咱天安门升起的国旗,竟然只能用一次!那么问题来了,换下来的国旗去哪儿了呢? 按照《国旗法》的规定,国旗不可以随意丢弃,连咱们国庆节挂在窗上、拿在手里的小国旗,都不能随便扔掉,那你知道这些国旗该怎么处理吗? 说回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啊,每天降旗之后,它都会被精心地收起来,折叠整齐,编上号码,用盒子单独装起来,然后摆放到专用的库房里。 肯定有人要问了:国旗既然只用一次,为什么收起来之前,还要编码呢?因为啊,这些国旗在重大场合,还能派上用场。 比如说,2021年,袁隆平爷爷去世,在告别仪式上,他的遗体上就盖着一面国旗。这面国旗,正是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袁爷爷让我们14亿的中国人都吃饱了饭,这种最高规格的告别仪式,正是人民对他的礼赞。 再比如,山东荣成市也获赠过一面国旗。这是为了纪念在荣成出生的科学家,郭永怀院士。郭老曾经给"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当时特意挑选了 2016年10月16日升起的这面国旗,这面国旗意义非凡啊,因为这个日子,正是郭永怀纪念馆开馆的那一天。 国旗虽然封存了,但并没有浪费,而是作为最高荣誉,送给了值得嘉奖的人和机构。 不过,有一面国旗非常特殊,它没有被送给名人或者烈士,也没有被送给重要机构,而是被送给了一位普通的老奶奶。 次仁曲珍奶奶家住在新疆喀什,出生于清朝时期,后来又经历民国时期,可以说是尝尽了那个年代的苦头啊!好在,新中国成立后,奶奶终于过上了相对安定的日子。连续44年,奶奶每天都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升起国旗。用这种朴素的方式啊,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2009年,一面曾经在天安门飘扬的国旗,从国旗护卫队的手里,转交到了村支书的手上,又送给了次仁曲珍奶奶。奶奶捧着国旗啊,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村里的孩子们也激动得纷纷摸着国旗,是又蹦又跳。 看后点赞,好运不断。关注蜂鸟,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