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等电池厂酝酿降价
2023年,随着锂电材料价格全线下跌,电池厂也开始酝酿降价行动。
据称,宁德时代近期正向车企主动推行一个"锂矿返利"计划,以实现电池降价。消息指出,该计划并非针对所有客户,而是面向蔚来、理想、华为、极氪、长安、北汽、上汽、赛力斯等多家战略客户。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并不在其中。
其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与此同时,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同时,车厂需为宁德时代的锂矿建设支付预付款,相当于宁德时代借钱开矿。
该消息亦指出,合作签署后,将在今年三季度开始执行,目前部分车企已经在合作签署的过程中。
宁德时代在电池降价的同时,也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出了约10%的降价要求。
宁德时代负极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贝特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贝特瑞已经根据其要求,针对性地下调了一轮材料价格"。
其余电池厂也在做出响应。据悉,目前蜂巢能源也推出了10%降价计划,部分供应商已收到蜂巢能源要求配合降价的邮件。
目前,部分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下跌,17日电池级碳酸锂跌5500元/吨,均价报44万元/吨,仍处于高位。
可见,消息中宁德时代给出的价格远低于当前的市场价,具备相当大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此次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的推出,将带动上下游企业一系列连锁反应,从上游锂矿企业到材料厂,中游电池厂,下至车企、消费者,都深受影响。
电池厂间的"明争暗战"
宁德时代此举意图不仅是简单地通过让利锁定长单客户,而且还能用到手的订单再去锁定上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稳固自身龙头地位。
业内人士表示,宁德时代"锂矿返利"将推动新一轮价格战开启。二线电池厂跟或不跟,值得深思熟虑。
当前,头部电池厂和二三线电池厂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如今,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外,其他电池势力也不断崛起,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在内,都喊出了要成为全球前三的目标。 二线电池厂"来势汹汹",这一点在装机量数据上更为直观。据起点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其中,比亚迪超越松下排名第三位,装机量达到71.2GWh,同比增长155%以上;欣旺达和孚能科技装机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0%,增速位于前列。
二线电池厂与电池新势力加速崛起,也与车企引入二供、三供密切相关。可以看到,包括上汽、广汽、长安、东风、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车企均通过电池采购、合资建厂、投资入股等方式,与多家电池厂开展深度合作。
同时,得益于车企的青睐,2022年以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电池企业陆续冲刺资本市场。
中创新航在香港资本市场敲钟,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动力电池第一股;欣旺达、国轩高科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成功登陆瑞交所;此外,蜂巢能源科创板IPO也获上交所受理。
对于二三线电池企业而言,在当前节点跟进降价,依旧是个不小的考验。相较于宁德时代,二线电池企业在客户、产能规模、现金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特别是在经过去年原材料暴涨之后,各家电池厂利润空间压缩,不少电池企业更是以价换量、通过亏损来抢占市场份额。
可以预见,"电池价格战"将使得动力电池市场格局进一步集中,淘汰尾部电池企业,清出部分电池产能。
不过,起点锂电认为,这一轮即将到来的降价潮也带来多方面的利好:
其一,让利车企,给尤其是头部车企更多选择空间,同时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利好,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去年碳酸锂等电池材料暴涨,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企业被迫纷纷涨价,车企利润空间承压。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电池占了整车成本40-60%,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为此,微型车成本承压,纯电车型加快定位高端品牌,增程、插混车型增多也成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遍现象。
其二,材料厂、电池厂、车企联合稳定锂价,宁德时代以20万元/吨为基准,将稳定锂价波动,打击投机囤货,促进锂电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锂矿开发是关键一环
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35万至40万元/吨。
在此背景下,车企是否会接受宁德时代的电池销售方案,需要根据各家车企对于未来锂矿价格走势的判断决定,比如碳酸锂价格是否会降低到每吨20万元或者更低水平。
而宁德时代之所以敢在锂价预期并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提出这一方案,在于其自身具备客户、资金、产能规模等多方面优势,可以对冲电池降价后利润空间下降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成本风险。
据测,宁德时代2022年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量约310GWh,同比大增132%。在国内锂电池产业链中,宁德时代也是去年净利润最高的企业。去年,宁德时代的净利润预计291亿-315亿元,位居榜首。
客户端,宁德时代已基本囊括了目前国内外所有主流新能源车企;产能端,其已有、在建以及规划产能均居首位。
更重要的是,宁德时代在锂矿项目的开发已颇有成效。
2022年2月,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四川时代与甘孜州投资集团、宜宾三江汇达、四川省天府矿业签订合资协议,合作加快四川省锂矿资源勘查开发。
同年4月,宁德时代以8.65亿元的报价取得了宜春市宜丰县的一处探矿权;9月,宁德时代与龙蟠合资碳酸锂项目。
开年1月,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拟投资238亿元,在佛山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宁德时代此前透露,锂回收率已达90%以上。由此预计,宁德时代碳酸锂自供比例还将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其他电池厂也在加快锂矿项目建设,提升碳酸锂自供比例。
比亚迪2022年8月宣布在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建设锂矿采选、碳酸锂生产、动力电池生产项目。
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碳酸锂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渐释放。2023年计划产出3万吨左右,2025年实现碳酸锂满产产能12万吨。
随着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比亚迪、欣旺达、蜂巢等电池企业陆续加快锂矿项目开发进度,碳酸锂产能有望加速释放,促使行业价格进一步下降。
此外,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企业正加速钠电池研发量产进程,行业人士的观点是,2023年底有望实现钠离子电池的GWh级投产,带动钠离子电池低成本承诺兑现,这也将一定程度上抑制碳酸锂价格高涨。
因此,也有人表示,宁德时代提出的方案今年具有吸引力,但放宽到三年则有一定不确定性,明后两年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低于每吨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