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女性改变体质的绝佳机会,只要坐好月子,就能更健康美丽。 生完孩子以后,宝妈很虚弱,需要好好调理, 这个时间是42天,而不是传统认为的30天。 下面是42天科学的坐月子日程表,真的很全很重要,可以先收藏~ 分娩当天 产后稍作休息,尽早给孩子喂奶,顺产妈妈半小时内喂奶。 顺产妈妈产后体力下降,要及时补充营养,吃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剖腹产妈妈6小时后可以喝水,排气后可以吃饭。 刚刚生产后身体疲惫,需要充足的睡眠,盖上被子静养。 为了让膀胱恢复正常,顺产分娩后4-6小时内要排出小便。 产后会有宫缩痛,用热水浸湿毛巾,每隔2小时清洁恶露。 分娩第2天 避免过度活动,以休养为主。 给宝宝喂初乳:出现初乳就要给宝宝吃,轻轻按摩乳房或毛巾热敷,促进乳汁分泌与畅通。 顺产妈妈做一些简单的产褥期体操,舒缓肌肉,有利于恶露排出。 剖腹产妈妈开始喝稀粥、汤面等清淡半流质食物。 保持一天三餐的定时营养餐。 分娩第3天 开始生理性涨奶,乳房会变硬,有胀痛感,这是正常现象,坚持母乳,并用毛巾冷敷缓解。 有些妈妈奶水不多,每天也要坚持母乳喂养8次以上,既能促进乳汁分泌,也有利于子宫收缩。 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避免因出汗和分泌物而感到不适。 为了预防产后便秘和痔疮,要多喝温开水。 分娩第4天 顺产妈妈此时可以出院了,回到家可以淋浴,若身体虚弱可以推迟。 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不冷不热最好,夏天可以用空调,出风口不要对着吹。 会阴缝合的部位还没有恢复,排便不可太用力,并避免便秘。 除了走动,避免做家务或者抱孩子。 妈妈出汗较多是正常的,注意要勤换衣物,防止受凉。 分娩第5天 子宫缩小至拳头大小,小便量恢复正常,褐色恶露有所减少。 按需喂养,多让宝宝吸吮乳头,涨奶疼痛继续冷敷,适当按摩乳房。 多和宝爸和家人说话、聊天,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预防产后抑郁症。 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不要喝浓汤下奶,建议清淡饮食,能避免很多乳腺问题。 多吃含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蛋类、瘦肉;多吃含铁丰富、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猪肝、猪血、黑芝麻等。 分娩第6天 依然清淡饮食,多吃补铁食物;多喂奶,防止乳汁过度淤积。 淋浴不要超过10分钟,避免盆浴,防止感染和会阴缝合处裂开。 剖腹产妈妈可以出院了,但回家暂时避免淋浴,可用热毛巾擦身。 家务不必亲力亲为,让家人代劳,切记不要沾凉水。 保证充足的睡眠,产后恢复才会快。 分娩第7天 顺产妈妈身体已经明显好转,但并没有完全恢复,要多静养保持充足睡眠。 可以给孩子换尿布,做一些简单的看护,不要长时间抱孩子。 从现在开始,积极做产后恢复操,促进身体更好恢复,但不要过度。 因为晚上要喂奶,可能会睡眠不足,白天宝宝的时候就赶紧补觉。 要观察恶露量和颜色变化,是否正常。 分娩后第2周 开始温补了,加强高蛋白食物(鱼虾畜禽蛋等)和高钙食物(奶类、豆制品、深色蔬果等)的摄入。 剖腹产妈妈可以淋浴了,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喂完奶后在乳头上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开裂。 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细菌滋生。 经过了生理性涨奶,乳汁量有所回落,是正常的,注意睡眠充足。 会阴部基本愈合,恶露量也减少,继续勤换卫生巾。 坚持做产褥期体操,帮助产后恢复,预防产后肥胖。 分娩第3周 可以大补,注意饮食多样化,食物种类尽可能多;为了保证母乳,预防贫血,要多摄取高蛋白的食物。 禁止长时间弯腰或坐着,可以洗澡,但不能泡澡。 可以给宝宝换尿布,但给宝宝洗衣服、洗澡等,还是推迟一段时间。 可以使用收腹带,对预防腹部肌肉下垂有一定作用。 了解宝宝的睡眠周期,和宝宝一起睡觉,保证充分休息。 分娩第4周 身体已经基本复原,避免过量饮食,多整天大鱼大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和产后肥胖。 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仰卧起坐等瘦肚子,但不要勉强。 恶露已经很少,但要及时更换卫生巾,注意外阴清洁。 切忌恢复夫妻生活,因为子宫并没有完全恢复。 分娩第5周 基本可以恢复孕前生活,但还是禁生冷、刺激性食物。 可以照顾孩子,也可以独立的做家务了。 此时不应整天关在室内休养了,可以多到外面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心情,对产后恢复很有帮助。 哺乳期妈妈在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个星期体重能减轻500克。 感觉到任何异常,及时去医院。 分娩第6周 分娩伤口已基本痊愈,子宫也基本恢复到了原来的大小。 可以通过散步、做瑜伽、游泳等简单轻松的运动,缓解压力。 不仅可以开车,也可以短途旅行。 食欲旺盛,注意控制食量,避免体重居高不下。 不仅宝宝做满月检查,妈妈产后42天也要做全面检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 提醒妈妈们,坐月子尽量坚持坐42天,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舒适、健康、安全地度过人生中这段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