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你日后有更好的选择
生活全部的底气,来自于我读过的书
这是我家里最值钱的家当了,大概有三百本书。吧。
和那些厉害的读书博主相比,我的书不算多,但这是我这两年积累下来的(我还有一批书,被扔在广州,一直放在朋友家)。除了塑封没拆的,其他都是我一本本认真读完的。
这两年,除了看了那一周,我每天都坚持都阅读,无论多忙,我都能挤出时间看几页书。虽说时间也不算长,但当我回看过去的自己,我能真切感受到自己发生的一些变化。
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心理更强大了
从大学到读研,再到工作这几年,我还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但那时把读书这件事看得很随意,只读自己喜欢的,不想读了就不读,却慢慢被大家赋上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标签。其实我有时一周都不翻书,更惭愧的是,工作最忙的那两年,一年都读不了几本书。
21年初的时候,因为情感遭到重创,心理崩塌的我选择离开了自己喜欢的城市。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如此脆弱,也许是想急于走出痛苦,也可能是想给自己找点寄托,我开始把工作外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读书中。
大半年吧,可能时间长了伤痛也在慢慢消退,有一天我发现压在心底的东西突然消失了,当时我激动地给一个姐妹打电话,告诉她我感受到了畅快呼吸的感觉,弄得她一头雾水。
去年年底,当相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你没猜错,又是因为男人),虽然我也很难过,可我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看书时思绪乱跑想起对方时,心里会痛一阵,可我下一秒能调整自己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眼前的书页中。
多读经典,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这两天在看去年很火的一档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在第一集里,导演组让苏童、余华、西川推荐他们人生中第一本重要的书,他们提到了鲁迅、沈从文、路遥、海明威、托尔斯泰等,都是时间检验出的好作家,留下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用心去读。
这两年我学会了"强迫"自己,去踏入陌生的阅读领域,心理、哲学、经济等都去广泛涉猎,而不仅仅读纯文学(我特别爱读小说)和历史。当我跳出阅读舒适区,去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思想类的书,加缪、伯林、王东岳、理想国M系列……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能从繁杂的表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这让我无比激动。
阅读带给我的强大,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润物细无声。他让我慢慢学会疏导焦虑,看清问题的本质,它让我更平静、宽容,最重要的是让我快乐。
来读书吧,来读一种不被定义的书,用你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