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州丨嶷山阿云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写在母亲的七七
我母亲欧阳成英的生命定格在2022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四)19点25分。那日,正是她最敬仰、最崇拜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129周年冥寿,也是她八十七岁生日后的第十天。
一直都不敢相信,我那七十岁还敢坐过山车、海盗船,八十五岁在歌厅还能连续唱五六首红色歌曲,八十七岁仍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能坐庄参与玩麻将,前几天还去镇上赶了集,头天晚上还跟我照常通了电话,从未屎尿在床的母亲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无法接受这突然的变故,白天用忙碌来忘却,每当夜深人静,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脑海挥之不去,耳边总萦绕着母亲那句"你又要走啊,总是那么忙,工作要紧哦,注意身体",身上仍能体味躺在她身边的那丝熟悉的温暖。如今,那个视我如珍宝,以我为骄傲,天天想粘着我,几天不见很想念,呆久了又有点嫌她啰嗦的母亲再也不看我、不理我,再也不管我了……
总以为,自己还算孝顺。事业上小有成就,夫妻皆为处级干部,给父母长了脸,让他们有了骄傲的底气;家庭上夫妻恩爱,孩子考上了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婆家五兄妹,娘家六兄妹都安分守纪,相处融洽,生活安宁,家庭和美没让老人操心分心;母亲与公公婆婆从2003年正月我父亲去世后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直到2015年我调离家乡母亲才住到了姐姐家。总以为,让老人坐飞机、看天安门、瞻仰毛主席圆了她年少时的心愿就是孝顺。总以为每年让她们随夕阳红老年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就算孝顺。
总以为,半个月内回家看望她们一次,陪他们去洗个头或修个脚或帮她捶捶背捏捏肩,陪她们说几句话吃个饭就算孝顺。母亲离去后,心仿佛被掏空被撕裂,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孤独、失落和疼痛才让我恍然有悟……往事历历在目。怎么也忘不了那个雨夜,七岁的我发高烧,母亲背着我在雨中高一脚低一脚跑向村里的赤脚医生家却扑了个空——医生出诊去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母亲看着昏昏欲睡奄奄一息的我,赶紧又背着我往回跑,途中几次差点摔倒。回到家中,母亲一方面让姐姐用湿毛巾帮我压额头退烧,一方面试着按人家说的土办法治疗:找一些草木灰、小便、鸡蛋清拌匀用布装好贴在我的胸口上。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旁边,或许是母爱感天动地,烧很快退了下来,当体力稍恢复的我睁开眼向母亲要吃的,母亲喜极而泣手忙脚乱的样子我至今铭刻在心。与母亲对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深沉的爱相比,我那些自以为是的孝顺是多么的浅薄!那微不足道的平常,只是一些物质的、表面的关怀,对心灵的渴求,有太多的应付敷衍: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她想听我却不想多说,她有很多话想说又怕我嫌啰嗦,与她聊天时经常漫不经心,接电话玩手机多于倾诉倾听。现在想来心如刀绞愧疚万分!岁月无情,什么时候那个识文断字,吃苦耐劳,干事风风火火,让我又爱又敬又怕的母亲,在我面前竟变得那么小心、那么无助、那么依恋了呢……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1935年11月出生时正值时局动荡。外公读过几年私塾,算是当地的文化人。母亲小时候也因此读了几年书,能读书看报写信。外公为人豪爽喜欢交友打猎,经常不回家,后来外婆早逝,年少的母亲与弟弟在艰难中成长。成年后母亲嫁给虽已当上干部但一贫如洗的父亲。母亲本来去当了幼师的,却因家里有瞎眼的奶奶,守寡的母亲,体弱多病的大弟,幼小的遗腹子满弟,赢弱的儿子需要照顾而回到村里。后来母亲又相继生了我们姐妹五个,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家务活都忙不过来,还要砍柴种田养猪养鸡鸭,编织竹器搞副业,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至今,我仍害怕雷雨时的春耕,它总让我想起母亲在雨中赶着牛艰难犁田的样子,我在田埂上泪流满面地哀求母亲不犁了赶紧回家,她却说一鼓作气犁完好赶季节。我内心无比害怕,头年村里一同学的父亲犁田时被雷劈死,担心悲剧重演。母亲六十来岁日子好转时,又照顾中风偏瘫的父亲好几年,由于多年的辛苦劳作,七十三岁时做过双足运动膝关节手术,七十八岁做过四个血管心脏支架。
母亲的一生又是幸福的,六个儿女,家风淳良,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生活小康。后辈枝繁叶茂,勤勉上进,儿孙绕膝,四代同堂,如今仅重孙辈已有二十一人,个个聪明健康,充满希望。母亲是乐观的,父亲在县城银行工作,家里田地副业全靠她撑着,再苦再累再难,很少听她骂人抱怨忧伤。母亲很讲究,出门在外衣衫虽旧但总收拾得干净皎洁,脸上挂满笑容。母亲勤俭持家,待人却热情大方,从不斤斤计较,家族的客人总喜欢到我家里玩,母亲更是热心肠,哪家有困难有问题找她,她总是乐于助人,千方百计去帮忙。她也会边干家务边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茶余饭后,大人们也喜欢听她讲一些天南地北的故事。劳作之余,母亲会读书看报,(母亲还给在外读书的我写了好几封信)。也会唱"红岩上红梅开""一条大河波浪宽""九九艳阳天""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解乏。方圆十几里,哪个村放电影演大戏母亲都不会错过,我们都好奇母亲那么辛苦那么忙却还那么有精神。历经苦难,母亲送走了九十多岁的瞎眼太婆,守寡三十多年的奶奶,操持大叔满叔哥哥相继娶妻成家生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里建了座一百多平方的红砖水泥板房。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我们姐妹几个相继招工考学校有了工作,全家搬进了县城父亲单位分的新房,用父亲显摆的话说:"苦日子熬到头了,现在水在水缸里,煤在煤炉旁,热有电风扇,闲有电视看。以前的地主婆也比不上。"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温暖。她总要求我们将心比心,要多感恩,少抱怨。要多付出,少贪心。要开口笑,少瞪眼。要多行善,不欺人。母亲总是替他人着想,八十七岁生日那晚,我躺在她身旁,为她轻揉,明知不起作用,她却不再因心衰呼吸困难而呻吟,说舒服些了,怕我担心。但我知道她痛,几次难受得坐起来又躺下,我却无能为力也不敢在她面前流泪,只能多次到卫生间泪流满面。她跟我聊天,总是细数别人的好,我插话问她那曾欺负过我家的人时,她告诉我,现在我们过得好就行了,都过去了不计较,能帮的帮一下。从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与人为善,乐观向上。从母亲身上,我明白了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感谢母亲留下的精神和温暖,让我们继续坚韧不拔地生活,去爱这个世界,去爱我们的家人,朋友,孩子,同事。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你爱别人,别人会爱你;你给世界几分爱,世界会回你几分爱。人常说苦难就是不幸。可人也往往因此得以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乐观的心态会帮助我们找到光明的出口。事情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母亲已离我们而去,但她会一直活在我心中。我相信母亲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一定会希望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我为我儿举行了订婚仪式,以这种方式来告慰母亲。母亲一定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在每一个孤独和艰难的时光都会陪伴我。每一个欢乐喜悦的时光里,母亲一定会和我相聚。
相信母亲去的地方一定是天堂,天堂里没有苦难病痛,在天堂里与父亲相亲相爱。
喜欢吃牛肉的请收好,我们家百吃不厌的配方,调味料只有一样大家好,我是Allie,美好的一天从营养早餐开始,吃好早餐,一整天都精力充沛。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低油低盐清淡饮食,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好身
宣威市的历史郁邬县是宣威市的旧称,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秦以前属古被郎辖地。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郁邬县(
慈禧当时同意北洋舰队的资金拨款打败日本后八国联军还会侵华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上的具体情况。在甲午战争中,清朝海军惨遭日本海军的重创,这一事件极大地震撼了清朝政府的威信,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不满和抗议,甚至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慈禧太后
揭秘韩国历史上射瞎唐太宗的杨万春是何许人也?中国史书没有记载安市城主的姓名。韩国古籍或记为梁万春,或记为杨万春,在韩语中,梁杨发音相同,实际是一回事。杨万春(图网络)朝鲜李朝成书的东史纲目,算是比较严谨的历史著述了,作者安鼎
辛丑年义和团进京都干了什么1900年6月中旬,义和团大量进京,超10万之众,至此,义和团的发展达到顶峰。团民以农民手工业者贩夫走卒流氓无赖等为主,普遍没有文化,生活的不如意,虽朴实憨厚,却极容易被忽悠。他们
历史上不被承认的皇帝你知道哪些?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的汉新帝王莽在绿林军拥戴下,建立玄汉政权的刘玄东汉末年率先称帝,建号仲氏皇帝的袁术把持朝政大权,建立恒楚政权的恒玄自封宇宙大将军,篡位自立的侯景弑杀隋炀帝,自立为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来历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当时,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百姓生活幸福决心寻访有才能的人治理洪水。各部落的人都说鲧是有才能的人,尧帝任命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围堵的方式进行治理,
何不食肉糜,为何总有些代表喊不出我们的心声节假日欢乐时光先讲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西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期间,有一年闹起了饥荒。老百姓没吃的了,只好到处挖草根剥树皮来填肚子。可这些东西那是活人的,于是不久,大量的老百姓都成了饿死鬼
4年一次的闰月,闰月鞋你备了吗今年2023年在农历的日期中总共有384天,比往年多出了二十多天,一个二月的时间,因此23年有两个二月,俗称闰二月。2023年3月份日历民间有一种说法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蒙古铁骑东征西讨占领大半个欧亚大陆,为何唯独没有攻占印度蒙古铁骑,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欧亚大陆所有国家的噩梦。而他的创建者和统治者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又名为孛儿只斤铁木真,他是古代蒙古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各部落最终实现了统一,他是
新模型揭示地球过去1亿年历史过去1亿年的景观动力学模型显示景观侵蚀和泥沙沉积。图片来源特里斯坦塞勒斯悉尼大学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气候构造和时间,是共同塑造人类星球面貌的强大力量,然而,人类对这个动态过程的理解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