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能在满族贵族不配和的情况下,坐稳皇位,离不开二人支持,一人是隆多科,另一人就是年羹尧。 年羹尧家世背景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湖北巡抚年遐龄次子,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其祖父年仲隆,本是明朝辽东广宁卫的一个中层武官家庭,因清朝攻克广宁,年家也得已进入八旗, 隶属镶白旗。 年仲隆本人颇为知书,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中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三甲第十四名获赐 同进士出身。又以科举入仕,而其子年遐龄是以"吏"入仕,好在清朝初年对科举不太重视,再加身为"旗人"的原缘故,年遐龄自然比汉人更受统治者信任。 年羹尧与其父不同,他自幼喜欢读书,弘毅多才。也因此被纳兰明珠看重,将自己的孙女(纳兰性德之女)嫁给年羹尧,可惜纳兰氏年岁不长,二年后死亡,纳兰明珠又将本家重侄孙子嫁给他。也因纳兰氏这层关系,年羹尧与"八爷党"有这么一层关系。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中进士,赐同进士出身,因旗人的关系,被康熙钦点为 庶吉士,进翰林院学习,与年羹尧同期的还有张廷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外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又任广东乡试正考官。 分界点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这一年年羹尧被康熙任命为四川巡抚,这是一次破格提拔,因此年羹尧感激涕零,上书;" 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 "," 当竭力图报 "。也是同年, 皇四子胤稹,由贝勒晋升为亲王,赐号"雍",充镶白旗旗主, 年羹尧一家都划归 胤稹, 年羹尧成了雍正的 藩邸旧人。 康熙与年羹尧 年羹尧因为此次康熙的"超擢",在四川巡抚这个任上异常勤奋。到任之后,仅用十余天的时间摸清川中情况——" 不十余日便知川中大概情形 "。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二月份,向康熙上条陈,提出兴利除弊各项措施,康熙在同意大多数的条陈的情况下,向年羹尧说;" 向日风闻川省如此,未知其详,览奏折方知是真。尔封疆大吏,只得始终固守做一好官,此朕之深望也 。" 同年,年羹尧同提督岳升龙 围剿蕃民,进军途中听闻提督岳升龙已将蕃民处理完毕,年羹尧也没多想,下令撤兵。结果被川陕总督音泰劾年羹尧擅自撤兵,下吏部议,夺职,康熙命从宽留任,也就是" 革职留任 "。 就这么"一收一抚",康熙立马获得年羹尧无限的忠诚。 从此开始,年羹尧认真学习为官与处理政务经验。又因四川苗民杂处,性情不一,番民叛乱的事情时有发生。年羹尧除了认真总结经验外,还积极收集苗民信息,这就为较好的治理四川提供了便利。 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普雄土千户那交等据险叛乱,建昌镇总兵张友凤" 年近八旬。志力昏耄,营伍废弛 "而导致官兵几次进剿都没有成功。年羹尧不得不亲自出马,经过他一番深入调查,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分化瓦解一部分番人,二十天内" 剿抚之局十完八九 "。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其部将大策凌敦多布袭击西藏,康熙帝闻讯,便派贝子允 禵 为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康熙能立马做出决策,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年羹尧的信息。因年羹尧到任四川后,积极派各路人马打听信息,其中就包括西藏地区,其获得的信息较为准确,如关于拉藏之死" 明系大克咱之卖主 ",并奏明" 公丹仲与其叔察罕丹津不和睦,是以竭力内附 "等情况。 于是,康熙在五十七年1717年十月二十日颁布上谕:" 年羹尧自军兴以来,办事明敏,又能度量西去迸剿之兵,会同青海公丹仲之人运食物、米粮接济,殊属可嘉,从前四川地方亦曾设总督,年羹尧系巡抚,止理民事,无督兵责任,见今军机紧要,将年羹尧授为四川总督。 " 年羹尧又从巡抚直接升为总督,因康熙年间陕西、甘肃、四川皆由川陕总督管理,康熙此举相当是将川陕总督一分为二,一为陕西总督,一为四川总督,等于是专为年羹尧分出了一个职位。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发动驱准保藏之役,年羹尧极为尽职的保证了大军的后勤供应。康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 年羹尧奏请陛见,这次陛见用年羹尧自己的话说" 极人世之遭逢,非梦想所能到" ,同时康熙也将年羹尧从四川总督升为川陕总督,并且在年羹尧离京之前,康熙帝说:" 朕再无疑尔之处,尔亦不必怀疑 。" 此时此刻,应该是年羹尧最"幸福"的时刻。但好景不长,年羹尧的伯乐康熙皇帝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死亡。 雍正与年羹尧 雍正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抚远大将军十四贝子允 禵 ,命川陕总督年羹尧管理军务。雍正为拉拢这位不太亲近的"藩邸旧人",于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将年家由下五旗之一的镶白旗抬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并且,年羹尧的妹妹后来成了雍正帝的妃子。 雍正如此做,是因为满清贵族不愿意承认他这位皇帝,雍正不得不一边安抚满清贵族,如八阿哥胤禩等,一边要拉拢其它力量,比如隆科多与年羹尧。尤其是年羹尧,因其掌握西北军政大权,且握有十多万大军,只要年羹尧能支撑雍正,雍正便有底气压制胤禩等反对派。 但问题是年羹尧是康熙提拔上来的,年羹尧本人对雍正是"无感"的。这就要考验雍正的"拉拢"才能。 于是,诸如一些"肉麻"的话语也出现在雍正对年羹尧的话语中,比如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着实能雍正打了一计强心针,让雍正稳固了地位,雍正便发了长篇,其中话语如下; "朕实无心作不骄不满之念,出于至诚,惟天可表。此一番事,若言朕不福大,岂有此理?……前西海势涌,正当危急之时,……尔等此一番效力是成全朕君父未了之事之劝,具理而言,皆朕之功臣……皆朕之恩人也.言虽粗鄙失礼,尔等不敢听受,但朕实实居如此心,作如此想.朕之私庆者,真正造化大福人则可矣.惟有以手加额,将此心对越上帝,以祈始终成全,自己亦时时儆惕,不移此志耳"。 还诸如;甚至说:" 总之。皆你一人的好处,朕此生若负了你,从开国以来未有如朕之负心之人也 。" 除了话语外,还经常赏年羹尧一些物品,如貂皮、荷包、鹿尾、袍褂、东珠、书扇、钟表、药品,西洋万物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有一次给年羹尧赐鲜荔校,通过京师到西安的六天驿程的驿站传送,以保持荔枝的鲜美。 除了"灌米汤"外,雍正还给了年羹尧极大的权力,只要是年羹尧保奏的官员,无一不准。如在雍正元年正月,他一次就保举了四川和陕西两地的十五个官员,这些人后来要么成为地方大员,要么成为了军队的高级将领,以至于有" 年选 "一说。 在这种吹捧之下,大量的官员投靠年羹尧,这些人良莠不齐,比如年羹尧评价赵之垣"庸劣""断不可令为巡抚",待赵之垣送年羹尧大量的钱财,年羹尧又力保他"可用"。 就是这种"吹捧",让年羹尧忘乎所以。结果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雍正以" 朕岂幼冲之君,必待年羹尧为之指点 ?"警告年羹尧,但年羹尧并未理会,十二月批谕道"…… 朕之此衷,天地神明、皇考圣明共鉴之久矣,我君臣期勉之,慎之 。"再一次发出了警告,年羹尧依然不理会。 雍正三年1725年正月,雍正启用年羹尧的政敌蔡珽为左都御史,蔡瑶自陈平日抗羹尧及遭诬陷状,且奏其贪残种种。三月,年羹尧奏贺,将" 朝乾夕惕 "误书为" 夕剔朝乾 ",再一次刺激到雍正。 自此后,揭发年羹尧罪状的奏折纷至沓来,参劾年羹尧。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以议政大虑与刑部根据各地参奏,雍正罗列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令其自裁,其家族子弟十五岁以上被发往极边充军。 史书评价雍正皇帝"刻薄寡恩 ",这四字极为恰当。历史上年羹尧确实无反心,顶多是忘乎所已,如果是康熙皇帝,大概是边敲打边升职,但年羹尧遇到的是雍正皇帝,只要是一次大的错误,就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