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时期,初到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者人数较少,实力不够强大, 为了适应新大陆的生存,在与欧洲其他殖民国家的激烈竞争中获胜,不得不寻找与印第安人相对和平的共存方法。 白人在政治上与印第安人进行联盟,经济上开展贸易。 白人与印第安人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冲突和战争,但这一时期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当。 同时, 为了更好地与印第安人进行交往,欧洲殖民者努力适应印第安人的传统习俗,与其联姻获取支持, 同时也对印第安人进行基督教的传播,进行文明上的"开化"。 政治军事的平衡 在殖民时期,印第安人与西班牙、法国和英国这些殖民者之间形成了力量的平衡,因此 在北美洲统治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他们被视为主权国家。 白人到达美洲大陆后, 印第安人与白人处于平等地位,在白人的记录中,对强大的印第安部落用"nation"表示 ,同时双方的交往也按照国家与国家的形式。 印第安部落事实上被称为是独立的国家,并受到像其他国家一样的对待,即用战争与和平的手段来获得粮食、住所和土地。而早期的欧洲移民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与强大的印第安部落联盟。与此同时, 为了获取土地得到更大的利益,双方也频繁地产生冲突,这一切都体现着着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与白人地位的平等。 政治联盟 从14世纪欧洲人发现北美大陆,到17世纪殖民者永久居住在这里,许多欧洲殖民国家虽然对原住民有很多的敌对情绪,发生了很多冲突与战争,但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大陆的生存环境,他们不仅交换物质商品,并经常在外交或军事上互相支持对抗共同的敌人,缔结政治和军事联盟。 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的各殖民国家来说,获得印第安人的政治支持是一个巨大优势。 每个殖民国家都依靠印第安人作为认识当地植物,风景和动物的向导;成为传教体系的皈依者;作为贸易伙伴;作为抓捕逃脱的非洲奴隶的帮手;作为掠夺其他印第安人成为新奴隶的帮手;以及作为与其他帝国进行战争的盟友。 联盟多以缔结条约的形式 ,欧洲殖民国家赠予印第安人部落大量礼物,一般包括印第安人需要的火药、刀、枪支、烟草还有酒精物品,表示合作的诚意。 欧洲殖民者主动向印第安人示好并与其结盟多是为了在与其他欧洲殖民国家竞争中占据优势。 最初来到五大湖地区的法国人想要征服周围的印第安部落,但以失败告终。 17世纪20年代,英国抵达了奥斯威戈,带来了大量礼物赠予印第安人并想要与其发展贸易, 这种行为威胁到了生活在五大湖福克斯地区周围的法国殖民者。 "为了新法国的生存,它有必要与阿尔冈钦结盟,如果(印第安人)考虑到联盟本身的忠诚,就会忽视英国的示好。法国人不能把阿尔冈钦人视为下属;总督不能命令他们,也不能无视他们的意愿。"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人不得不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印第安人,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法国与阿尔冈钦人的联盟把英国人排除在外,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保护了村庄的和平,并将所需物品分配给了联盟下面的人。 这种联盟既为欧洲帝国政治服务,也为印第安人的部落政治提供服务。 同时,印第安部落为了征服和消除阻碍扩张的其他部落,以及防止更多的欧洲国家抢占居住地,也 愿意与能给予他们最大利益的殖民国家合作。 契约链是对易洛魁早期与荷兰的条约安排的阐述, 但是易洛魁人把他们与荷兰的关系称为铁链,把与英国人的关系称为"银链"。隐喻的转变是恰当的,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联系现在是一种政治上的联系,易洛魁人获得了对其他纽约地区印第安人的权力。 1677年之后, 契约链扩大到包括几个英国殖民地,最著名的是马萨诸塞和马里兰,以及这些殖民地的印第安人。 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政治联盟是移民者与原住民具有代表性的合作。 每一个印第安部落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实体 。在殖民地早期,欧洲各殖民国家习惯把每一个部落的当成王国。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首领或首领,英国人通常称之为"国王"。 因为 在印第安人的习俗中,习惯用亲属名称来体现双方地位 ,他们在与白人的交往中常使用"兄弟"这样的称谓来表明双方平等的地位,所以在白人在与印第安人接触中也常采用印第安人的习俗。 纽约的托马斯·唐根总督向易洛魁人致词时 把他们称作他的和国王其他英国"子民"的"兄弟",而不是称作国王的"孩子们"。 一年以后,爱德蒙·安德罗斯爵士就任纽约总督,他在向易洛魁人致词时称他们为"孩子们",而他们称他为"柯勒兄弟"。 莫霍克人在答复中告诉"柯勒",根据他们自己和英国之间的传统盟约,他们被称为"兄弟","因此 希望让兄弟那种称呼继续下去,不要有任何改动。 "这表明在殖民地时期,白人承认印第安人与他们拥有平等的地位,而印第安人自己也是如此认为。 白人抵达北美大陆初期,在人数和实力上占据优势的依旧是印第安人。 这时的欧洲殖民者不得不与印第安人结成联盟,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以及对抗其他竞争者,并 给予印第安人足够平等的地位,以及比其他殖民国家更优厚的待遇。 同时,印第安人也希望能与欧洲殖民者结盟,获得他们所需的物品,与其他印第安部落进行战争时得到支持。 这些因素促使殖民地时期白人与印第安人政治结盟的形成。 这种联盟以其特定的物质利益和文化逻辑的融合,一直为政治目的服务。 军事实力的对等 白人到达北美大陆意味着要和当地土著人争夺物资、土地,双方无可避免的要产生冲突。 最初印第安人对欧洲人的态度是友好的,像对待朋友一样欢迎白人来分享他们的土地,但是后来他们发现殖民者并不愿意与他人共享,只愿意独自占有土地。 英国皇室一再敦促殖民者同当地人一起建立友好关系,但殖民者拒绝听从建议。 奇怪的是,他们把当地人视为入侵者,正如约翰·劳森所写,"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本土土地,把他们赶出去,拥有他们的土地。" 随着更多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对于生存资源的要求日益增多 ,给予当地人的也存空间也越来越少,印第安人不得不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领土。 约翰·史密斯和他的探险队在拉帕汉诺克河的一场小冲突中捕获了一名叫阿莫勒克印第安人。当被问到为什么他身为一个男人一一来自上游城镇的狩猎队一一袭击了英国人的时候,他回答说听说这些陌生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要夺取他们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一触即发。 印第安人长期以捕猎为生,依靠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作为生存方式 ,在进化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他们的身体机能更优于白人,是天生的狩猎者。而且他们热爱战争,认为战争可以报复敌人,以及给自己和部落带来荣耀。 所以, 这个种族无论男女都拥有强健发达的四肢,极高的身体素质,非常擅长跑跳运动。 "在跑步、跳跃和其他运动中,他们很少会失误摔倒,而且人们没有被发现任何一个例子,印第安人会在运动中掉落手中的物品……无论昼夜,没有人能比印第安人拥有更好的视力。" 因为这些身体上优越的特点及对周围环境的熟悉性,在早期的印白战争中,哪怕依靠更先进的武器,白人也没有占据上风。 往往在双方对战中,印第安人利用周围的地势,采取在丛林中灵活的作战方式,使得白人吃尽了苦头。 印第安人与白人发生冲突的原因尽管多是因为土地资源占用问题,但对于获得和占用土地还有更多和平的方法,并不都需要使用武力。所以 在很多情况下,双方矛盾的原因之一,可以归结为印第安人对白人产生的强烈的怨愤情绪,是印第安人对于欧洲殖民者的报复和反抗。 最初, 印第安人与白人就土地和双方主权问题达成协议,这些协议通常是被印第安人所接受的。 "只要遵循正当的程度,有足够的土地可以供给所有人使用一一这是印第安人经常表达的一种思想感情。" 但 在双方维持和平相处的过程中,这些达成的协议往往被印第安人误解,或者被白人撕毁。 每当白人提出过分要求,或者谋取主权的行为令印第安人安人无法容忍时,暴力的事件就发生了。 在弗吉尼亚发生的一些冲突事件就属于这种类型。 随着英国殖民者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并一再采用比较激进的扩张方式,印第安人的地位也越来越不稳固。 在 这样长期积累的怨愤情绪下,弗吉尼亚发生了印第安人对殖民者的大屠杀事件, 有350名弗吉尼亚的英国人被波哈坦人杀害。波哈坦人随后遭到的英国政府的强烈报复,直到把所有在英国权利范围内的印第安人赶出领地,或者成为英国政权的附庸。 到1644年,因为英国人的继续扩张以及印第安人内部发生变化,发生了新的暴力事件,这次事件结果被总督威廉·伯克利爵士镇压下去。这次 战争后英国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扩张,殖民者和奴隶的大量涌入形成一股压力, 导致弗吉尼亚殖民地发生了第三次较大印第安人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波多马克河上弗吉尼亚边疆发生的一系列流血冲突,而英国人在停战的旗帜下背信弃义杀死几个酋长则是主要原因。 这就是著名的培根叛乱。 这次事件引起培根和他的志愿军未经批准采取报复性行动,在殖民地引起全面混乱和反叛,给边疆带来死亡和破坏, 战争结果是泰德沃特地区的印第安人最后失去了反抗殖民地的能力。 结语 在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军事实力大体相当。 所以双方经常产生矛盾冲突,但都尽量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的主要因素有土地资源,以及双方利益的物资等等。 当然, 在这些矛盾的背后原因不仅仅因为利益,还体现的是两种不同文明所产生的碰撞。 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白人,对于许多事情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成为双方冲突的源头。 本篇所涉及的作品内容、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采用的非原创图片等数据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本篇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