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屏幕不行的背后,是国产屏艰辛的奋斗史
华为每次发布新手机之后,用的什么屏幕,总是会成为大家讨论的事情。接连发生的绿屏门、周冬雨排列、疏油层等等事件,让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华为的屏幕总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则是早期国产手机对国外屏幕严重依赖引发的连锁反应。
今日头条的朋友,这里是对一切未知感到好奇的X科技实验室,我们将用5期节目时间,和各位分享 【中国手机10年逆袭路】 ,本期 "光变" ,来看国产屏幕的上下求索与艰难破局。
中国手机厂商在屏幕上没少吃过亏。
2016年小米5发布前,小米供应链团队和三星中国团队发生激烈矛盾,三星决定针对小米断供AMOLED屏幕。有内部人士透露,后来是雷军亲自出马,和三星的中国区高管在饭局喝了5瓶红酒,随后四次飞到韩国总部专程道歉,才说服三星同意恢复给小米供货, 但要等到两年后 。
2020年华为在二季度成为全球出货量冠军,创造了历史。然而,由于之前近两年时间中,华为一直在市售产品中混用 "钻石排列" 和所谓 "周冬雨排列" 两种屏幕,且测评普遍认为后者显示效果明显弱于前者,同价不同质,导致华为遭到部分深度用户质疑,一些人再次指责华为收割"爱国税"。
不过因为屏幕受气的又何止中国品牌。苹果也是一样,从2011年开始苹果和三星打了7年专利官司,中间几度试图把三星从供应商名单中移除,而他们虽然在芯片代工方面让台积电取代了三星的主供地位,但在屏幕上,却始终无法找到能替代三星的高质量供应商。
手机品牌所有的不自由,都是因为屏幕对手机来说又太重要了,而造一块好屏幕却太难了。
缺自己的屏幕,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曾经,整个中国电子行业的每一块液晶屏幕, 都严重依赖海外的面板供应商。
特别是00年代,在从显像管CRT大背头电视向液晶LCD平板电视转型的过程中,国产电视公司几乎就成了,给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的面板供应商打工的企业,造成了全行业都处于亏损的惨状。
那中国为什么迟迟不能造自己的屏幕呢?
首先是 起步晚 ,韩国的三星和LG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发液晶显示技术,90年代就已经建成大型面板生产线,而中国从00年代才开始有公司进行相关领域的自主研发。
其次是 缺钱 ,无论是技术研发的投入,还是建造生产线的资金成本,都不是普通民营企业能够负担的。00年代建一条生产小尺寸屏幕面板的低世代线,成本就为数十亿人民币,要建生产大尺寸屏幕面板的高世代线,成本更会达到百亿级别。
最后则是 走过一段弯路 ,00年代末,众多地方政府开始扶持屏幕面板行业,而当时不少人对中国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缺乏信心,仍将希望寄托在外资转让生产线的发展路径上。但是,投入大量成本试图引进的生产线项目,却多因外资有意无意的不配合,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转折发生在2009年,京东方和TCL华星依托于合肥、北京与深圳等地方在财政、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开始建设高世代6代线和8.5代线。其中京东方在合肥的6代线的投资总计130多亿元,在北京的8.5代线投资总计280亿元,而TCL华星在深圳的8.5代线总投资也达到了245亿元。
在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赌上了全部身家,这才算开始了中国屏幕面板对日韩企业的追赶。
我们再把视线聚焦回手机行业。初代iPhone发布时,乔布斯说要做一个 "巨大的屏幕" ,由此屏幕成了智能手机的门面。
iPhone 4的 "视网膜屏" 让用户惊艳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电子设备的显示能力。随后几年三星又通过多年的积累,率先在手机上使用了高质量的OLED屏幕,让手机的屏幕的色彩显示提升了一个高度。人们普遍的认知里好手机就应该有一块好屏幕,所以从那时起,如果不能在显示效果上与苹果三星看齐,肯定是无法在高端市场站住脚的。
虽然从09年开始,中国的屏幕面板供应商就已经能为国产手机中端产品提供足够的屏幕,但在高端市场,三星和LG两家公司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 垄断地位 。
垄断的结果,不仅体现为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不敢得罪三星,更体现为货源的紧俏。三星生产高端屏幕面板的产能其实是有限的,国产品牌需要排队拿货。当年三星恢复对小米AMOLED屏幕供货,但却要小米等两年,这并非是要给一个敲打或教训,而是所有手机厂商都在盯着三星的产能。
特别是当华为在高端机市场高歌猛进,并非他们不想用三星的屏幕,而是单一机型销量达到千万级别后,三星自己使用和供应苹果之后,早已无法满足华为对的高端屏幕需求,另一方面,三星恐怕也不想任由华为蚕食自己的高端安卓机市场份额。
然而对华为来说,麻烦还不仅仅是拿不到三星的屏幕。
2018年,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的消息传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同年,华为在Mate 20上尽量选用国产供应商生产的配件,其中就包括京东方在2017年刚刚量产的OLED屏幕面板。
也就是从Mate 20开始,华为手机出现了"绿屏门"和"周冬雨排列"的争议, "华为屏幕不行" 的吐槽,持续至今。
虽然有国产手机、电视、PC厂商的支持,但屏幕行业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以京东方和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厂商,在产量上2018年就反超韩厂,到2020年已经生产了全世界近一半的屏幕面板。但对方毕竟从90年代就已经量产液晶面板,在高端产品上拥有众多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
就拿像素排列方式举例,京东方并非无法造出"钻石排列"的屏幕,但这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被三星注册专利保护的,京东方无法使用,才憋出了"周冬雨排列"这种方案。
说到底,科技行业哪有那么多"弯道超车",只能是老老实实花时间,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才有机会尽快追平差距。
不过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国产供应商的确在 不断成长 ,也让国产手机逐渐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华为在2019年与三星同步量产折叠屏手机,就离不开京东方的支持。
今年,京东方为iPhone 14供应屏幕的传言几经反转,最终被媒体确认。即使是排在三星和LG之后的"三供",但以苹果对供应商的挑剔,这足以说明行业内已经认了可京东方的"挑战者"地位。此外刚发布的vivo新旗舰上,我们也看到了京东方全新的像素排列方式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而国内另一家主要供应商TCL华星,研发营收比长年保持在10%以上,目前在Mini LED、QLED、喷墨印刷显示等高端技术上,都有一定的专利数积累和技术沉淀。与此同时,中国屏幕厂商的成长,也已经开始影响手机行业的竞争格局。
最近一两年,智能手机创新乏力销量走低,国产品牌冲击高端的大背景下,手机屏幕变得越来越卷,在刷新率、亮度、色彩、发光材料等过去显得细节的技术点上,都展开了惨烈的竞争。
如果没有京东方、华星等国产面板厂商的存在,中国手机厂商是否会遭到海外供应商的掣肘,中国折叠屏手机是否能在过去几年迅速普及,甚至把价格下探到8000元以下,是存在很大疑问的。
我们今天讲述屏幕的故事,因为它是中国供应链一个典型的缩影。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电子供应链,然而,这些供应商多是苹果或其它外资培养的,长年来负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率低的分工。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些中国企业,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资源、资金、人才之后,开始不应满足于做一个"主机厂"、"组装厂",甚至是外国科技巨头的买办。迎难而上,逐渐向核心技术突破,向高端发力,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当我们回顾中国手机这十年的行业史,华米OV的狂飙是面子,而里子,则是海思半导体、京东方、TCL华星、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等企业在高端制造上默默的艰难前行。
也正是这些国产供应商的努力,让国产手机品牌逐渐站稳了脚跟,也让中国的手机销往全球,所以,我们系列文章最后一期,会去看一个特殊的课题:中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试水与突破。
参考资料:
1.《光变》,路风,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3;
2.《万物生生》,秦朔 戚德志,中信出版社,2021.9
3.《一往无前》,范海涛,中信出版集团,2020.8;
4.小米重生故事,腾讯科技,2017.9;
5.Apple‘s War on Android,Bloomberg,2012.3.30;
白酒利润有多高?5斤粮食酿不出1斤酒?酿酒30多年师傅说出实话我国现在白酒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有很多人想要直接选择大牌酒来招待朋友,至少酒质有所保证,但是钱包却又承受不起,这种现象让老百姓直呼现在喝酒太难受了,不仅怕喝错,还怕喝不起。前一
一夜醒来,大洋彼岸传来噩耗,美军核轰起了火,官方正在调查美国拥有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力量,其中就包括战略核轰炸机的装备,目前美国空军的空中战略威慑是通过B1BB2A和B52H组合而成,其中的B2A是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远程轰炸机。美国空军在
聊一个坐牢时间比出道时间久的玩意儿文章ICY排版Yuka聊一个坐牢时间比出道时间久的玩意儿我不知道用什么词去定义吴亦凡这个D人因为他成功地破坏了所有他曾经的身份他同期艺人转型,他转刑说是爱豆脸垮了说是演员戏太烂了说
西周帝国时代的价值观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喜欢宣扬功绩,天子诸侯皆为如此。国语第一章周语里就说先王耀德,什么是先王耀德呢?就是周天子的祖先们推行仁德之政,还要把这种仁德之政推广到天下各地。一方面,周天子们是
商富即国富,恃商为国本王韬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早年虽对清政府官僚机构的腐败无能感到不满,但仍然是个封建专制和伦理关系的拥护者,并无什么民主的意识和要求。因向太平军献策逃亡香港后,思想转
扁鹊见蔡桓公到底说了些什么?也许后人都理解错了扁鹊见蔡桓公,想必各位都读过,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桓公的昏庸和扁鹊的神。果真如此吗?这篇文章里,到底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中心思想到底要说什么?先看看课本和某度上怎么说。一字不动复制过来先
商朝兴衰史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先商,早商和晚商,共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
先秦时期,高超的冶铸技术自1973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对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所获资料表明楚国在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一找矿方法楚人在没有任何现代科技勘探手段的情况下
永兴公主萧玉姚就爱亲叔叔永兴公主名叫萧玉姚,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大女儿,母亲是德皇后(追谥)郗徽。郗徽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外孙女,东晋名士书圣王羲之的岳父郗鉴是她的祖先。郗徽自幼聪慧,隶
清朝士风缘何不如明朝?文江风清代中期的管同(17801831)曾指出明清风俗之异。他说明代时大臣专权,而清朝即使是大学士和地方督抚也不过是奉命行事明代时言官竞相言事,而清朝的御史们都可有可无明代时的读书
宋代被隔离的女性为何出门要蒙面纱,坐轿还得躲在幕帘后?引言揭盖头乘花轿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两大必不可少的礼仪,反映了人们祝福新人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但若细究这两种传统习俗的由来就会发现,其折射出的是古代女性没有自由没有人权的悲惨命运。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