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519年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冀县(今天的天水市甘谷县)出生了一婴儿,姓石,名作蜀,自幼好学出众,胸怀大志,特别崇拜孔子,为了能学到大文学,而跋涉万里,到鲁地求学,入学到孔子门下,得到了孔子的教育,求学期间也得到了孔子儒学的熏陶,刻苦钻研,学习,从而身通六艺。最终成为了孔子门下最有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学成后返回故里,大力宣传儒家学说,教授儒学,传播儒家文化,蹲教化,移风俗,风范遗泽,后世景仰,为三陇一带的文化传播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直接的为秦人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功绩。被后人尊称为"石夫子"。 唐代被封为石邑伯,宋代被封为成纪侯,明代是被改为先贤石子。以先贤从祀孔庙。 石作蜀(公元前519到公元前479年)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大儒,字子明。今天的甘谷县城西十里铺素有"石子故里"之称,原有石子祠和石子墓,今已圮。现十里铺小学院内新立碑石为记。秦州(也就是天水)文庙亦记石作蜀。 现如今也是一处文化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