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淇尹 为全面准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月1日发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标准、方式程序、结果运用等作出了新规定。(2月2日 新华网)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各项工作继往开来,大有可为的一年,因此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提振干部队伍风貌十分重要。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人员基数大,工作类别多,如何实现精准考核,差 《考核规定》提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以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突出对德和绩的考核。"德"是评价干部的首要准则,体现的是干部的政治性。"绩"是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体现的是干部的素质性。而将"德"与"绩"实现有机统一,质的量化,就要看干部为老百姓办成多少大事,办成多少实事。民意大于天,民生 民意不是主动送进来的,而是俯下身、迈开步、张开嘴收集来的。将民意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前期工作战线长、难点多。要全面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练好内功,注重沟通方式方法,尤其是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艰苦一线去听、去看、去走,保证民意真实可靠。时代发展要求不同,个别规定也要有所更改。要加强后续更新力度,使得规定更科学、更合理,让干部评优评先、能上能下心服口服。 要用"民意"考出干部的底气。"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民意作为评判,既能调动想作为、愿作为、善作为的干部积极性,又能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与硬气。因此,要突显民意在考核中的占比,组建民意核查组织架构,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角度出发,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考核工作。同时要严肃处理举着民意的牌子、肆意打压、排挤、污蔑干部的行为,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