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百岁老人聊过天吗? 百岁老人发自肺腑的每一句话,都是用生命酿造出来的原浆。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日本105岁老人日野原重明的 《活好》 。 愿日野原先生的临终告白,能带你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活得更好的勇气。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 活到现在,你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话题下,有个让人泪目的回复: 生不容易,活不容易,想好好活着,只是不知怎样才能活好这一生。 105岁的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在《活好》这本书里,用百年的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 活好一生有三个秘诀,接纳自己,宽恕他人,拥抱未知。 把这三个秘诀作为指南针,跟随着它走下去,就能爱上世界,点亮人生。 直面恐惧,找到自愈的力量 网上有一句话: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人生不值得,是因为我们太想活成理想中的样子。" 每个人都想活成理想中的样子,过上想要的生活。 但实际上,无论我们如何在职场上苦心经营,也总有处理不好的事务; 无论我们在一段关系中如何委曲求全,身边的人也注定无法陪伴我们一辈子。 生活从来不是岁月静好、云淡风轻,更多的是一地鸡毛,无法收拾。 当越来越多的无力感替代了激情和勇气,我们也越来越恐惧面对自己真实但无能的一面。 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却在书中告诉我们: 直面恐惧,接受自己,才能找到治愈自己的力量。 曾有人问老先生怕不怕死? 本以为百岁老人已看透生死,不会再有惧怕的东西,老先生却回答说: "单是被你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已经怕得要命了。" 老先生说,在死亡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并不是羞愧的事情。 不回避、不假装视而不见,接受自己的感受,顺其自然地活着,才能活得更好。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正因为有死的恐惧,才会有生的欲望。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尽全力去活。 为保持良好的状态,每天早上,老先生都会好好收拾自己,穿好西装、打好领带,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百岁之后,他参加了超过100场的演讲,传播健康理念; 在103岁高龄,仍坚持每周抽一天时间给患者看病。 一边恐惧,祈祷生命能多一些时日;一边珍惜,拼尽全力去完成人生的使命。 老先生说: 当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会讨厌自己,甚至自暴自弃,我希望你不要这样,甚至当我们不被他人接受时,也要好好珍惜自己。 珍惜自己,是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即使不完美,也愿意去拥抱; 是懂得不沉浸过去,平静接纳现实的平凡和琐碎,活好当下; 是知道人生没有十全十美,面对前方的困境,依然奔赴前行。 "人这一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困难越大,越会发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的起点,也选择不了所处的时代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直面自己的恐惧。 真实去活着,就能找到自愈的力量。 宽恕他人,重启幸福的开关 在书里,日野原重明提出,幸福源于宽恕他人。 "没有宽容、谅解之心,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身心疲惫甚至心力交瘁; 反之,如果能够宽恕别人,则会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愉悦。" 但有些伤太痛,有些怨太深,宽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无法宽恕那些人、那些事时,我们该如何做? 老先生曾在58岁时,遭遇了一次劫机事件,被当成人质。 所幸事件后来得到解决,他与死亡擦肩而过。 多年以后,他仍然做不到原谅劫机者,但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努力去想明白他们的做法。 他说宽恕的"恕"字,从字面上看,下面是"心",上面是"如"。 宽恕并不是要去原谅伤害自己的人,而是要如他人之心,去理解他人的行为。 换一个角度,也许就能理解了;理解了,心态就不一样了,也就能放下了。 历史上的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的命运,很大程度拜"好友"章惇所赐。 年轻时,两人志同道合,后来,却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 得势后的章惇对苏东坡屡次打击迫害,一手推动了苏东坡被贬惠州、再贬儋州的事件。 后来,章惇罢相,被贬雷州。其子害怕已被赦免的苏东坡对父亲报复,特地写信求苏东坡高抬贵手。 苏东坡在回信中却说,一切都过去了,就不必再提了,让你父亲好好保重身体吧。 晚年的苏东坡说他谁都不恨。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他早已明白,最好选择只能是放下。 宽恕不是原谅,而是放下。 无法原谅就不要强迫自己去原谅了,但前方的路还要再走,我们不能背着往事的枷锁前行。 转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如他人之心去思考,放下种种恩怨纠缠,让往事清零。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重启幸福的开关,就藏在自己的心态里。 宽恕他人,放下那些遮挡住光线的往事,让自己心里亮堂起来,才能找到幸福的开关。 拥抱未知,带着希望重新出发 心理学家埃格尔博士曾说: "希望有两方面的定义,一个是能够意识到不论自己的痛苦多么强烈都只是暂时的;另外一个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 希望,总是与当下的困难和未来的挑战联系在一起。 我们害怕固化,却不愿意改变;我们担心健康,却不愿意锻炼; 我们不愿过如死水般的生活,却选择退缩在过去的小圈子里,裹足不前。 日野原重明告诉我们:"与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不设限去尝试,每天才能发现新的自己。" 101岁时,他克服了多年的恐高症,坐飞机游览了曼哈顿大厦; 102岁,他出版一本童话绘本,完成了少年时代的梦想; 103岁,他第一次挑战骑马成功。 不要害怕自己老了,不要说生活只能这样了,只要愿意去尝试,就能在未知里找到新的希望。 40岁的文文, 经营一家小超市,但在2021上半年,超市关门了。 半年后,丈夫选择离婚,一走了之,把两个孩子丢给了文文。 经济来源没有了,以为能依靠的人也走了。 生活突然陷入了僵局,却容不得文文有半点时间去崩溃。 文文火速找了份容易上手的工作――钟点工,一边做家政维持生计,一边跟着別人学直播。 去年下半年,她终于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成为一名主播。在直播间里,文文说的最多的就是: 积极尝试,不要害怕。 没有人能断言,人生的每一次尝试都可以成功。 但能肯定的是,经历过挑战的我们,在困难再次来临时,会少一些无措与焦灼,多一些从容与游刃有余。 圆桌派的一期节目里,嘉宾邓亚萍说了一句让人思考的话: "这辈子能做的,为什么要等下辈子?" 来日并不方长,拥抱未知,勇于去尝试,生命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说:"人生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面对未知,让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事交给自己,把别人的事还给别人,把老天的事给回老天。 只管做好自己,去面对和尝试,让不确定性变成希望和机会。 写在最后 樊登老师在《活好》一书的推荐序中写道: 只要你愿意接受一位百岁老人的祝福,总有一句话会让你怦然心动。 过去的几年,我们活得急躁、焦虑,无助、不安。 也许,今天,我们可以暂停下来,去看看手中这本书,去倾听智者给予的指引和祝福,去找到人生的指南针。 点个 「关注」 , 愿你我能欣然接纳自己,敢于宽恕他人,勇于拥抱未知,去重新爱上这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