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复利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为什么如今的平安保险相对性价比不高 时间拉回1995年3月1日,平安少儿终身平安保险产品隆重上市。 少儿平安终身保险是一款注重教育和养老的保险。每一份一年缴360元。所以也称之为"少儿360"。不过这款保险已经停售很久了。想买也买不到了。 少儿平安销售到1997年4月1日,就没有了。到今天为止,已经停售25年了,当年买了这份保险的客户,也已经拿到了教育金,婚嫁金了。 少儿平安 这个保险怎么样? 好还是不好? 收益高不高? 利率有多少? 仔细往下看看先来看看这份保险的合同内容: 合同 合同 这份保险的条款非常简单,每份360元,0到14岁可以购买,交费到15岁结束。 不同年龄的少儿,购买的年数不同,保额也不同。拿到的钱也不相同。 具体看合同的表格。 合同具体数字来看看 1996年,以0岁小男孩为例,每年360元保费,交到15岁,交费15年,一共5400元。 15岁领取满期金1600元。 15岁、16岁、17岁领取高中教育金,每年650元,共1950元。 18岁、19岁、20岁、21岁领取大学教育金,每年650元,共2600元。 22岁领取婚嫁金3000元。 60岁以后,每个月领取750元作为退休金(注意,这是按月的),每年9000元,直到身故。这个不是演算,记住不是演算。是白纸黑字的合同。 是写明可以拿到的钱。 这份保险最多只可以买10份。 咱们算一下,这个0岁小男孩退休的时候大概是60周岁,也就是是2056年,按小男孩平均寿命85岁,那么,领取的退休金有25年。 交费15年,保费交了5400元,满期生存金,高中教育金,大学教育金,婚嫁金在22岁的时候,共拿回9150元。 最主要的,60岁退休后25年给予他22.5万元退休金。 这还只是买了1份的,买的多份的,成倍增加。 这款产品是不是很好?很心动?为什么心动? 因为这款产品的利率达到了8.8%。而现在的银行定期利率才多少?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1.75%。 而这份保险合同,是白纸黑字的合同,8.8%终身不变! 重点来了!!! 所以平安少儿360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产品,也是中国平安现在乃至将来要为之"补贴"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大家最近几年有购买过平安的保险年金险产品,就会知道,平安的万能险账户(聚财宝)一直都是写入合同1.75%保底。 任凭费率改革如何变化,无论是从8.8%跌到1.75%,还是从1.75%跌到0,反正跟平安保险没任何关系。 所以,所以,平安的很多很多保险,价格上与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始终保持着约50%的差价。 是平安保险的品牌溢价? 是平安保险店大欺客? 是平安保险的营销成品太高? 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让我们从下面的一篇以前的媒体新闻来说一下 摘自媒体 此前媒体报道,在2009年原中国保监会召开的一次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称,平安人寿保险的利差损达到800亿元! 800亿!一时引发中国平安股价大跌! 虽然有业内某些人士认为这一数字或许有夸大成分,但很显然,利差损危机爆发近10年之后,依然在深深的困扰着平安保险! 那这么多的利差损,要由谁来弥补? 银保监会吗? 社保基金吗? 国家吗? 显然不会!任何一个商业保险公司都会未雨绸缪,想尽一切办法。即便在生死边缘,也会努力挣扎! 所以平安保险只能依靠大量的高利润新增保单,逐渐去弥补曾经背下的债。 换句话讲,这些利差损的债务由谁来偿还? 都是由1999年之后的所有购买平安保险的新单客户啊! 是新的消费者呀!是消费者买了相对低性价比的保险产品,来让平安保险免遭灭顶之灾! 当然除了少儿平安保险,当时还上市了一大批高预定利率的产品,平安长寿保险,递增养老保险等等。 当年这些高利率保险产品,很多都是在2010年之后开始给付。 这也就不难理解前面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提到的800亿利差损的由来了。 每年都得为这些高利率的老保险单计提几十亿的保险准备金,管理层脑袋都大。 这就理解了为什么目前平安保险这么大的公司,产品性能却是极差的。 补窟窿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跟风其他保险公司卖高固定收益的产品?所以,平安保险当年产生利差损必须由后面的消费者客户来弥补! 如果你追求平安保险这个品牌,这个名气,那就不要在乎性价比! 如果你想要追求性价比,那就可以选择其他公司的产品。 既种其因,便得其果。 每个消费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