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的李自成,看到明末百姓被逼到连人都吃的地步,心中顿时怒火中烧。 朝廷横征暴敛,官员财主沆瀣一气,百姓怎样过上好日子? 于是李自成揭竿而起,举闯字旗,立志"开仓济民,均田免粮",深得百姓信任。 一呼百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最终却失败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深得民心的李自成落得兵败的下场? 兵败后的李自成结局如何? 与他并肩作战,天作之合的妻子——高皇后在他兵败后,又会遭到怎样的待遇?她又将何去何从? 李自成兵败,高桂英选择 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在历史上仅存活了42天,可谓历史的遗憾。 他为何起义之初,受到百姓的前呼后拥,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其实与手下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后,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将军以及牛金星丞相开始暴露本性。 他们不再坚守本心,贪图享乐。 每天歌舞升平,饮酒作乐,想的不是前线战事,也不是百姓安危,想的是如何纳妾,品尝佳肴美味。 其中,刘宗敏更是贪图吴三桂爱姬陈圆圆的美貌,将其占为己有。 这件事引起了吴三桂的愤怒,将本来可以归顺于李自成的他,彻底调转方向,投靠清军。 于是吴三桂决定与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重要的是,因清军入关的事,直到吴三桂打到山海关,刘宗敏才不得已禀报给李自成。 此时的李自成刚当上皇帝,也有些飘飘然。 他面对突如其来的强大对手,毫无防备,硬着头皮应战,最终战死在九宫山。 面对丈夫兵败,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该如何抉择? …… 高桂英作为文武双全的奇女子热爱明朝,她不想归顺于清朝,更不想听命于清朝的安排,她明白接受比死亡更痛苦。 于是她决定坚持丈夫的事业,收复大明王朝,继续走上反抗的道路。 她深入思考着未来的路……当时的南明虽然整体腐朽无能,但是皇帝隆武帝非常英明智慧,而且具有非凡的雄韬伟略。 高桂英觉得既然此地留不下"我","我"不如投奔隆武帝,助他完成收复失地的理想。 于是她重新振作起来,集结旧有的部队,重整战士士气,突出重围,南下投奔隆武帝。 桂英挂帅,忠肝义胆 隆武帝果然没让高桂英失望。 当时正苦于与清军周旋的他,得知李自成的妻子带领旧部来投奔自己,顿时喜出望外。 隆武帝热情地迎接高桂英,并且委以重任。 智勇双全的高桂英,也没有让隆武帝失望。 当即受隆武帝命令,高桂英带领自己的军队将茅麓山作为根据地,与清军进行激烈地较量。 双方你进我退,你退我进,都毫不服输。 开始时清军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还以为很有把握打败高桂英。 可是没想到指挥才能过人的高桂英屡屡战败清军,大大挫败了清军的士气,自身军队士气高涨。 隆武帝也因此非常重视高桂英的军队,将其封为"忠贞营",将高桂英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但是南明最终逃不过没落的命运。 高桂英等人在前线苦苦作战,后方的朝廷内却充满了争权夺利,明争暗斗,腐败严重。 再加上清朝从各个方面对南明的腐蚀作用,高桂英的军队变成了孤立无援的部队。 此时的高桂英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改变已成定局的南明形势。 不久,清朝军队对高桂英的部队发起了总攻。 高桂英明知失败,但仍积极应战,她给将士们打气,一路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给战士们做榜样,也给自己一个安慰。 可是最终的结局却无法改变。 高桂英看着自己的将士一个个跌下战马,断气身亡,她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但是她坚定地认为:"自己生是明朝人,死是明朝鬼。丈夫李自成兵败了,难道‘我’就要投降清军吗?清军该如何处置‘我’?‘我’绝对不能落入清军之手。" 于是她在最后时刻,毅然决然做出决定——自焚! 即使被烧死,也不能投降清军。 她和旧部李来亨将军集结残余几人于山上,将点燃的火把扔向外围干枯的树枝。 随着树枝被点燃,熊熊的大火覆盖了山头,高桂英葬身在火海之中自焚而死。 如此忠肝义胆之侠女为何辅佐李自成?李自成又是怎样的人物?他们为何被人称为天作之合?他们的爱情又有哪些特殊性? 李自成高桂英互诉苦楚 身为高桂英丈夫的李自成,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本性纯良。 他早年是一名狱卒,也相当于当时的国家公务员。 当时他衣食无忧,生活安逸。 高桂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 他的第一任妻子韩金儿就是他在做狱卒时娶的。 可是好景不长,国家裁撤人员,李自成失业。 无奈之下,他去驿站做了一名驿卒,每天以马为伴。 他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对养马并没有太多热情。 由于他的疏忽大意,驿站的一匹马被累死了。 为了还赔马的十两银子,他落入了县里财主艾昌金的圈套。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十两银子变成了二十两、三十两、四十两……最后甚至到了一百两。 财主艾昌金的儿子艾虎儿也早已觊觎李自成妻子的美貌,趁他不在家,羞辱了他的妻子。 至此,李自成不仅丢了工作,负债累累,又遭受了奇耻大辱,他怎能憋屈窝囊,在家继续生活? 于是他准备投奔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 在投奔的途中,李自成与高桂英的亲弟弟高一功结识,由此认识了高桂英。 高桂英也是一个苦命的人。 早年父母因家中贫寒,将她嫁给了为了冲喜的小儿郎。 结婚不久,丈夫便死了,她守了活寡。 她满身的武艺无处施展,满腔的志向无人诉说。 父母死后,高桂英将弟弟拉扯大,既当姐姐又当妈。 在明朝末年那个满是不公到处闹饥荒的年月,她与弟弟艰难度日。 日子虽然苦,但也还算平静,只是高桂英心里的孤单无人诉说,更无人理解。 正在这时,遇到了同样失意又无人诉说的李自成,他们两个处境相同,自然有聊不完的话题,并能相互理解。 从李自成的口中,高桂英得知了他的想法,为他的遭遇感慨,更为他鸣不平。 她支持李自成起义,支持他投奔当时的起义军领袖高迎祥。 高桂英也被李自成身上的男子汉气概所吸引,慢慢对这个高大的汉子产生了情愫,想要和他一起投奔高迎祥,一起起义反抗当时腐朽无能的朝廷。 在投奔高迎祥之前,李自成还是放心不下家里,想回去看看。 侮辱了李自成妻子的艾虎儿,也不知哪里得知李自成要起义的消息,赶紧安排衙役提前埋伏在李自成家附近,自己却进了他妻子韩金儿的门。 此时的韩金儿失了身,丈夫离家不知所终,对艾虎儿转变了看法。 天真地以为傍上了艾虎儿这棵大树,于是看到艾虎儿来了也没有任何反抗,以为这次他又是来贪图自己的美色。 哪知艾虎儿一进屋,就告诉她李自成起义的消息,并让她协助自己抓住李自成。 韩金儿开始觉得自己做的事本来就对不起李自成,更不想出卖他,让他被抓。 可是韩金儿哪经得住艾虎儿的威逼利诱,最终答应了艾虎儿。 听见李自成叫门的声音,在韩金儿屋中的艾虎儿赶紧躲进里屋,韩金儿整理了下衣服,定了定神故意大声朝门口喊:"谁呀?" "我",李自成回答道。 韩金儿装作惊讶且急切地赶紧开门。 李自成本身就对韩金儿带着气,说了不大一会儿话,就和韩金儿吵了起来,又要离家。 韩金儿看状,立马拖住李自成,艾虎儿也从里屋窜出来抓住他。 门外的衙役此时也听声进来,众人合力抓住了李自成。 为了逼李自成就范,艾虎儿怂恿知县宴子宾狠狠打了他几十大板,随后将其绑在石牌楼前,想让大太阳将他活活晒死。 身受重伤的李自成暴晒在阳光之下,没人给他水喝,很快就脱水晕了过去。 高桂英闻听此事,赶紧来到石牌楼前,看到李自成奄奄一息的一幕,心里心疼极了。 她赶紧与弟弟高一功、李自成的弟弟李过商量救出李自成的方案。 这天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三人趁衙役昏昏欲睡之际将李自成救出。 高桂英将他安排在自己家里养伤。 在高桂英的精心照顾下,李自成逐渐康复。 在养伤的这段时间,李高二人渐渐感受到了彼此关心,也敞开心扉互诉对彼此的感情。 于是在饥荒年代,李自成和高桂英走到了一起,也一起踏上反抗昏庸朝廷的道路。 李自成,高桂英——天作之合 李自成投奔高迎祥后,凭借着自身的英勇无畏又有勇有谋,很快便受到重用。 可是不久高迎祥便战死了,功劳卓著的李自成自然深受起义军信任,接过"闯"字大旗,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明末朝廷的不公。 可是,此时明末朝廷开始感受到起义军的威胁,于是派重兵围堵起义军,李自成的军队寡不敌众,遭到重创。 看着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李自成本身也身受重伤,他顿时充满挫败感。 他觉得到如今这种地步,已无转折可言,无颜告慰死去的英魂,怎能苟活在这人世间? 于是李自成决定自刎以祭轩辕。 高桂英怎能眼看着李自成大业还未完成就自杀? 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李自成。 "回忆咱们一起打仗的这八年,哪一次不是刀光剑影,哪一次没有死与伤,可是我和弟兄们并没有因为伤亡就对你失去信心,相反依然相信你的才能,相信你一定会带给我们好日子。" 众将士附和。 高桂英又说:"我敬你是因为你是一条好汉,看到你有雄韬伟略,相信你一定有争夺江山的希望,知道你一定能完成开仓济粮、均田免粮的承诺。" "如今虽然失败,但是是暂时的,谁又能保证每次打仗都胜利呢?如果你因为这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你只想到无法告慰英灵,但你想过没有你,我们这些人怎么办,死去兄弟们的仇谁来报?" "如今你深得民心,你自杀了,受苦受难的天下百姓谁来解救?" "人人都说咱们俩的结合是天作之合,你尊敬我,我支持你。" "如今闯王旗靠你擎起,我愿与你共生死,擂鼓督阵,共同铲除天下不平之事,建立丰功伟绩。" 将士们也声声附和:"高夫人言之有理!" 李自成听了妻子的话,猛然醒悟,顿时重整旗鼓,指挥将士们杀出重围。 自这件事以后,李自成更加自信,更加有气魄,也更坚定了除暴安良的决心。 这份决心支持着他建立大顺王朝。 李自成与高桂英的感情,也更近了一步,不愧是天作之合。 世间女子高桂英的传奇一生,充分证明了那句"谁说女子不如男"。 遇生死时的临危不乱,做抉择时的考虑周全,为人妻时的忠贞不二,遭不测时的大义凌然。 她没做依附李自成的小鸟,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李自成兵败后,高桂英宁死不屈,燃火自焚,不愧为后世所传颂,乃世间一奇女子也。 参考文献: 《闯王与夫人》 李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