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砍单链条受过果链上市公司另寻出路
受苹果产业链"砍单"传闻影响,苹果概念板块上周再生波澜,有千亿市值个股一度跌停。回望2022年,"砍单""踢圈"等消息不时传出,"果链"企业深受波及,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相继探索业务多元化,力图破局"苹果依赖症"。
"砍单"风波连起
新年伊始,"果链"上市公司股价再因"砍单"传闻受挫。
近日,有供应链消息称,由于需求低迷,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第一季度减少生产AirPods、MacBook和Apple Watch系列的零部件。消息传出后,1月3日凌晨,美股市场上苹果公司收跌近4%,市值跌破2万亿美元。4日,A股市场苹果概念板块大多数个股收跌,立讯精密跌停,东山精密跌9.36%,环旭电子、鹏鼎控股等个股跌超5%;港股市场上,舜宇光学科技跌超10%。5日,针对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减产,立讯精密受创最大",立讯精密公告称,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业务正有序依照工作计划正常推进,报道中提及的公司相关业务不存在特殊变化和影响。
"砍单"风波曾重复上演。2022年12月底,有消息称苹果有意砍iPhone供应链价格保利润,将先拿单价较高的手机镜头"开刀",2023年上半年iPhone14系列部分镜头砍价幅度或高达两成,包括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在内的苹果概念股普遍走底。5月,京东方与闻泰科技均传出被苹果"砍单"的消息,两家公司随即在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公司业务发展有序推进。
2022年,多家"果链"企业股价"腰斩"。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有超过五成"果链"公司累计跌幅超过30%,蓝思科技、闻泰科技等六家公司累计跌幅超50%,歌尔股份累计跌幅达68.72%,立讯精密累计跌35.25%。
"苹果阴影"笼罩
进入苹果产业链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果链"企业得以拥有大额业务订单,并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苹果公司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影响"果链"企业生存的寒流。
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公告称,公司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本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2%。有业内人士称,此处的"境外某大客户"即苹果公司。
不久前,歌尔股份大幅下调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12月2日,歌尔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披露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盈利406096.79万元至470217.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至10%。经修正后,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盈利170988.12万元至213735.15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50%至60%。
而在2020年下半年被苹果供应链剔除的欧菲光迄今未能恢复元气。该公司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亏损,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81亿元,同比下降8024.39%,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同期亏损之最。
放眼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面临增长乏力,手机行业更是陷入需求低迷叠加库存高企困境。在这一大背景下,多家"果链"企业2022年上半年及前三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从2022年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来看,长盈精密分别同比下降213.35%和171.38%,蓝思科技分别同比下降113.20%和76.97%,京东方A分别同比下降48.94%和73.75%,深天马A分别同比下降30.19%和28.74%。蓝思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波动、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总体需求同比有所下滑,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京东方A也在半年报中提出,短期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产品市场需求动力不足,市场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滑。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长盈精密、歌尔股份等多家企业都曾在2022年半年报中提示,公司存在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主要客户经营活动出现波动有可能为公司业务带来相应的波动和风险。多家研究机构还指出,"果链"企业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较高的风险。此外,苹果产业链存在外迁可能,也令相关企业倍感不安。
展望2023年"果链"整体表现,机构观点存在分歧。中信证券表示,今年苹果出货量预计相对企稳,但供应链面临汇率波动、产业链外迁等风险,叠加份额提升红利边际减弱,供应链表现或相对稳定;重点看好安卓端市场的底部复苏反弹以及相关产业链机会和高增长的VR/AR、智能手表等创新增量市场。中金公司则认为,2023年下半年,如果全球宏观经济有边际改善,智能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温和复苏,看好iPhone15重大产品创新带来消费者换机热情的提振。
探路"新阵地"
不少"果链"企业已经走在探索"新阵地"的路上,如立讯精密跨界加码新能源汽车并布局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蓝思科技进军光伏,长盈精密持续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歌尔股份则不断加注VR/AR。
2022年2月,立讯精密公告称,公司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8月,立讯精密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汽车板块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11亿元,未来几年公司汽车板块增速将高于公司平均水平。该公司还表示,未来VR/AR将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产品线,公司作为全球领先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一定不会缺席此类市场,包括零组件、模组和系统组装,公司将持续深入布局、努力服务好客户,该产品预计将在两至三年内对公司财报贡献相对常规,此后的贡献将会更加明显。
在2022年三季报中,立讯精密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95.45亿元至98.99亿元,同比增长35%至40%。同时表示,公司将持续在三个五年的重要战略指引下,依托精密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智慧平台等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深入统筹消费电子、通信、汽车领域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另一家颇受投资者关注的"果链"企业长盈精密则在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与消费电子行业头部品牌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精密零组件业务,目前已在动力电池结构件、电连接等产品上向行业主要品牌供货。公司将随着市场情况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的调整,降低客户集中带来的经营风险。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产能逐步释放,位于四川宜宾、江苏常州、福建宁德的三个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均已开始投产,新能源业务收入为10.49亿元,同比增长140%,新能源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15%。公司新能源业务已步入快速增长通道,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点。
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银保监会规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明年6月30日起施行11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全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全
钮文新银行理财产品波动的背后启用利率手段必须关注双刃剑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最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较大赎回问题。原因是投资者担心一些固收类理财产品会跌破净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最近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收益率上升幅度
独家看待灰度暴雷的可能性11月16日,GenesisTrading在北京时间21点准时向所有债权人和客户开了一场不到10分钟的电话会议。与其说会议,不如说是通知。会议中,Genesis宣布贷款部门Gene
大空头变股东?重炒瑞幸的雪湖资本公布新一季持仓南都湾财社讯记者陈盈珊近日,雪湖资本创始人马自铭在富途上公布了一份长达81页的报告,详述为何看好瑞幸咖啡的发展,更表示自己已经买入了瑞幸的少数股份,而且瑞幸目前占雪湖管理资产的15
江铜集团副总经理陈羽年期货市场多途径为产业链企业保价稳供降本增效中证网讯(记者王超)江铜集团副总经理陈羽年11月16日表示,当前由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海外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诸多因素引发的对实体企业的冲击仍在持续。金融环境复杂多
上交所副总经理吕昊科创板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效三年多来,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关键制度改革,科创板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效。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吕昊表示。吕昊指出,上交所作为科创板建设的实施主体,着力提升科创板科
高成长企业论中金公司彭虎硬科技创业者需要认清方向坚定信心做好选择题视频加载中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袁新韫实习生肖奕妍深圳报道元宇宙算力日益成为硬科技赛道中的热门话题。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彭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100亿!宝马新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沈阳导读汽车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观察者网表示,目前动力电池成本约占整车的四成至一半。由于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在电池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脆弱的供应链正威胁着车企的生产保
赚钱就是价值交换,与善良无关赚钱就是价值交换,各自获得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交换,是各自所需。假设,你早上上班,早点店吃油条和包子,你付钱,你和包子店就说交换,你吃了油条和包子,包子店给你油条和包子,你就
土豆的价值它很勇敢,它很坚强,它很快乐,它有着超强的毅力,它就是土豆。土豆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土壤里,它凭借着自己的信念慢慢长大,它的身体很可爱,表面是浅黄色,里面的果肉却是白色,它们的样子都不
发布企业合规数字化方案,合合信息与腾讯云共探技术出海新大陆新民晚报讯(记者金志刚)近年来,企业出海的步伐不断加速,在出海经营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难题,业务的合规审核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11月16日,腾讯云携手合合信息共同发布智能数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