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没有消费,一切玩完

  我们经常说,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这事其实细看也不是啥文化,本质就是特定环境下的最优策略。
  老一辈经历的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所以就得不断存粮准备过冬。到了前些年,经济烈火烹油,大家不但不存钱,还都背上了几十年的贷款。疫情开始后,大家没了安全感,又开始疯狂存钱。也就是说,爱存钱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策略。
  下图就能看出来,面对疫情冲击,各国的储蓄率都在上升,后来慢慢又都降了下来,直到2022年我们又拉高了一波。
  这三年,尤其是2022年,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家对未来的预期。
  首先是我们自己接连不断的裁员消息和倒闭新闻,大家都担心有一天轮到自己头上。这段时间有个热搜,"集中还贷潮",为啥大家突然间把贷款都还了?多简单啊,担心自己哪天没了工作,赶紧把欠的钱还了,无债一声轻。
  从一个数据也能看出来,2022年住户存款达到了恐怖的17.8万亿,比2021年增加了8万亿。这么多钱存起来而不是消费掉,结果就是市场上少了8万亿的购买力,以及8万亿的收入。
  其次是不知道啥时候开始,似乎所有人都在渲染"全球比烂"。今天美国不行了,明天欧洲也要垮了。如今对未来的预期越来越差,不仅仅因为我们非常依赖外贸,而且大家心里都有根线,如果欧美都不行,我们又能行到哪去?你说出去的每一句话,不一定会影响到别人,但是百分百会影响自己。
  如今大家随便打开一篇文章"说说你对未来的建议",不看都知道基本逃不脱下边三条:
  1、收缩一切不必要消费;
  2、攒钱;
  3、死也不创业。
  问题是你的消费就是别人的收入,全社会消费收缩,大家都不创业,都不开公司开店,谁来雇佣大家去上班?就业从哪来?
  就业有问题,并不只是大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也会冲击已经就业的那些人。
  逻辑不复杂,如果大量的人口处在资源池,几个月没工作,必然会"给点钱就干",到时候就会恶性拉低工资。
  导致现在有工作那些人也可能降工资或者被"换岗"。也就是公司成本太高,于是选择辞掉现在的高薪员工,重新招聘经验丰富但是失业的那些,毕竟他们给点钱就干。然后整个社会出现可怕的降薪。
  所以说消费下行什么的,从来也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大麻烦。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的收入收缩,弄不好会陷入一种"通缩螺旋"。
  也就是大家都对未来悲观,都不消费,企业卖不出去东西,收缩裁员,大家发现经济果然没变好,就更加攒钱降消费,恶性循环。
  这还不算完,下一步就是年轻人们的"绝育养生",也就是不结婚不买房不买车不生孩子,使劲存钱,以此来对抗未知和风险。
  新生儿变少这事为啥政府好像特别敏感呢?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是很有感触的,因为孩子本身就代表着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几笔开销。想生孩子总得结婚吧,结婚总得买房吧?就算不买房,租房也得租大一些的吧?这些是不是都得花钱。
  孩子出生后能买车的都基本买车了,因为送孩子去医院,带孩子出去玩,有个车实在是太重要了。
  接下来是无穷无尽的花销,培训班、兴趣班、每年带去出玩,孩子各种衣服开销,一起出去聚餐等等。
  这一点年轻宅男们没啥感觉,你大学毕业五六年,依旧没老婆没孩子,可能过节什么的,去楼下买几个串,带两罐啤酒,回去玩几把游戏,看看电影,一个完美的节日就这样度过了。有了老婆孩子,哪能这么容易打发?
  甚至每个宅男梦想的顶级游戏设备就是外星人或者玩家国度,高配也就三四万,妥妥高消费,非常牛逼了。等到结了婚生了孩子,才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高消费,充分榨干你每一毛钱,还让你背上一屁股债。
  看着很惨,不过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别人的收入,都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经济繁荣可能反过来又让你年年涨工资。反过来讲,大家都在收缩开支,迟早让所有人收入跟着跌。
  这也是为啥几乎所有人都因为人口暴跌的事忧心忡忡。
  我倒是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我并不担心中国将来的劳动力问题,毕竟技术可以弥补,不过技术无论如何也没法弥补消费。
  事实上技术在长期是提振消费的,短期是压缩消费的。
  也不复杂,因为所有技术,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搞出来的。大家别忘了,咱们工人阶级就是最大的成本本身,新技术的应用,第一时间就是把工人给淘汰一批。
  而且所有高科技本身都是"资本挤出劳动力"。大家想想,是不是越高科技,参与的人越少,而且他们工资巨高。
  甚至可以说,产业升级的本质也是大量挤出劳动力,因为升级以后自动化程度高了,也就用不着那么多人了。
  当然了,会产生大量新的职位,但是这些职位往往需要更高的劳动素质。之前的那些工人是没法直接转换的,这就产生一种错配。需要一代人去消化这种"错配",东北当初从"苏联模式"换成"西方模式",那代人几乎一辈子都没能彻底适应。
  懂了这几点,再看这段时间大家热议的那个问题,为啥一方面失业率高,另一方面还嫌新生儿少?
  新生儿意味着消费,消费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因为以前我们生产多少,都可以通过外贸卖出去。如今全球产能过剩,想卖出去不仅仅依赖国际市场,也得依赖国内市场,不然你生产能力再牛,卖不出去都得死。
  新生儿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可以培养成算法工程师或者某个未来出现的岗位的工人,现在的工地工人下岗后可以去当算法工程师吗?
  这也是之前那篇文章说的:技术进步会导致大批的失业,同时产生大量的岗位,但是新岗位不是给旧工人的,需要一代人来消化这种代价。
  但是技术又不能不研发,毕竟大清觉得弓箭很好不需要发展火器,等到蒙古骑兵军团被后装线膛步枪消灭在八里桥的时候,不发展也由不得人了。技术总得进步,区别只是自己向前,还是被推着向前。
  此外国内这两年的房地产和出口的作用大家也都知道。
  尽管今年国家又要提振房地产,不过很明显的是,如果不婚主义继续走强,叠加大家存钱冲动越来越强,对房价很快就会形成下跌预期。如果这种预期足够强烈,加入的人足够多,房价,尤其是二线及以下,很难顶得住。
  现在不知道哪来的一句话到处疯传,说是房地产面临长达十年的下行周期,这种话其实很危险,因为它有自我实现的能力。
  就好像我之前举过一个天津小情侣的例子,他俩想结婚买房,可是天津房价一直跌,晚买半年,节省半年工资,所以干脆坚持租房(租金比房价跌掉的部分少的多),继续等着房价下跌。如果大家都不买,可不是一直跌?一直跌更加强化了坚持不买的信念。事实上这就是天津房价的写照。
  也正是因为上边这些事情,现在工地开工少,工人攒下的太多,找工作找不到,又没钱消费。
  更关键的其实还不是制造业。我前文反复说过一个比较"反常识"的常识,中国主要吸收就业的,并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我找到了2021年的数据,从2021年数据来看,GDP中制造业占比是28%,而服务业占比53%,就业占比两者的差别更大。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口高达18%,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高达48%。
  大城市跑物流的,搬家的,饭店做饭洗盘子的,这次遭到了重创,软件金融什么的也算服务业,不过他们受影响较小。现在大城市大家不愿意花钱,用人单位削减开支,把大量服务业的人给挤出来了。
  如今经济下行,制造业受影响不小,不过不是最重要的。服务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挤出来的人口最多。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为啥不扩大工业呢?
  扩大不了啊,工业是订单驱动的,也就是有人要买你的东西,你才能扩大。如果盲目扩,最后就是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烂在仓库里,破产倒闭。我们的订单主要来源于外贸和自己消费,这两个现在都有点疲软,怎么扩产能?
  也正是现在这种组合在一起的麻烦,才导致国家只好使用最后一招,也就是无论如何把钱发下去,给那些活不下去的。
  "以工代赈",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本来要直接发钱,后来想想,还是让他们去做点事,谁缺钱谁来。
  这样也有个好处,一方面防止大家躺在家里等着领钱,导致那些有工作的人也不去上班了。美国之前就发生过这事,疫情刚开始大规模发钱,导致很多人上班还不如不上班,干脆辞职回家领钱了。
  而且官方公文里说的很清楚,"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 ",啥意思呢?就是要低效,低效才能大量吸纳人力。大家觉得不如恢复八抬大轿得了,其实"以工代赈"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发钱为目的,效率几乎不考虑的。
  所以说,经济问题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毕竟这种以工代赈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毕竟政府的钱并不是"无根水",需要从其他盈利部门转移。如果印钱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代价太大,可能会摧毁整个社会根基,因为人民币和美元不一样,没法走出去,印出来也只能内循环,自己的代价自己承担。
  而经济的核心,就是恢复信心。
  那恢复信心有啥办法吗?
  必须坦言的是,没啥特别好的办法。
  大家可以去看看各路专家的描述,我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说服自己。承认没啥好办法就那么难吗?
  那没啥好办法,不好的有没有?
  消费信心这玩意就跟人的自信似的,可能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慢慢打击的不行了,很自卑。但是如果停止打击,慢慢不断地累积微小成功的经历,信心就回来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来看确实没啥特别好的办法短时间内重振大家的信心,不过稍微花点时间,大家慢慢淡忘了去年那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子,觉得生活又回到了正轨,慢慢该做生意做生意,该消费的消费,也就恢复了。
  咱们经常听说一个词,叫"刺激消费",讲真,消费是最不需要刺激的东西,花钱这事还需要有人刺激?
  说白了,还是稳定的预期,人都是活在预期里的,预期又是现实的折射,最好的预期是未来"越来越好";比较中间的是"以后也就这样了";最差的就是"这个世界越来越烂"。大家能咬牙背上三十年贷款买房,还不是觉得未来越来越好嘛。
  去年那种情况,最无奈的事,就是改变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持续向上的预期,让大家觉得原来我们国家也会发生这种事,并且怀疑将来会不会还会有。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自然就倾向于保守,保守创业(不创业),保守消费(不消费),保守生孩子(不生孩子)。最后保守的代价会反过来让所有人承担。
  不过好在人的观念变化的很快,比如从去年元旦开始,哪都是人山人海,就好像疫情从没存在过一样,大家记得之前热炒的各种"新型病毒"不?现在也都没人提了。再看看昨晚各地元宵人挤人,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就把之前的不快忘得差不多了,然后开始消费,商家开始招人扩产,经济也就"慢启动"了。
  这也是我为啥在之前的文章里说,今年5%的GDP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如果考虑到去年那么差,说不定能到6%,甚至7%也不是不可能。
  下图是2023年元宵节河南新乡的人流:
  预期,是所有经济行为的核心和基石。你不会去叙利亚搞投资,你也不可能到索马里买房,因为大家对那些地方的预期彻底崩了。
  尤其我们当下,随便一个项目和技术的开发都需要很多年,可能在这些年里会吸收很多劳动力。但是如果预期不明,那大家干脆不投资了,把钱存起来,苟着,爱咋咋地。
  我们以前说,"稳定压倒一切",现在更应该强调这一点,社会稳定,治安稳定,经济政策稳定,让大家有恒心,不再担心随时到来的巨变,才能预期稳定。
  只有大家不再担心未来随时会有那种改变自己前半生的巨变,各种投资、买房、生儿育女才会顺利进行,到时候才能重新进入那种正循环。再这个基础上,再把国家兜底、公平公正法制什么的稳步推进了,社会里那么多人,总会有人带着大家从各个层面突围。
  前几天看到一个说法,说芯片本身就是华人最擅长的,因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芯片公司核心骨干都是华人。这个说法多少有点主观主义,因为没看到专门统计,不过考虑到台积电的张忠谋,AMD的苏姿丰,英伟达的黄仁勋,也能看出来华人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管理层面都不弱于西方。
  唯一需要的,就是那种开放、自由、稳定的环境,让天才和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天赋,拥有了土壤,也有种子,不信长不起来参天大树。到时候再通过转移支付,可以补贴那些被技术淘汰下来的人,这可能是唯一出路了。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点个赞吧。

离蜘蛛侠更近一步!西南大学这个发现让抬手喷出蛛丝成为可能电影里的蜘蛛侠抬手喷出蛛丝,或许在未来,依靠人造蛛丝设备,抬手喷出蛛丝会成为可能。2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西南大学了解到,该校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夏庆友教授团队王翊教授课题组日前成省内首个新能源智能车展开幕零距离体验聪明出行低价格消费绿色座驾兰州晚报讯2月18日,由市商务局主办甘肃会展集团承办近30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参与的2023智能网联及未来出行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持续至2月19日。这是甘实体连锁调整布局联盛加速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供应链的快速发展,线下零售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传统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提速升级惠民2016年李彦宏差点就创业失败了,庆幸他有个好老婆帮他人人都认识百度大佬李彦宏,却很少人知道他老婆马东敏,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当时被称为纽约留学圈里的公主。1995年李彦宏以西山某地的高考第一名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在北午睡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人到中老年,午睡三不要得牢记爸,该起床啦,你都睡了一下午了,午睡怎么能睡这么久呢。小刘中午出门前就听见父亲说犯困,想睡个午觉。结果自己回来都已经4点了,父亲还没起床。父亲迷迷糊糊地说哦,没事啊,我天天都这么睡(科技)我国科学家绘出首张蛛丝形成机制分子细胞图谱新华社重庆2月19日电(记者柯高阳)电影里的蜘蛛侠抬手喷出蛛丝,这样的场景未来借由人造蛛丝或将成为可能。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通过揭示蛛丝合成的生物学机制,绘制出首张蛛丝走近科学家唤醒沉睡的化石!他从一枚化石碎片揭开2。5亿年前化石库极目新闻记者肖杨通讯员徐燕王俊芳科学家档案代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目前,他正在法国开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截至午睡睡错了,可能会影响寿命!医生年过50,牢记午睡3不要很多人特别喜欢午睡,感觉中午不休息下午就非常没有精神。但很多人对于正确的午睡方式了解的非常少或者是错误的。午睡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命长短。很多人特别不注重午睡的质量,尤其是年过科学家证实了量子纠缠存在,颠覆人类认知,平行宇宙或真的存在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也是近年来受到广泛研究的一个热点。它的提出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量子世界的本质和发展量子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量子纠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中国科学家制造出比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还快1000万倍的量子计算机最近,一篇名为中科院院刊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匮乏,我们进入黑暗森林的文章在全网热传。不少网友都在询问为什么芯片制造如此难?我国是否能够独立自主地制造芯片?确实很难!举个简单的例子,将宇宙中的暗物质是什么?弥漫在宇宙中的暗物质是什么?宇宙中的暗物质是指一种尚未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对宇宙学影响巨大,据估计占宇宙总质量的约85,而我们目前所熟悉的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约15。暗物质的存在可
新能源板块技术分析宇通客车嘉泽新能中油工程宝新能源新能源依然勇立潮头。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全新力量,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锂电,甚至氢能源领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从这些企业里也走出很多知名代表,他给你一点小小的游戏震撼,玩家助力希望工程5天筹款240万(观察者网讯)3月1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方账号希望工程发布微信推文5天,9万多人捐赠,希望因你们而闪耀!。推文称,2月24日至28日仅5天时间,希望工程新筹集善款约240万人半夜总醒来,是肝癌先兆?经常睡到凌晨就醒,或暴露出4个问题凌晨13点醒,警惕是肝不好!凌晨13点自然醒,是肝脏经脉堵了!凌晨早醒是不少人的困扰,但是网上一些文章总是把凌晨早醒归咎到肝脏问题上,甚至有说法认为可能是肝癌,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一春食甘,病不沾,建议春天常吃2绿1黄1白,应季而食多受益春天阳气升发,这个时候肝气旺盛,很容易伤脾。而脾负责把我们吸收的东西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如果脾出问题了,体内的营养就会缺少,因此,养好脾胃就是养好身体。俗话说春食甘,脾平安,这里3月多吃根,春天火气减大半!建议吃这5根,哪5根,怎么吃?老话说,2月吃果,3月吃根,为什么这么说呢?春季是养肝季,疏肝要吃果,柔肝要吃根,平肝要吃菜。现在正是3月吃根的季节,黄金时光,大家千万别错过。那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根呢?当吃物深入给果粉花粉和安卓的购机建议,3月换新这么选不掉坑随着鸿蒙系统的普及,现如今的手机系统已经分为了iOS鸿蒙和安卓三大阵营,它们都做到了系统的便捷流畅,在细节功能上各具特色,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和用户认可。对于本就有选择困难症的用户来说2023这么干丨全国人大代表莫鼎革镇海炼化新目标是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潮新闻记者拜喆喆摄影胡元勇李攀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海风习习,春光正好,总投资超400亿元的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二期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目前,占地约246公顷的一同为南粤添绿!奥运冠军携手广东好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月5日,第五届广东林业腾讯网友植树节在佛山市成功举办。活动当天正式发布认种一棵树义务植树小程序,开启云端造绿新旅程,推动义务植树由线下向网络平台创新性转化发展,形成实地参与和网络杜赟团队的少年之声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卖骑手社会关爱问题的建议2023年2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开幕,杭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开幕会上,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一4班的学生杜赟作为本次政协的共青团为全职妈妈们提供更多合适工作的必要性全职妈妈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需要就业的群体,但是目前社会上能适合她们的工作太少了,主要就是时间上的不合适,现在幼儿园小学小孩放学一般是四点至四点半左右,放眼望去几乎没有早九晚四或是半天有了前面19年的浮浮沉沉,才有魅族第20年的新生跳过了低迷的第19年,魅族第20年的作品终于要来了。笔者个人自认算不上是魅友,但魅族的手机我都有关注,也有过感情和记忆,毕竟我自购的第一台Android手机第一台国产手机其实就是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