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之首,文天祥为何影响力这么大?明清没我他是谁?
导读:
文天祥为国尽忠,为臣死节,为臣民树立了完美典范。元代,经过士人群体的宣传和塑造,其忠臣义士的形象逐渐成型。明清时期,皇朝出于宣扬纲常、推行教化和稳固统治的目的,不断对文天祥予以褒扬、追谥,甚至从祀文庙;对其祠堂,则以官方的名义岁时遣官致祭。明清官方对文天祥的尊崇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受此影响,以江西籍为主的士人群体积极行动,推动各地的文天祥祠堂的普遍建立。在官方和士人的合力下,文天祥被打造成维护纲常、践行忠孝节义的代表性人物。明廷的尊崇与祭祀
1368 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明朝建立。此时距文天祥被杀不远,对于明朝来说,文氏是距离最近的忠义典型,又以反元著称,此与明朝推翻元人统治,素以恢复汉唐自许十分契合。故整个明代文天祥一直受到官方尊崇和重视,这起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嘉靖《海丰县志》载:
文信公最先被执,视死如归,摧而益励,成仁取义,无愧圣贤之训者,古今一人而已。谓其收三百年养士之功,信不诬也。高皇帝驱除胡元,为宋雪耻,嘉公之忠,特隆祀典,敕封为天下都城隍之神,建庙金陵,与历代帝王之庙制相埒。
据上述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褒奖文天祥,作了两件事,一是敕封文氏为天下都城隍之神;二是建庙金陵,岁时祭祀,并将庙制规格提高到与历代帝王庙相同。朱元璋此两项举措,对文氏的尊称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所谓上行下效,朱元璋高调的"尊文"举动为朱氏子孙立树立了榜样,亦足以引导士人和地方行为,奠定了终明一代尊崇文氏的基础。朱棣继位后,明廷对文天祥尊崇依然:
"文皇帝迁都金台,(文天祥)庙制益敞,岁时将祀,俱请命摄行,所以褒表而崇报恩者至渥也。"
可见,永乐一朝文天祥依然受到皇朝的特别重视。明宣宗朱瞻基对文天祥也十分推崇,这从其与礼部尚书胡濙的对话中得以充分体现。宣德二年(1427)二月:
甲戌,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上曰:"人臣之义,当务尽忠。此人心如铁石,元君百方诱之降,终不屈,可谓万世不磨,若夏贵辈,真犬彘不若矣。"礼部尚书胡濙对曰:"陛下此言,诚万世公论。"
此段记载,是史料所见明最高统治者首次正面评价文天祥,皇帝的"金口玉言",无疑会成为官方评价文天祥的定论,对于文天祥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具有重要作用。明朝皇帝对文天祥的推崇,还可从明代宗的话语中看出。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景泰元年,也先遣使与明朝议和,欲放归英宗。明朝群臣商议派使者前往瓦剌议和:
"也先遣使议和,请迎上皇,廷议报使"。此时,明代宗十分不快,"帝不怿"。于是,令司礼太监兴安出面:"令安出,呼群臣曰:‘公等欲报使,孰可者?孰为文天祥、富弼!’"
从此处记载来看,兴安之语当是秉承代宗之意,或是二人提前有过沟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代宗本意。文天祥曾于国家危如累卵之时出使元营,富弼也曾在宋、辽关系紧张,敌情叵测时勇敢出使辽国。文、富二人均是以国事为重,有胆有识的股肱之臣。明代宗以此二人反问群臣,既是应对策略,亦反映了对二人的推崇。尤其是文天祥,所处时代晚于富弼二百余年,名字却反置于富氏之前,这并非偶然,而是说明文氏更受推崇。明廷的祭祀
明朝建立后,洪武九年,北平按察副使刘崧建文天祥祠于顺天府学之右。至永乐六年:
"太常博士刘履节奉命正祀典,始有春秋之祭于有司,岁以顺天府尹行事"。
虽然由顺天府尹主持祭祀,但:
"岁时将祀,俱请命摄行"
其用意当是求得皇帝旨意,以表郑重,反映了皇朝对祭祀文氏的重视。明宣宗即位后,对文天祥的祭祀开始规范化。史载:
"宣德二年二月,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岁为例。"
而万历《顺天府志》的相关记载较为详细:
"宋文丞相信国公,每年二、八月次丁日,太常寺先期提请,皇帝遣顺天府堂上官致祭。"
太常寺掌管国家礼乐、祭祀,有其提请,以皇帝名义遣顺天府官致祭,说明是以朝廷名义祭祀,而非顺天府。每岁二、八月,以皇帝名义派遣顺天府官前往致祭,成为惯例。相关记载常见于明诸帝实录中,如正统元年八月:
"甲戌,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弘治二年(1489)八月: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即使是纵情逸乐,喜好宴游的明武宗也谨遵此例,于每年春二月、秋八月遣顺天府官前往祭祀文天祥。正德十六年二月己丑,明武宗已是并入膏肓,但仍: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此时,距其离世仅有一个月。官方的重视和岁时致祭,使文天祥祠得以跻身为京师九庙之一。明孝宗时,官方祀典特别规定"庐陵祀文天祥",亦可见官方的重视。明廷的追谥
文天祥死后,终元一代并未给予其谥号。明朝建立后,尽管种种顾忌不复存在,而皇帝在不同场合对文氏的赞誉,以及建祠致祭等活动,表现出了对文氏足够的敬意,但明廷一直未关注其谥号问题。直到明英宗正统元年才有庐陵人李昌褀提出此事。但不知何故,追谥竟无下文。
此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侵北边,英宗亲征,在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瓦剌趁胜深入内地,进逼北京。一时国难当头,明廷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南宋末年何其相似。"国难思忠臣",文天祥的象征意义再度凸现。景泰元年,前国子监祭酒、吉安人李时勉奏请为文天祥定谥。但是奏文上达,景帝曰:
"李时勉老臣,其言忠实,甚有可行者,有司其采而用之。"
然追谥仍无行动,个中原因难明。数次奏请追谥无果,士人仍未放弃。景泰七年,右佥都御史、代理江西巡抚韩雍再次奏请赐谥文天祥,此次奏议,朝廷反应积极,很快令翰林院议赐谥:
少保、大学士陈循等议: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首。按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请谥曰"忠烈"……帝曰:奖忠节所以励臣操也,有司其如所议行。
最终,文天祥被明廷赐谥"忠烈"。谥号是传统时代对死者的盖棺论定,亦是地位和荣誉的象征,历来为士大夫所看重。"忠烈"之谥是以国家名义对文天祥忠君尽节的肯定和褒扬,以此为标志,其忠烈形象至此在官方意识形态上得以确立。清代的褒扬与从祀文庙
一、尊崇与褒扬
满人自皇太极始,已崇敬文天祥。明崇祯四年,清军攻占永平城,俘获明将张春。皇太极欲收张春为己用,百般劝降,但张春不为所动,一心求死。皇太极由衷敬服,感叹道:
"吾从史传中见文天祥,以为神人,今乃真得见文天祥耳。"
皇太极将文天祥视为神人,足见敬佩之情。康熙前期,各种主要反清势力次第被平定,统治者开始将主要精力放于文治和巩固统治,表彰忠义、宣扬臣子尽忠则是重要手段。清圣祖曾称赞文天祥:
"其忠君忧国之诚,洵足以弥宇宙而贯金石。"
康熙六十一年,清世宗即位伊始,就拟定文天祥等四十位功臣从祀历代帝王庙。雍正七年:
"诏发帑修古圣贤祠墓,公(文天祥——引者)祠得邀盛典"。
清高宗即位后,于乾隆二年亲自撰写《文信国公文》,高度评价文天祥:
"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
清高宗不仅御制《文信国公文》,还下旨修缮文天祥祠堂。如苏州文天祥祠在其即位之初即得到修葺。乾隆《元和县志》载:
今上御极,复降谕旨修葺。鸠工于乾隆二年,讫工于乾隆三年,庙貌重新,俎豆生色,视向时贤士大夫暨守土官表扬忠烈者,辉光更什伯矣。
可见,此次修葺是承高宗登位不久后的诏旨行事,修缮后的文天祠面貌一新。至乾隆三十年,高宗第四次巡视江南,途径苏州时,为文天祥祠亲题"正气成仁"四字,以示褒奖。清朝诸帝对文天祥的褒扬和修祠行动无疑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利于社会上尊崇文天祥氛围的形成。而这种氛围在宋、元、明、清历代鼎革后,对重唤民众记忆,再续忠义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祀文庙
文庙是祭孔之所,主祀孔子,从祀则有"四配"、"十二哲"和若干名儒,涵盖了历代统治者所认可的继承、传播和践行儒家思想的优秀人物,是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象征。历代得以从祀文庙者,无不是经过严格筛选,其人必须符合和反映王朝的意识形态。文天祥从祀文庙的动议始于道光二十三年江西官员的奏请。首先由吉安知府李镕经发起,在李镕经等士大夫们看来,文天祥的言行完全符合伦理纲常,传承了道统,维系了名教,将其从祀文庙,实
是对统治有利之举。奏文上达江西省,闰七月,由江西巡抚吴文熔联名署两江总督璧昌、布政使费开绶、学政孙瑞珍等会奏清廷,请求将文天祥从祀文庙。
吴文熔引用乾隆帝的"金口玉言",又以"扶植纲常,维持名教"为着力点,一举成功。九月,清廷批准其请:
"应如该抚等所请,准其从祀文庙西庑,在宋臣何基之次,以敦节义而崇祀典。"
最终文天祥成功从祀文庙,跻身儒家圣贤之列。纵观文天祥从祀文庙过程,尽管清廷强调其儒学建树,但这只是表象。对此,曾国藩的一番议论值得重视:
臣等查历代从祀诸儒,皆以德行纯懿、有功经学者为要。至我朝康熙年间,以宋臣范仲淹从祀,始于道德、学问之外,兼取经济非常之才。盖圣门政事之科,原与德行、文学兼重。厥后,雍正年间以汉臣诸葛亮从祀,道光年间以唐臣陆贽、宋臣文天祥从祀。此四人者,皆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列于从祀巨典,诚圣朝教忠之至意也。
曾国藩道出了清廷允许文天祥等人从祀文庙的根本出发点,即是发挥文氏忠义典范作用,引导臣民尽忠。因此,文天祥得以从祀文庙,归根到底还是其忠义形象的传承和确立发挥了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数百年来文氏忠义形象的塑造和建立,而仅靠儒学贡献,文天祥与其他大儒相较,从祀文庙未免理由单薄。事实上,文天祥等得以从祀文庙,背后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道光时期,清帝国已衰落,国内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对外方面,就在文天祥从祀文庙前三年,即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廷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割地。一时间内忧外患纷至,国内外矛盾尖锐。
在国事维艰之时,追思、褒扬往代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亡的忠臣良将,借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以激励臣民效忠,共御外侮,成为士大夫和最高统治者的共识。道、咸年间,不以儒学见长,而以治世和忠烈著称的李纲(1851 年从祀)、韩琦(1852 年从祀)、陆秀夫(1859 年从祀)、方孝孺(1863 年从祀)等俱得从祀,即是明证。结语:
明清两朝统治者为笼络人心,稳固统治,宣扬忠孝节义观念,引导和规范臣民行为,不断对文天祥予以褒扬封赠、建祠祭祀,最后以儒家的典范人物从祀文庙,获得最高荣誉。其整个过程,也就是文天祥忠义形象塑造和强化、固化的过程。而这种塑造、强化和固化,与国家力量的介入和支持息息相关,有鲜明的官方色彩。国家力量的有意推动和塑造,是文天祥忠义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京东11。11再创新纪录首次不公布GMV金额本报记者李静北京报道以往的双11中,公布累计下单金额是各大电商平台的惯例,在去年的双11,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创造了京东新的纪录。而今年,京东方面并未公布累计下单金额,
四川又一白酒复兴,曾辉煌一时,也曾饱受争议,如今破茧成蝶四川又一白酒复兴,曾辉煌一时,也曾饱受争议,如今破茧成蝶中国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西不入川,四川作为我国最大的酿酒大省,据说从我国拿出10瓶白酒,8瓶来自四川!而川酒也有着众多实力强劲的
解决智能座舱痛点?FlymeAuto重现小窗模式!带来智行新体验自从智能座舱这个概念兴起后,许多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这场改造当中。最直观的改进就是增加车载屏幕,并在其中增添自己的系统和服务。不过最近有宝马车主宣称,自家的车载屏幕一直弹出广告,对车
纯电智能潮跑,合创A06补贴后18万元起说到合创这个品牌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但是说起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没错,合创汽车正是上述两家品牌合资成立的旗下品牌。近日,这一年轻品牌正式推出了自家的纯电智能潮跑
青帮大佬黄金荣在自己地盘被绑架,竟是一个女人?黄金荣于1868年出生在江苏苏州,祖籍浙江余姚。1892年黄金荣便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凭借自己过人的头脑,一直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随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政客发展封建帮会
西周九鼎之谜我国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在其他大洲的人们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时,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当时的古中国,更有着领先整个世界的器具锻造技术青铜工艺,
中国为什么如此团结中国团结的根源秦汉民族与边疆治理的演进历程,实践与教训来看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后,先秦时期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分封制国家结构最终完成了向地缘化的郡县制国家结构转化,边疆治理也由此前
十年跟拍红旗渠,魏德忠带你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亚芳上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也孕育出了自力更生
微信辟谣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iOS微信8。0。30内测版本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有报道称新版本支持撤回5分钟内的消息还冲上了热搜就在网友们热烈讨论这一更新时微信出来回应了微信支持撤回5分钟内消息为
纯电动渣土车100选徐工!1年能省600万一口气买了75辆纯电动重卡,首批交付30辆,车队纯电动车型100选徐工!为啥?2022年6月,浙江安吉建材科技公司购入了一批徐工纯电动渣土车投入其日常运营中。同年9月,浙江安吉再次
诺诚健华前三季度亏损8。34亿元北京商报讯(记者姚倩)11月13日,诺诚健华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下降77。76净利润亏损3。93亿元。前三季度净利亏损8。34亿元。第三季度奥布替尼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