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舞钢的历史及介绍以前文章有详细的介绍,这次只对乡镇和街道进行介绍。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 垭口街道 1993年设立,因位置而得名。位于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故名垭口。1990年属舞钢市寺坡街道。1993年析设垭口街道。 寺坡街道 1977年设立,因域内有寺庙得名。清初,北部大石门山上有座寺庙,地处山坡,故名。1974年成立寺坡区,属舞钢工区。1977年设寺坡街道,属舞钢区。1990年属舞钢市。 朱兰街道 1974年设立,因办事处位于朱兰而得名。清初,山西省洪洞县的刘、李、张、赵四姓迁此开设饭店,附近生长有大片蓝青色的竹子,取名竹蓝店,演为朱兰店,简称朱兰。1974年设立朱兰街道,属舞阳工区寺坡区。1977年属舞钢区。1990年属舞钢市。 院岭街道 1974年设立,因域内道路得名。清初,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院姓始祖在山岭上建村,村称院岭。院岭路位于村西侧,故名。街道因路得名。1974年设立院岭街道,属舞阳工区寺坡区。1977年改属平顶山市舞钢区。1990年属舞钢市。 尚店镇 1988年置,因镇政府驻尚店而得名。西汉时期,尚氏兄弟在此开设饭店,故名。明代设尚店保,属舞阳县。清代属罗寨保。1919年属尚罗区。1931年属第四区。1949年为尚店区。1958年成立尚店公社。1973年划归舞阳工区。1983年改设尚店乡。1988年改置尚店镇。1990年属舞钢市。 八台镇 1995年置,因镇政府驻八台而得名。清咸丰年间梁姓增多,以村东北有北宋名将杨延景、狄青所建的8个练兵台,称梁八台,简称八台。1949年设立八台区。1958年成立八台公社。1973年属舞阳工区。1983年设八台乡,属舞钢区。1989年析设庙街乡。1990年属舞钢市。1995年撤乡置八台镇。 尹集镇 1996年置,因镇政府驻尹集而得名。明初,三户尹姓商人从山西洪桐迁此开店经商,形成集市,称尹家集,简称尹集。1948年设尹集区。1949年并入尚店区。1952年复设尹集区。1958年改尹集公社。1983年改尹集乡。1996年撤乡设镇,属舞钢市。 枣林乡 因枣树林而得名。1939年更名为枣林。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当时此地有枣树林,取名枣李庄。1939年更名为枣林。1931年属舞阳县第三区。1943年属舞阳县詹山乡。1947年属舞阳县武功区。1958年属舞阳县武功人民公社铁炉王大队。1965年属舞阳县枣林人民公社铁炉王大队。1974年属舞阳工区枣林公社铁炉王大队。1977年属舞钢区枣林公社铁炉王大队。1980年从铁炉王大队分置建立枣林大队。1983年属舞钢区枣林乡枣林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舞钢市枣林乡枣林村民委员会。2010年属舞钢市枣林镇枣林村民委员会。 庙街乡 因境内寺庙而得名。传舜王出身于横梁山街南岗一带,幼时放牛耕地,为纪念修建舜王庙。明清时形成店铺林立的街市,称谷子街,又称牛郎庙街,清末简称今名。1949年属舞阳县八台区庙街乡。1956年设舞阳县曹庄乡。1958年成立八台公社。1983年属舞钢区八台乡。1988年设庙街乡。1990年属舞钢市。 铁山 因山体结构而得名。因山上富含铁矿石而得名。铁山,具体得名时间无从考证,自得名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武功乡 因乡政府驻武功而得名。原名窑沟。清康熙年间,舞阳知县蔡汝齐率人马,以武力镇压攻占窑沟的崔秃子起义军有功,遂更名武功。明、清属舞阳县东淃河保。1931年属舞阳县第三区武功镇。1935年属武功联保。1940年属第一区武功镇。1943年属大同乡武功保。1948年成立第五区。1949年改称第三区(武功区)。1957年设武功乡。1958年成立武功公社。1961年复武功区。1965年复置武功公社。1983年改设武功乡。1990年属舞钢市。 杨庄乡 1983年设立,因境内杨庄得名。清代杨姓自许昌县迁此建村,得名杨庄。1965年从尚店公社析出成立杨庄公社,属舞阳县。1974年改属舞阳工区。1977年属舞钢区。1983年改称杨庄乡。1990年属舞钢市。#平顶山##平顶山身边事##舞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