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30日,一位名叫王孝和 的革命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处决。在行刑时,国民党反动派本以为会在将死之人的脸上看到恐惧和后悔。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一位革命人士的信仰可以战胜他对于死亡的本能恐惧。在看到敌人的枪口对准自己时,王孝和不仅没有露出丝毫惧色,反而还坦然大笑。 图丨王孝和被处决 直到他被敌人秘密处决之后,他的妻子忻玉英才知道他共产党员的身份。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他也向妻子主动交代了自己与她结婚时抱着的目的。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可以为他的地下工作提供更好的掩护。 得知了一切真相以后,忻玉英会产生怎样的情绪?他们二人又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共同生活,心生疑惑 家住上海的忻玉英,很长一段时间都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摸不着头脑。 她和丈夫王孝和住在上海的一座大房子里,他们的女儿也十分乖巧懂事。按理来说,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平时也不用为了吃喝等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发愁,日子该过得有声有色才是。 但不知怎么的,忻玉英总是觉得,她和丈夫之间好像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纱。 图丨忻玉英、王孝和 王孝和在她面前展现出来的形象,是一个工作勤快、体贴顾家的形象。有时候闲暇之余,他便喜欢约着自己的朋友来到家里一起打麻将。 麻将是他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消遣,每次来到家中的朋友,也是忻玉英除了丈夫和孩子以外,最熟悉的一群人。 刚开始看到大家一起进门时,忻玉英还感觉有些拘束。作为主人家,她肯定是得拿出家中的所有好东西来招待丈夫的朋友的。所以她赶紧进了厨房,打算给大家露一手。 结果没想到,王孝和进来告诉她:"不用忙活那么多,我请大家来就是打个麻将,没打算请他们吃饭。 还有个事儿要拜托你,你得帮我去房子外面盯着,万一我们在这儿聚众打麻将,把巡捕房的人招来就不好了。" 图丨王孝和 忻玉英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所以她便解下围裙,搬了个小凳子,坐去了家门口。要是发现陌生的面孔靠近,她就赶紧拍拍门,让里面的人注意收敛。 坐在门口的时候,忻玉英还是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她见过别人打麻将,那场面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可是丈夫和他的朋友们在里面打麻将,从门口听起来却是静悄悄的,一点儿热闹的感觉都没有。 "或许这就是城里人的斯文吧。" 忻玉英这样想着。 后来一来二去地,她和这群朋友们也逐渐熟了起来。在她看来,这群人和王孝和的关系非常要好。他们一周见面的时间非常规律,频率也很高。每次他们来,忻玉英都会去门口为大家放哨。 忻玉英除了要照顾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任务,那就是为丈夫送信。 图丨忻玉英 王孝和告诉她:"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紧急与同事沟通,但我手头上的事情又实在放不下。所以,还得麻烦你帮我把这封信交到我同事的手上。" 忻玉英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本来就觉得会成为丈夫的拖累。现在能够有机会帮助丈夫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她当然乐意至极。所以每一次需要她送信的时候,她都对自己的任务十分上心。 不过时间久了,忻玉英自己也很是疑惑。有什么工作是当面沟通不清,非得用信件来沟通的?尽管自己好奇心很重,但是忻玉英知道分寸,也没怎么用这件事情来打扰丈夫。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1948年来了。 这一年,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掀起了许多破害地下党人士和爱国人士的行动 。王孝和回家时,面色也一天比一天凝重。 有一天晚上,他拉着妻子的手一起坐下,准备把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秘密对妻子和盘突出。 他说:"我非常对不起你,有一件事情也一直瞒着你。其实,我是一位地下工作者。" 听到丈夫这样说,忻玉英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她暂时还没能明白什么叫地下工作者,也没能明白丈夫对自己抱歉的原因是什么。 看到她懵懂的样子,王孝和谈了口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忻玉英。抱着目的,开启婚姻 他们两个人是真正的青梅竹马,双方父母知根知底,两人也年纪相仿,一同长大。小的时候,两家的家长就做主为他们定了娃娃亲,打算等他们长大以后,就让两个小家伙成亲。 后来在成长过程中,王孝和与忻玉英的轨迹却有所不同。忻玉英留在家里,接受传统的女性教育。而王孝和则出了远门,谁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到底学会了什么。 图丨忻玉英 在两个人都长大之后,王孝和突然回到了老家,也与忻玉英重逢。见到自己小时候心心念念的男孩子完全变了个样子,忻玉英一时之间竟觉得有些自卑。 对方穿着当下时兴的小西装,看起来精神抖擞,别提多有气质了。可是自己却穿着传统妇女的衣服,单从外表上看就比对方差了一大截。因此,忻玉英原以为,他们之间的那段娃娃亲会因为两个人的差距过大而就此作罢。 可是她没想到,王孝和竟然会主动约她出门吃饭。两个人在街上行走时,王孝和会问她:"你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老家这段时间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说到这些问题,忻玉英就有些滔滔不绝起来。 "快别提了,家里的父老乡亲们都被国民党给害惨了。他们那群人表面上做出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变着法儿的欺负咱们老百姓。我看,只有把他们彻底赶走,我们的日子才能好起来。"忻玉英这样回答。 图丨王孝和、忻玉英 听到她的描述,王孝和罕见地沉默了。接下来的话,他有些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其实,他这次回来,本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身份找一个掩护。这些年在外面学习,他早已经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现在,他也一直在参与上海的地下工作。 他想与忻玉英谈恋爱,甚至想跟对方结婚。这不是因为他整天惦记着儿女情长,而是欣慰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可以为他的真实工作提供掩护。而且,有一些他不方便出面完成的事情,有时候便需要忻玉英来帮忙。 当然,忻玉英对于王孝和的真实目的是一无所知的。她只知道,对方在没过多久之后,竟然对她提出了结婚的请求。 她没有办法拒绝王孝和,也不可能拒绝随之而来的新生活。所以,她同意了。 在对她提出结婚申请之前,王孝和就已经取得了党组织的同意。党组织对忻玉英进行了秘密考察,也确定她可以在我党接下来的地下工作当中提供帮助。所以,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对忻玉英来说就不是透明的。 图丨王孝和、忻玉英 也正因如此,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王孝和始终对妻子心存愧疚。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当中,更不可能将妻子和孩子当成生活的第一顺位。他在成为一名丈夫和父亲之前,首先是一位革命战士。 也正因为这层特殊的身份,忻玉英在上海生活时,才会时常觉得丈夫和身边的朋友都怪怪的。他们哪里是什么普通朋友?他们其实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 1945年,上海电厂的工人发生了一次大罢工。 在这次罢工活动当中,王孝和在其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也因此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监视对象。 他的领导能力非常突出,工作成绩也很出色,所以国民党反动派一直以来都想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但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每一次游说,都遭到了王孝和坚定的拒绝。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主意打到了忻玉英的头上,用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生活水平来诱惑忻玉英。不过,他们低估了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在他们达成目的之前,忻玉英就已经将自己遇到的所有人和所有事情都告诉了王孝和。 1948年,当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时,王孝和选择在最后时刻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他把自己的愧疚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也向妻子坦诚了自己过去做出结婚选择时的真实目的。 在这之后没多久,他就因为身份被识破,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 在监狱当中,反动派一直想从王孝和嘴巴里撬出更加有用的信息。他是上海的重要的地下工作者,如果他能投靠国民党,那么接下来情报工作的天平便会瞬间向国民党倾斜。 但是,这群毫无信仰的反动派,显然是低估了一位革命战士坚定的信念。不管他们对王孝和做出了怎样的伤害,王孝和都始终不曾畏惧,更不曾有丝毫的退缩。 图丨王孝和被捕 在丈夫入狱十多天之后,忻玉英终于又再次见到了丈夫。而王孝和的样子,和她所熟悉的模样天差地别。 对面站着的那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身上鲜血淋漓,白衬衫都被染成了红色。他的头发凌乱不堪,脸上的神色也十分疲惫,看起来经受了不小的折磨。看到自己的妻子站在不远处时,他轻轻笑了笑,后又逐渐恢复沉寂。 忻玉英对此心痛万分,她想救人,可却不知从何下手。就连王孝和曾经告诉过她的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她都还没有办法完全理解。 在监狱当中,王孝和一直在给忻玉英写信。那些当着面不好意思直说的话,他都在信中告诉了妻子。他向妻子解释了地下工作者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无数次祈求妻子原谅他刻意隐瞒的行为。他的愧疚,在他笔下的一字一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8年9月,王孝和被国民党反动派判处了死刑。虽然挺着大肚子的忻玉英去现场闹了闹,成功阻止了当天的行刑,但也没能顺利将王孝和救下来。 1948年9月30日,国民党反动派把王孝和秘密处死。 图丨王孝和被国民党反动派判处死刑 他们本以为在死亡面前,这位坚定的革命战士会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可是没有想到,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所做的事情是坦然大笑。他的笑容,也被大公报的记者定格在了镜头当中。 在他牺牲之后,忻玉英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躲到了婆婆家中。多年来,地下党组织也一直在救济着他们的生活。 对于丈夫最初选择和自己结婚的目的,忻玉英也渐渐明了。她从未怨恨过丈夫对自己的隐瞒,也从不责怪对方的另有目的。 她明白王孝和为之献出生命的事业有多么高尚,所以若是能够从中做出一些贡献,她也会引以为豪。 她理解,所以她不恨。不仅不恨,她还一直活在对王孝和的思念当中。那些从监狱中寄出来的信,她也一直妥善保存着,如同保存那份她视为珍宝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