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1月,有媒体曝光国货之光老干妈的社交运营账号已经断更了10个多月,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这曾经闻名中国大街小巷的风味辣椒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老干妈本人陶华碧却亲自现身抖音为自家产品带货。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老干妈202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2021年下降了12个亿,为了挽救颓势,75岁的陶华碧亲自出马带货,但效果依然惨淡。是什么原因让老干妈沦落至此?让我们一起找出答案。一、大儿醉心资本不顾家业 老干妈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著名企业是由贵州农妇陶华碧在49岁创立的。由于它自身富有风味,再加上创立之初价格十分低廉,所以很快老干妈就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在10年左右,老干妈的发展走势一路向好,商业版图甚至扩展到了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美国购物网站Gilt甚至把老干妈封为奢侈调味品,并以11.95美元的价格出售。 后来,陶华碧年纪渐大,就打算让自己的儿子们接手自家事业。首先被委以重任的就是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但陶华碧的这个大儿子并没有母亲对于职业的热爱与操守,他一心想的就是扩大资本,因此他把老干妈的大量流动资金拿来投资房地产行业。 然而,就在李贵山信心满满地投资昆明当地的一座楼盘时,却遭遇了开发公司跑路、一房两卖合约等问题的滑铁卢。这座倾注了李贵山心血的楼盘最终以烂尾收场,并且当初的投资成本也付诸东流。二、次子投机取巧败坏名声 陶华碧见大儿不可托付之后,就有意将企业的事情转交给二儿子李妙行来打理。不同于大哥做事马马虎虎,李妙行经商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眼见老干妈的名声越打越大,就想着品牌名气大捞一笔,计划将老干妈转型成高级调味品。于是,顾客们渐渐发现以前印象中平价亲民的老干妈已经不再便宜,在超市里随便的一瓶普通老干妈就卖到了14元,有的特殊风味的老干妈甚至卖到了22元。 并不是说老干妈不能涨价,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说,一个商品涨价的前提是它必须提高了成本的价格。只有商品的品质提高了,消费者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其付钱买单。 然而,李妙行的老干妈却并没有做到这点,他不仅没有精进老干妈的辣酱品质。反而投机取巧,放弃了母亲一直采用的贵州干辣椒,转而选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料辣椒。 李妙行打着一瓶辣椒酱降低5元成本,一年就可以节省4亿元的聪明算盘,得意地以为消费者会被傻乎乎地蒙在鼓里。谁知涨价后的老干妈上市不久,消费者们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老干妈变难吃了一词条甚至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三、品牌光环难敌同行竞争 李妙行这种肆意消费老干妈品牌的行径,遭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鄙视,而不出所料的是老干妈的营业收入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下滑。 其实目前老干妈面临的困境除了有领导人员经营不善的原因之外,更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在内。不同于几十年前老干妈辣椒酱独霸一方的局面,如今的风味调味酱领域可谓是百花齐放。 除了我们熟知的李锦记、川娃子等知名品牌之外,很多平价辣椒酱也在慢慢崛起,这些新兴的品牌抢占了老干妈很大的市场份额。 更令人唏嘘的是,除了老干妈之外的辣椒酱都在独具匠心地创新产品,并且很良心地把价格控制在顾客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老干妈失去顾客们的信任可谓是大势所趋了。 曾经别具风味的老干妈可谓是时代的眼泪,它不仅是创始人陶华碧呕心沥血的成就,更陪伴着很多人度过了曾经那段辛苦的时光。 结语: 俗话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老干妈的兴衰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今75岁高龄的陶华碧还在为了自家事业辛苦直播卖货,而与之同期发展的京东、淘宝等企业却已经转型升级成功。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机会不仅要留给有准备的人,更要留给有能力的人。如果陶华碧当初没有任人唯亲,老干妈如今的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