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区被人遗忘的天星老街,古宅古井古桥古树体现古韵
天星老街,位于合川区中部,距离合川区27公里。1921年设天星镇,后设天星乡,解放后设天星公社,1983年复置天星乡,1991年并入云门镇,1993年复置天星乡并升级天星镇,2001年天星镇撤销并入云门镇。天星老街的每一次历史变迁都能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自本世纪初并入云门镇后天星老街就再也没有当年的繁华,天星老街或许是合川境内比较悲惨的老街之一。
天星老街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代还是前往南充、广安的古道官方驿站。清朝同治年间,天星场已经发展成为4街8巷,人口众多、商贸繁荣的货物集散地。比起很多依靠水路发展起来的老街,天星老街很显然就比较特殊得多,在以水路为主的古代,依靠陆路通发展起来的场镇极为少数,天星老街就是发展较好的陆路通场镇之一。
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桥,桥墩上有龙头,这个龙头可不简单。据说古代河里有母猪龙,经常上岸偷吃百姓的家禽,有时还偷袭人类,建造这座龙头就是为了威慑母猪龙。母猪龙尽管是龙,但是碰到真龙都惧怕三分,也正因为有这个龙头,母猪龙才逃之夭夭,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古桥的龙头在古代是震慑母猪龙,放置现在还可以美观古桥,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研究古建筑价值性。
古桥边的三口古井,开挖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三口古井其实就是一口井,底下是连接起来的,只是上面开三个口,远看就像是三口井。井里面的水清凉可口、甜味有加、清澈见底,是附近村民的饮水源。古井里的水据说还能包治百病,很多人都来这里打水,都希望自身顽疾能够医治好。
或许说的是真的,以前很多人都提着水壶、跳着水桶来打水,起初只是为了喝水,自从听说包治百病后方圆百里内都来打水。开始就是一些小感冒、发烧、胃痛等小症状病人的家属来打水,有些能意外的治好。后来瘫痪在床多年,有些癌症晚期的也来,到后来有些想当官的也来打水,赌棍为了赢钱也来打水,以至于到后来打光棍的为了娶到媳妇也来打水,三口井最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水。
民国年间,有几个脑洞大开的地主竟然还能利用三口井赚钱。当地有位大地主为了利用三口井大发不义之财,请来两位道士做法,将三口井的清水硬说成包治百病的圣水,然后再三口井的旁边收钱,只要有人来打水都要叫一定的钱锭子。可能是大地主赚钱太过于露骨,最后被村民举报到合州县衙,最后县衙把大地主关押起来,三口井才开放给村民。
古桥边的古树,这一排古树是跟古桥同一时期的古痕迹,民间还有一个遗训,就是把这一排古树保持旺盛,古树越旺盛就意味着这里丁财两旺。解放前夕,曾经有位当地豪绅想砍掉这棵古树来修房子,在村民极力保护下,这几棵古树才能保存下来,解放后那位豪绅被打成地主,文革时期豪绅被斗死,据说豪绅还成为绝户。
三口井远看就像天上的星星,所以这三口井被称为天星井,天星井之后建成的古桥叫天星桥,人们来此居住的越来越多最后变成街道,这条街道亦称为天星街。天星桥头还有一栋古宅,古宅是当地村民修建的一座庙宇。古宅、古桥、古井、古街,一连串的古痕迹最后变成天星古街,可能是叫得比较顺口,所以讲天星古街称之为天星老街。
天星桥麸醋厂是当地的一绝,生产出来的麸醋享誉川渝乃至全国各地,也许醋是酸的,而这里生产出来的醋则是香又带有点甜,要是牙齿撑得住,想必都能当饮料喝。记得有一部抗日剧,有一位副团长用陈醋当水喝,每到行军打仗,将士们背的水壶都是清水,而这位副团长水壶里装的是陈醋。麸醋和陈醋有何不同还真不知道,但能规模化生产,想来天星桥的麸醋应该不会太差。
天星老街,在80年代、90年代也曾经是一个热闹非凡、商贸发达、人潮汹涌、车水马龙的繁荣之地。自从2001年撤乡并镇,天星镇的职能部门集体搬迁至云门,还有后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断向外搬迁,天星老街也逐步变得冷清。2015年之前,天星老街赶场还非常的热闹,但自从2015年之后天星老街赶场就不像以前那么热闹,现在赶场几乎是寥寥无几,可能取消赶场都有可能。逛老街、喝圣水,喜欢参观古遗迹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的阅读,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