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君 #影视图文连载计划# 书接上回。 上一章我们说到林殊在为选择哪一种解火寒之毒的方法而纠结,七万赤焰军人埋身于梅岭,明明是保家卫国,得不到重赏也就罢了,丢了性命不说,还被构陷成反贼,这是何等的难以接受。 金陵的情况更糟糕,祁王被赐死,祁王府尽灭,祁王所有的孩子都不在了,林氏拔族,赤焰军勾结谋逆已然坐实,所有赤焰军人均为谋逆反贼。 晋阳长公主自刎,英王被诛,黎崇被流放。 满门忠烈的林氏,被灭九族,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即便如此,他仍然下不了决心要用第二种方法解毒,因为他怕旧案昭雪的那一天,他怎么跟最爱他的太奶奶说自己就是小殊,怎么和自己的挚友景琰说自己的身份,他们会认他吗?他日阴曹地府里,他的父母会认他吗? 蔺晨传回来的消息里,没有提及宸妃和靖王妃,绝对不是刻意遗忘,应当是无恙。 故而,他若选择第二种解毒方法,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无法面对景琰。靖王妃舍弃腹中未出世的孩子,护下靖王府 靖王于四个月前出访南海,带走了靖王府多数的府兵。 靖王府管事季坤说:"王妃,悬镜司的夏秋带着悬镜司的人冲了进来,要王妃前去接旨,说是奉了圣旨要搜府!王妃,怎么办?" 靖王妃是孤女,唤作靳水月,是太皇太后给她和靖王赐婚。 靳水月说:"季管事把人迎到前厅,让他稍后。翠儿,更衣梳妆,用正妃服饰"。 她知道悬镜司来者不善,如今靖王不在,她要以正妃的身份让他们等着,在气势上给他们一个下马威。靖王不在,她就是靖王府的主人,她得护着靖王府。 她已经得知赤焰军一案的一些相关消息,知道靖王府与祁王、林府来往频繁,怕是难逃一劫。 她怕,可身为靖王妃,她不能退。 靳水月说:"夏秋大人,水月有个不情之请,悬镜司要搜查靖王府,查实靖王有无勾结祁王、林燮或其他人忤逆之证,水月自当敞开靖王府的大门,恭迎镜使查,以靖王府自身清明换取圣上明鉴。只是,圣上也说了,靖王脾性耿直,朝纲之上常有得罪于人而不自知,水月怕小人者借机作怪,捏造罪证诬陷靖王,以期坐实靖王与祁王、林府上下可真有嘴也说不清了"。 靖王妃说这话是很聪明的,她先是表明了靖王府对皇上的忠心耿耿,敞开大门让其查。可接着又借用皇上对靖王脾性耿直的说辞,拒绝了搜查。这让悬镜司的人不敢往前,因为他们再如何携着圣旨而来,那说辞也的的确确是皇上所说。皇权在上,到头来他们是对的也得担着责。 夏秋也不甘示弱地说:"大胆!悬镜司门下不会有此等小人!皇上已宽德仁厚,才未下旨直接搜查,你不思感恩,竟信口雌黄说有小人捏造罪证诬陷靖王。你若横加阻拦,休怪夏秋无礼!" 靳水月说:"夏秋大人手持圣旨而来,水月岂敢无礼?水月已经说了,水月只怕小人者借机作怪!" 靳水月的言外之意就是,皇上已经说了,怕有小人捏造罪证诬陷靖王,如今,谁敢造次,那个小人便是谁。 夏秋火冒三丈地说:"你,你意欲何为?" 靳水月止步,双手合拢屈膝再度示礼,腕间是太皇太后赐下的翡翠手镯,说:"水月不敢。父皇乃是圣君,此刻他若圣驾亲临,水月还是同一个要求,搜查靖王府可以,但所有搜查靖王府的人,都必须先让靖王府府兵搜一搜身,以查看其身上是否携有对靖王府不利之罪证!" 靖王妃以太皇太后赐的手镯相胁迫,表明她深得太皇太后所爱,也提醒夏秋,她就是太皇太后赐给靖王的,太皇太后对她不一般。又说即便是皇上来,也得先剔除搜查之人是否有携带罪证。而夏秋等人,又怎么和高高在上的皇上比,又怎么敢比。自然无话可说。 夏秋是持圣旨而来搜府的,却被靖王府的人先搜了身,这是何等的耻辱,何等的被人耻笑。 夏秋说:"搜府,圣上有旨凡横加阻挠者,即视为祁王同党"。 靳水月要求去面见皇上,若请不来圣旨,定当配合搜府。 夏秋就是带着圣旨来的,如若让靳水月也去请来了圣旨,那岂不是自己办事不力的真真实实的证据。即便请不来圣旨,那也是他放靳水月出靖王府,那就是他在违抗圣意了。 不管靳水月出府面见皇上结果如何,都对自己不利,他又岂会愿意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找麻烦。 夏秋恼怒地说:"来人,先将靖王妃拿下"。 靖王妃反抗,夏秋不耐烦地立掌为刀向水月颈部劈去,在他想来只要靳水月晕厥过去,靖王府的搜查工作就能进行。事后,若查实靖王有罪,自己此举也算不上失了分寸;若无法查明靖王与祁王、林燮勾结,有圣旨在,有师父在,又有何忧? 当他立掌而下时察觉背后有异的靳水月已微微侧了身,这一掌竟直直地劈在了靳水月的背部。 靳水月就这样失去了腹中的孩子。她就是有意而为之,用靖王的嫡长子换取靖王府的安危,护下了靖王府。靖王妃独上梅岭 靖王妃是孤女,她讨厌林殊。 只因在她眼里林殊全无礼数,进出靖王府邸直来直往,从不通报。她乃是靖王正妃,可他总叫她嫂嫂,从不肯唤她一声王妃。 她与殿下婚后第二年,刚满十六岁的林殊有了自己的赤羽营,随父拔营北境,冬末他回京述职,前来靖王府之时送了一束红梅给她。 靖王跟她说:有次靖王妃同他在祁王府拜访时,靖王妃的眼曾落在祁王府内的红梅上久久不曾离开,此景被同在祁王府做客的林殊见到,林殊就对他说,嫂嫂爱红梅,下次去梅岭一定采几支只有北谷才有的红梅来送嫂嫂。 林殊送的那束红梅,是只有梅岭的北谷才有的红梅,且长在了峭壁之上,那里地势凶险,很少有人上得去,是林殊亲自去北谷为他采来的红梅。靖王对她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就连她的生辰都需管事的提醒,更别说是观察她的喜好了。这让她很是感动,也真的明白了那句"嫂嫂"的分量。 赤焰案发生之后,靳水月说:"奶娘,我要去梅岭,您得帮我,我守住了靖王府,可我知道,如果殿下在,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前往梅岭,知夫莫若妻,明知此去风险甚大,也不见得会有答案,可毕竟没找到林殊的尸首,我总得替靖王去看看"。 她才失了孩子,身体还是很弱,可她不愿意靖王对此事留有遗憾,也不愿辜负林殊对她的那份真情。 她一个人上了梅岭,为靖王,也为林殊。林殊要以梅长苏的身份存在 她刚小产,身体极为虚弱,却执意不肯停息休养,求着浔阳云家的长女云飘蓼帮她稳住病情,云飘蓼以云家威望作保,请她说出实话,并坦言若云家可以相助,定会扶上一把,她才说出了实情。 是云飘蓼带着她找到了林殊所藏身的小镇。 完全没想过这一出的林殊,惊吓多过惊喜地说:"靖王妃性子总是波澜不惊的,这次怎么也变得和景琰一样冲动"。 靳水月也知晓了林殊因中了毒体貌大改,提着一只食盒的她,冷眼看着眼前的怪人向她行礼。林殊一直唤自己做嫂嫂,可此人却唤她王妃,她有些迟疑地说:"靖王南下前,你问他要了什么"? 林殊咬牙回:"林殊让其亲采南海珍珠予我,要鸽子蛋大的 "。 这事靖王私底下跟她说过,知道的人并不多,这才确认眼前的怪人就是林殊无疑了。 明明林殊事先已经从老阁主那里听来了金陵的消息,可听靖王妃说起,仍是痛彻心扉;明明梁帝当殿传旨谢玉,只要他束手就擒,就饶其死罪,可谢玉上奏回复说他不听规劝并率领赤羽营殊死反抗,规劝无果之下为保朝纲只能下令火封北谷;明明他是血战沙场,保家卫国,却变成了反贼。 不论是皇上另给谢玉下了密诏要置林殊于死地,还是谢玉撒谎,靖王妃相信林殊。 靳水月说:"你虽心高,却是重情义之人。若得你一人,你会反抗到底!可你身后有赤羽营,为了保全他们,你宁愿受辱被擒"。 已沦为钦犯叛臣的他,居然还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这对于林殊来说不仅仅是感动那么简单。 靳水月轻叹道:"谢玉若真心要将你活着带回金陵,哪怕要向你的赤羽营挥起屠刀,也会待你就擒之后再将他们杀尽!可事实并没有,对不对?" 林殊对靖王妃说的话,很是震撼。 他印象中的靖王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眼前的这个人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性子如水的靖王妃,有自己对朝局的想法和揣测,她宠辱不惊地竟在此危机之时,以一人之力,护住了靖王府,林殊对她一改以往的看法。 靳水月又说:"其实也没什么值不值,我虽不懂太多人情世故,却也是知道这府若是真被抄了,指不定会抄出什么事端,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可谁又晓得悬镜司的人会不会栽赃陷害?我也悲伤于痛失孩儿,可若能以他一人之命换取靖王府上下安宁,又有何不可?我若不舍,一旦被栽赃陷害,靖王府不保,我生死难料,他也同样难逃一劫"。 靳水月的话简单而犀利,他曾经纠结若是换了容颜,就不再是林殊,无法面对故人,更不用说景琰。曾想过年寿难永对不起爹娘。可他却忘记了,他若不去做,就没人能去做,而他更没有办法面对故人,面对景琰。如果,今天是景琰上来寻他,他是绝对不敢面对他的。 年寿难永固然对不起爹娘,可作为林氏子嗣,残存于世,却不能为林氏洗冤,他对不起的就不止爹娘,还有因赤焰一案被牵连在内的林氏宗亲、向往海晏河清的景禹哥哥、为了给父帅报信而被灭门的英王府,以及七万长埋于梅岭的赤焰男儿! 是靖王妃的临危不惧让他顿悟,是靖王妃的有勇有谋让他不再纠结,是靖王妃的话让他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他选择了第二种方法解毒,解毒之后不再是林殊,而是梅长苏。 靳水月希望他日林殊若重返金陵,赤焰一案亦得以昭雪,再送她一束红梅,只求红梅一束,不求红梅出自何方! 更多精彩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