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次穿越的机会,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我想《清明上河图》里描摹的繁盛朝代,"三苏"文学大家诞生的辉煌时期宋代 一定会榜上有名。 被明清宫斗剧占据的古装市场,随着《知否》、《清平乐》、《梦华录》、《鹤唳华亭》等影视剧的热播,掀起了新一代宋风热。 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格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的文化是实打实的巅峰造极 。不仅有宋人的吃喝玩乐,源起于宋朝的足球(蹴鞠) 、全世界最早的外卖,甚至最早的名媛社交高尔夫球也产于这个时期。 -《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外卖小哥- 必须提起的还有领先千年的宋代美学。比起唐朝的艳丽,宋代展现出的闲适淡雅,绵软细腻领先千年。占了唐宋八大家六席的宋朝文人,在美食茶饮、诗词书画、宋代瓷器表现出极高造诣……擅审美、懂生活的宋人把美和生活拿捏得死死的。 说起最近掀起的大宋热,必然要提及刘亦菲、陈晓主演的《梦华录》。豆瓣评分高达 8.8 分,赞许的不止演员绝顶颜值和巅峰演技,还有优雅、细腻、古典的宋朝真实场景。 01. 服装和妆造 宋人们做什么都讲究"清雅"二字。 比起唐人的奢华绮丽,宋代崇尚清新淡雅,在妆造上 就有很明晰的展现。宋代妆容分为飞霞妆、慵来妆、檀晕妆、梅妆、泪妆、三白妆、珍珠妆、佛妆等,其中三白妆在当时盛行。大宋贵妇们完全舍弃了唐朝时的浓妆艳抹,由"芙蓉不及美人妆" 转变为"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既素雅又高贵,可谓是低调中的奢华。 -梦华录剧照- 服装上 ,宋朝摒弃了过于浓重奢华的部分,以清新雅致为主,表现在适中饱和度的色彩和配饰的适当点缀 ,既保留了素雅的仙气,也扎根于城市里的市井味。《梦华录》中永安楼开业后绚烂夺目的花月宴更是完整、准确、传神地复刻演绎《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中人物形象和舞蹈,既有女子的娇媚,又不失端庄之态。 -《簪花仕女图》- 还有素净大气的中国画配色 ,更彰显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服装配色上的红绿,场景配色上的竹筏与绿水,人物服装上绛红、青绿、余白、椒房等古典颜色 ,独属于中国的配色融入其中,形成了《梦华录》典正雅致的画面效果,充分展现了宋人极高的审美。 02. 点茶 碾茶、热盏、击拂、水痕....... "碾茶、热盏、击拂、水痕"这系列流程,光是听到就已经沁人心脾。开茶铺的掌柜赵盼儿精通茶艺,故事开篇就展现了她的行云流水的倒茶功夫。 点茶虽然起源于唐,但是宋人玩出了新高度 。传承了唐代精致的煎茶法,加上了创新,穷尽雅致的点茶法 成为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茶饼压辗成粉末后置于盏中,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以水注点,随即用茶筅 快速击打,使茶水充分交融,混合成乳状再饮用。 衍生出来的还有斗茶 、茶百戏, 花样百出,宋人把心中的山水,刻在画里,也在茶里 。在那个艺术登峰造极的年代,宋人将风雅演绎得臻于化境。 03. 吃食 孙三娘的果子,竟也别有雅致。 在宋朝,提到吃食,必绕不开果子。 宋人雅,连吃食都是别致的。 除了盼儿的点茶,三娘的果子也是好手。你听听剧中这些果子的名字:桃夭(出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春水生(出自李白的"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笑春风(出自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晚更红(出自韩愈的"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桃花果子、豆儿果、越梅蜜饯、梨条桃圈……处处透露着风雅与别致。 果子是生果、干果、凉果、蜜饯、饼食的总称。《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宋朝贩卖瓜果的店铺称为果子行,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专卖果子的小巷市集。宋朝的《武林纪事·市食》中有记载:"果子:皂儿膏宜利少……诸色糖蜜煎。"所以可想而知,宋朝的果子不仅好看好吃,连集市都很繁荣。 要是能穿越一次的话,一定要把宋朝的果子吃个遍。 -《清明上河图》中的果子铺- 一段历史,承载着一段文化。虽然网上对宋朝的历史以及《梦华录》也有吐槽,但是不可否认《梦华录》带我们魂穿充满美韵的大宋盛世。赵盼儿的点茶、三娘的果子、引章妹子的琵琶,三位娘子的衣食住行也全然展示着淡雅大气的宋制风格,而这股热度背后引发的国潮热 ,更将传统文化推上一个新高度。 宋潮美学是一门领先了千年的艺术。 宋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追求极致的洁简与美学 。除了读书、做学问,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品味,比起世俗的财富和权利,他们更愿意追求诗意山水 和生活本身 。 01. 诗词歌赋 词以境界为最上。 说起宋朝,自然会离不开宋词。 宋词有多美?它既能重现山呼海啸般的波澜壮阔,也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细腻婉约,词海浩瀚,每一首都璀璨。 -赵孟頫《苏幕遮》- 宋词有多美?这些细腻的诗句里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的西湖胜景;也有"宝马雕车香满路 "的城市繁华;既有晏殊笔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的时光;也有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相思;还有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的愁绪...... ·戴敦邦先生绘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意-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残霞照似融"。帝王对美都有着如此细腻的体悟,所有的事物和情感都可以用美妙的语言来表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宋词的美将情感的细腻,对生活的感知发挥到了极致。 02. 山水画卷 被格物精神带出来的意境写实。 唐人绘画偏爱人物,而宋人最爱山水。唐画喜爱红绿等鲜艳的画色,宋人则喜欢留白,偏爱黑白水墨的淡雅之姿。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的精神推进了哲学的进步,对宋朝山水画也起了创新作用。大画家们将目光聚集于自然远处的山川、水流的波纹、自然的律动,在认真观察中,找出事物构成的道理,不再单单追求技术,更讲究意境。 如北宋范宽的《溪山旅行图》 ,瀑布水流从高处激流而下,而下方却只是茫茫水汽,身临其境之感扑面而来。小小的人是行于大山大水里最微小的体现,不过是广袤宇宙中的匆匆过客而已。 - 范宽《溪山旅行图》- 再比如南宋马远的《水图卷》 ,十二幅画描绘不同水在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的表现。以敬畏之心回应自然,雄奇简淡的笔法,水墨苍劲的劈皴,坚实爽朗的浅染,意境清远,回味无穷,充分的体现了宋朝绘画的极简审美。 -马远的《水图卷》(节选)- 走进宋画,会被其扑面而来的美感深深打动。 03. 风雅四艺 四般闲事,不许戾家 (马虎) 。 当然宋人除了写词作画,闲暇时刻的活动也很多。南宋钱塘人吴自牧曾在《梦梁录》中提道"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被宋人称为"四般闲事"。品茶重味觉之美,焚香重嗅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 "展现宋人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 -四般闲事- 插花 古人爱花,还举办花朝节。 除了《梦华录》里赵盼儿的点茶斗茶,宋人对花的喜爱在剧里也可见一斑。不论男女,不分贵贱,上至君主大夫,下至市井小民,都以簪花为时尚,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 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 ,《梦粱录》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花朝节之时往往万人空巷。 卖花、买花、插花渗透在宋人的生活方式中,成为一种不分阶层的爱。 焚香 借一抹香韵,寻味宋代文人的风雅。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一句诗把古代文人把盏闻香的生活趣味,跃然纸面。宋朝的香道文化 ,将风雅气推到了极致。上至文人雅客聚集之时,品香抚琴,吟诗作画;下至庶民百姓解酒安神,熏衣待客,甚至衣着妆容,可谓无物不香。 -《梦华录》剧照- -马远 《竹涧焚香图》- -黄庭坚墨宝 《一婴香方》- 最负盛名者莫过苏东坡 ,"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以香比德,为弟弟苏辙 写下了著名的《沉香山子赋》。妻子病故 后还作《翻香令》诗:"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将对妻子思念之情,隐喻在行香的动作中。以沉香为伴,终日焚香作赋,度过晚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通过复原苏轼等人挚爱的香方,便可借由这一抹香韵,寻味宋代文人的风雅 。 挂画 宋人乐此不疲的爱好。 很多人好奇挂画具体是做什么?其实就是现在的艺术沙龙 ,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指文人雅士挑选自己收藏的画作进行品鉴欣赏 。无论是高古山川还是逸趣花鸟,都可在画中寻得闲情雅兴,体现主人文化,与好友探讨表达人生境界。 -宋徽宗赵佶《十八学士图》- 鉴赏起来也很讲究。 出纳之日,用马尾或丝拂轻拂画面,切不可用棕拂。室中切不可焚沈香、降真、脑子、有油多烟之香,止宜蓬莱笺耳。窗牖必油纸糊,户常垂帘。一画前,必设一小案以护之。案上勿设障面之物,止宜香炉、琴、砚。极暑则室中必蒸热,不宜挂壁。 百无聊赖,喝茶、插花、焚香、挂画,可见宋代文化艺术审美之高,底蕴之深。 如果有一天醒来,真的穿越回到了宋朝 ,我希望是冬天,在火炉的嘶嘶声中坐塌 ,坐在铜镜前梳妆 。或许遇上了落雪天,不想起身,就赖在榻上撸猫 ;恰巧好友拜访 ,慵懒起身披上小貂,或踏雪寻梅 或围炉煮茶 ,插插花、点点茶、作作画,郁闷了再写写词,就这种典雅平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雅致吧。 01. 宋"潮"撸了个猫 围炉煮茶|宋代妆造|铲屎官社交 - 你说,古人冬天都在做啥呢? 陆游 交了一份最亲民的答卷:赖床!撸猫!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确实,怎么有人能拒绝猫咪的温柔乡!一只猫咪竟然将我们与宋人紧密联系起来。 宋人对于猫的喜爱绝对不亚于现在。那时候想要养猫,要下聘书 、送聘礼 才能把猫咪接回家,那一天也被称为腊日 。有的人甚至要请神仙 来见证才可以!还有一些风雅的主会给猫咪染色 、系蝴蝶结 ,还有一些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金丝虎"、"乌云啸铁"、"踏雪寻梅"、"尺玉"、"雪里拖枪"等。 -苏汉臣《冬日婴戏图 》- 铁杆猫奴黄庭坚 为迎猫主子,特意"买鱼串柳"下聘礼,还把"狸奴 "这个别名发扬光大;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 ,买鱼祭奠自家的猫主子,感念其护书之恩;抗元名臣文天祥 ,颇懂得猫主子的不务正业,诗云"睡猫随我懒",为猫咪开脱。那是若被人发现有虐猫等出格行为,猫舍可以直接把猫咪抱回来,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告上衙门,挨个几板子。宋代的猫不一定叫"狸奴",但宋人一定是猫奴! -宋徽宗《耄耋图卷》- 于是这一次MAVA漫玩将带大家穿越宋朝坐标德寿宫 ,邀请专业老师给大家画上宋妆 ,穿上典雅的宋服 ,共鸣古人感受撸猫 的快乐。小玩还特地准备了当下热门的新中式潮玩围炉煮茶 ,在德寿宫生一炉烟火,怀里抱着狸奴,待茶水慢慢沸腾起雾,各色小食煨火而烤,烤柿子烤板栗甜香软糯。还能结识小娘子、大官人,在悠悠的闲暇时光中慢煮人间烟火气。各位铲屎官们准备好一起穿越了吗? 02. 宋代妆造美学·宫墙里的宋"潮" 复原宋人妆造实操|奔赴宋朝美学雅集 360度的宋人沉浸式体验,除了研究宋朝文化背后的故事 ,我们还要换装去奔赴一场美学雅集 。 你是否向往宋词里的服饰之美嘛? 你想和宋画中的宫廷侍女擦肩而过嘛? 你穿戴过宋代绝美的妆容首饰配饰嘛? 你好奇宋朝服饰的穿针走线和历史文化嘛? 你又知道如何奔赴一场宋韵生活美学雅集嘛?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甚至被西方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是真正能担得起风雅 二字的朝代。如果真的有机会穿越,宋朝人文的雅,懂得体味和感受生活的态度,都一定是值得探索的生活美学。 关注我,每天带你环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