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凭什么被吹成神?五破记录八获冠军!刘德华他从没输过
90年星爷崭露头角,票房直冲第一,却因龙叔发哥缺席被质疑
2004年,星爷带着电影《功夫》强势归来,这对和它同期上映的电影《天下无贼》而言,无疑是一个冲击。然而当记者询问主演刘德华,如何看待与《功夫》同台竞技时,刘德华不假思索的说道,星爷那么多年就没输过,输给他不难看。那么星爷究竟优秀成什么样,能让同行对他如此认可,以他为标榜,只会羡慕不会嫉妒呢。
看同一部电影,解析不一样的幕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星爷那些年,在港坛到底包揽了多少票房冠军,又是如何叱咤风云的。
视频加载中...
1990年周星驰迎来一个好时机,这一年龙叔忙着在国外取景,发哥也进入歇业阶段。少了两大竞争主力,初入影坛的星仔凭借《赌圣》一路飘红,以4133万港币,提前拿下年度票房冠军。有人说这不严谨,《赌圣》8月上映,后面还有半年时间,怎么就直接拿下了呢?因为你现在还不明白,4133的票房意味着什么。
在《赌圣》之前,香港电影最高票房记录是3700万的《八星报喜》,没有任何一部港片的票房超过4000万,即便是成龙也没做到。但现在居然有人把香港电影票房,直接拉到4000万档,而且同时超越了冷面笑匠许冠文同期上映的《新半斤八两》。这样的票房数据一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更为震惊之处在于,《赌圣》的主演还是个新起之秀。
向华强想不通《赌圣》为何爆火,王晶解释电影笑点一般,但周星驰演出来那就不一样了,他很适合演喜剧,并且个人魅力毫不逊色于周润发、成龙。向华强听完这番话,马上让王晶带着周星驰、刘德华拍了《赌侠》,捞到4034万票房,排名仅次于《赌圣》位居排行榜第二名。转眼间,香港这片土地上多了一位星爷。
1990年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里,冠亚军属于周星驰,最后一名也属于周星驰。虽然发展迅猛来势汹汹,但他并没得到大部分人认可。因为这一年里,没有成龙也没有周润发。很多人认为周星驰的成功,只是源于他运气好避开了两位巨星。然而这样的质疑并没有持续太久,转眼又是新一年,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带着各自的贺岁片华丽登场。星爷首次与两位巨星同台竞技,他是如何靠实力打破质疑的?
周星驰蝉联三年票房冠军,不断刷新最高票房,成为90年代最大赢家
1991年春节档热闹非凡,因为这一年港坛出现一位新人,突然跳到荧幕上与成龙、周润发争霸。他就是前一年,凭借《赌圣》爆火的周星驰。90年他避开两位巨星一枝独秀,91年的他还会被幸运之神眷顾吗?贺岁档是电影卖座的好时期,各大电影公司都抓住机会,拿出了诚意之作。
《纵横四海》主演
周润发和张国荣一起出演《纵横四海》,强强联手拿下3340万票房。
《飞鹰计划》
龙叔更是诚意满满,把拍摄成本高达1.1亿的《飞鹰计划》搬上荧幕,影片中搏命的危险镜头,让观众为之欢呼不由自主贡献出3900万票房。然而周星驰带来的贺岁片整蛊专家,只有3138万票房。开年的前三个月,星爷推出四部作品,占据当时票房榜的三四五六名。第一第二被龙叔、发哥夺走。这个春节档,青涩的星爷终究是没能证明,自己不只是靠运气。
《逃学威龙》1
当大家以为他只是昙花一现时,他的《逃学威龙》在暑期档悄然上映了,票房直飙4400万港币。龙叔遇上屡屡开挂的周星驰,也只能无奈摇头,带着《飞鹰计划》让出冠军宝座屈居亚军位置。而香港本土平票房纪录再次由周星驰刷新。港坛初步形成双周一成的局势。当时谁也没想到,他真正的巅峰期会是在1992年。
这是整个港坛被周星驰垄断的一年,票房前五名,全部是他的电影,从高到低分别为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2。其中冠军审死官拿到的票房是4988万,这是星爷第三次刷新香港本土平票房纪录。发哥的《我爱扭纹柴》排在第六,而许冠文的《神算》排在第七,徐克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排在第八。龙叔这一年实惨,《双龙会》、《警察故事3》硬生生被挤在第九、第十的位置。唯一让嘉禾欣慰的是,这两部影片比过了周星驰的《逃学威龙2》。
《逃学威龙2》
《逃学威龙2》虽然遗憾告别前十,但票房并不低,有3163万港币。紧随其后排在第十二名的影片,是徐克黄飞鸿系列中票房最高的《男儿当自强》。如此经典的电影,在92年只能排在12名。足以看出92年的港坛多辉煌。更能直观感受到,周星驰的票房统治力有多恐怖。这一年在香港,好像天上掉下来一枚硬币,都得姓周。眼看自己的饭碗即将被周星驰抢走,各大电影公司不甘示弱,带着艺人每天都往死里卷,连续不断拍摄更加优秀的作品,于是港坛迎来了绚丽夺目的1993年。
《唐伯虎点秋香》
《城市猎人》、《重案组》、《方世玉》、《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任何一个都是经典,然而这年的第一名,仍然被周星驰占据。《唐伯虎点秋香》4017万。比第二名群星云集的《花田喜事》高出500多万票房。杰哥龙叔更是差他1000多万。
香港影坛衰落,星爷尝试转型,仍能依靠实力在内地闯出一片天
1994年终于有人打破了星爷蝉联冠军的记录。这一年周润发凭借《赌神2》重振雄风,终于把星爷赶下冠军之位,用5252票房刷新了星爷创下的记录,香港票房再创新高。龙叔4100万的《醉拳2》紧随其后,星爷这一年只能站在第三位置,不过他还有两部剧挤进了前十,分别是位于第六和第七名的《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
《大话西游》
1995年星爷开始转型,风格大变并跻身幕后做导演,创作出《大话西游》和《回魂夜》,然而这两部影片表达的思想太前卫,当时的观众不买账,没能取得好成绩。不过这两部电影,因为出自星爷之手,票房仍然排进了年度前十。明面上成绩也算说得过去,但其实星爷亏了不少钱,于是和王晶合作了商业片《百变星君》,走自己熟悉的道路回了回血。影片票房稳居第三。看来只要星爷正常发挥不搞幺蛾子,前三仍有它的一席之地。但他没继续走老路,仍在不断追梦,拍摄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时隔一年他拿出《食神》证明了自己。
《食神》
96年的《食神》顺利拿下票房第二。然而从这一年开始,香港影坛日渐式微,港产片本土收入跌至92年的一半,海外收入,更是由95年的11.64亿港元断崖式跌落至4.35亿港元。
《喜剧之王》
95到98年,也基本都是龙叔坐在冠军宝座上。直到1999年,星爷用《喜剧之王》再次夺回第一名,然而彼时票房只有2980万。难道星爷跟着港坛一起衰落了?不,他的魅力仍然不减当年。
《少林足球》
2000年他没怎么抛头露脸出演影片,还和王晶决裂,与向华强闹掰。没了投资的他并未止步不前,仍然在电影路上艰难爬行磨练自己,终于在2001年和《少林足球》一起重磅回归,创下6073万港币票房。刷新周润发的成绩,让香港电影票房档突破6000万。
这一年,他还顺带拿下杰出青年导演、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与提名,那一届的金像奖仿佛成了他的专场。但星爷总是不急不躁,得奖后没借着风头拍烂片,而是潜心研磨三年。
2004年跟随《功夫》一起扎进内地市场,以1.6亿内地票房,轻而易举拿下04年中国票房榜冠军,并在香港本土以6100万港币再次刷新记录。2008年星爷最后一次在荧幕露面,出演《长江七号》,那副沧桑的面容俨然没了当初的味道。但这部电影仍然以2亿票房排进当年第四名。
《长江七号》
从1990年到2008年,香港与内地产出的优秀电影数不胜数,但几乎每一年都能看到周星驰的身影,他的票房成绩堪称不败奇迹,让人难以置信,这些年里他拿过8次年度票房冠军,5次刷新香港最高票房记录。然而最恐怖的还不是他的电影,会在票房上碾压众人,而是拍摄的那些影片质量极高百看不厌。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次是他的巅峰时,他总能在下一次再创新高。星爷一路的战绩让我们看到,卓越是从专注于自己开始的!他将过去辉煌的自己视为对手,而不会以别人是否进退来调整自己的步伐,更不会拉踩对手。当认真投入进电影时,票房只是顺带的事。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不会引来同行的嫉妒,一路高歌成为令人尊敬的电影人。这才是一代巨星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