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白萝卜丝。 我最爱吃妈妈做的夫子肉——我自己先回答一个。 对现在的人来说,夫子肉可能稍有点油腻,可是儿时的记忆里,这可是无法替代的美味。 那个时候不是天天可以吃肉的,买肉当然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要到食品站才有,自己家里养的多半要过年才会杀,还得申请。所以,放进坛子里面能吃很久的夫子肉就是最诱惑我们的了。 妈妈每次给我们吃,都是用小火煎得二面焦黄,再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口饭一块肉。外焦里嫩,非常香。煎完肉的油用来炒菜,简单的豆腐渣都能变得香喷喷的。 胃是有记忆的,我一直相信这一点。我们家每天一早妈妈就起来做饭炒菜,所以长大以后我早上就不爱吃面条稀饭包子这些,恨不得天天吃蛋炒饭;我们家的立夏团子妈妈爱放油渣,我长大了也不吃甜的,要吃咸味的团子;夫子肉我们家一定是煎好了吃,我永远不学那些网上或者饭店用蒸的;你或者会说妈妈的做法不符合现在的健康标准,可是人啊,偶尔也得宽容一下自己的习惯,人生中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得符合规则,妈妈的味道,带给我们的是一份独有的满足和温暖。 现在在外面,只要回家,老妈总是会搬出她的坛子,给我们煎夫子肉吃,现在可以大口吃,敞开吃[可爱]。老哥呢,更是每年总要从家里搬走几坛。你们有什么属于妈妈的味道的记忆呢?分享分享 过年时的年菜,还有糖醋里脊 每次过年过节的腊八菜。[耶][耶][耶] 我出生在80年代初,那时候家里特别穷,物资也比较匮乏,每当春天时,妈妈就让我跟弟弟拿上小篮子去地里拔野菜,我们这边叫这种野菜为‘万金牛’,我们把野菜拔回来后,妈妈清洗干净,妈妈给我们做成"粥粥菜",顾名思义就是菜炒好了再放点水在锅里,搅上点玉米面,虽然没什么油水,调料也只有盐,现在想想也觉得特别好吃。 炒土豆 顺德菜 青椒鱼肉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