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三熏" "三熏"是安阳人极为喜欢的一种食品。做法呢,很有技术含量,但是,吃的时候也是非常享受的。看起来红红的,油润闪亮,肥而不腻,吃到嘴里,松香浓郁脆烂,回味绵长,真是风味独特的佳肴!做好放起来,六天七天还能色味不变,远行旅游的千万不能错过啊,这可是曾获"优秀食品" 的美食呢! 内黄灌肠 灌肠是最有内黄特色小吃,在内黄无论早、中、晚,无论春夏秋冬,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小摊卖灌肠的。看那些灌肠摊前,一个个吃灌肠的人的吃相,就是不饿也会忍不住前去来一碗!"老板,来一碗肥点类。"一口地道的内黄话加一碗热腾腾的筲灌肠就是一个内黄人典型的形象! 义兴张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历史悠久,名扬海外。道口烧鸡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像这样名声在外的传统美食,必须有一大神奇特点,道口烧鸡吃的时候不需要用刀,只要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可想有多么好吃了!无论冷热,余香满口,回味起来,犹垂涎三尺。 炒三不沾 炒三不沾"这菜名很有概括性:不沾筷、不沾盘、不沾牙。据说,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炒三不沾"传至皇宫,摇身一变,成为宫中名菜。现在人们又在金黄似月的"炒三不沾"周围摆上精致的晶莹鲜红的小装饰,有没有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红黄相映,鲜艳喜人,高大上的感觉有没有? 老庙牛肉 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老庙牛肉这可不是一种普通的牛肉,这是得了好多的奖项和题词的牛肉,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一点,味道绝对不忽悠! 安阳燎花 燎花乃是彰德府,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市的传统点心,名声很大,历史很远,还存在于《安阳县志》的记载里。燎花,名如其物,长相美观、面色金黄。味道香甜酥脆又软绵,营养又丰富,老少皆宜。送朋友,送亲戚,这可是佳品,既是传统点心让人回忆到小时候的美好时光,又长得十分标致,一看就想尝一口。 文盛馆羊肉卤 万古镇位于滑县东南部,历史悠久,古名"都隆集",后称"万户"。万古羊肉卤盛行于元朝,后来在继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纯天然食品,色、香、味、型俱佳,对人体具有健胃养身,滋补作用等价值。 楚旺扒糕 楚旺扒糕原是楚旺镇风味小吃。据传始于清道光初年,由马奎从保定传入。主要原料为荞麦面,蒸熟后用芥末、香油、蒜汁、陈醋凉调,味道鲜美,且有健脾胃作用,现已遍及全县,多有叫卖。有民谣《楚旺扒糕》曰:"楚旺扒糕荞面糊,芥末蒜汁香油醋,一切就调手拿叉儿,酸辣香味得口福。" 八宝布袋鱼 八宝布袋鱼是安阳特三级红案厨师李印斗创制的杰作,入选《华夏名菜》一书。风味独特,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 内黄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是河南内黄县特产,出自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马蹄烧饼样式独特,外形独特——如同马蹄一样,这也是马蹄烧饼名字的由来。刚出炉的马蹄烧饼有以下特点——皮瓤是分离的,外面脆里面嫩,酥香可口,香气扑鼻,经济实惠,是非常好吃的一种地方小吃。 安阳皮渣 皮渣是安阳出名的小吃。晶莹剔透,色泽泛青,香味扑鼻,让人馋口欲滴。可煎可烩,烧菜做汤,味道可口,别有风味。皮渣可做花样多种的菜肴,味道更佳。总之皮渣是安阳人一年四季吃不厌烦的食物。 粉浆饭 粉浆饭,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但身在安阳这个悠久城市的人们,对于这个名字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她那独特的味道,不知让多少身在他乡的安阳人牵肠挂肚,魂牵梦绕,因为只有安阳才有,别的地方喝不到纯正的粉浆饭。粉浆饭,其实就是粥,它吃起来有种酸酸的口感,酸中夹着香,香中带着米粥的醇香。喝下去酸的感觉让人开胃,香的味道让人留恋。 来自网络 在河南省的最北边,有一个叫做安阳的城市。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这里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就出生在安阳,从小到大一直在这座城市里边生活。从小就听大人说我们安阳出过很多历史名人。比如说最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神医扁鹊,主持商鞅变法的商鞅,都是安阳人。 身处在中原地带安阳,口味偏淡,但近年来川菜、粤菜、东北菜接连进入,到饭馆吃饭,安阳人喜欢各种菜式都点一点。当地的传统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欢迎,红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现在的口味而论,扣碗酥肉最具继续传扬的潜力。传统小吃三不粘、粉浆面其实最能代表安阳饮食的特色。 八宝布袋鱼 八宝布袋鱼是安阳的地道特色小吃,这道菜是安阳的名厨创制而成的,并且还被选入了《华夏名菜》这本书里面,主要用的是黄河鲤鱼,加上各种特制配料,用火蒸制而成,做出来的外形美观,味道更是鲜嫩无比,是安阳极富名气的美食。 安阳皮渣 安阳皮渣也是三大宝之一,其做法是将粉条放入开水锅中煮软,捞出后加入葱末、姜末、蒜末、盐、虾米皮,再加入红薯淀粉,搅拌均匀,盛入碗中,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制成了皮渣。第一次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最先是其名字吸引了我,没想到其口感这么独特。 安阳粉浆饭 说到安阳小吃,最出名的还是粉浆饭,属于典型的河南菜代表。粉浆饭主要是用花生、大油和麻油熬制而成的,再加上特制的一些配料,就成了现在特制的粉浆饭,并且逐渐流行起来,受到众多食客的欢迎。 扁粉菜 可以说大部分安阳人都不能不吃扁粉菜,甚至是安阳本地人最爱的早餐之一。扁粉菜以粉条作为主料,配以青菜、豆腐、猪血等,在一口大铁锅中煮。其味道受高汤味道好坏的影响,所以安阳扁粉菜一直在高汤的做法上下功夫。扁粉菜在吃的时候最好再放些微微辣的辣椒,再配上酥油饼和一碗热乎乎的豆浆就能让安阳人感到无比满足。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北部,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好玩的旅游景点也是挺多的,当然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自然美食是少不了的,到倒是旅游城市一般都会有美食街,所以说安阳的美食也是挺多的,像安阳的道口烧鸡就是名气最大的一个。 安阳的道口烧鸡和辽宁的沟帮子熏鸡、安徽的符离集烧鸡、山东德州扒鸡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鸡,由此可以看出道口烧鸡的名声之大,最重要的还是道口烧鸡味道好吃。而且也是特别的方便携带,可以当特产给朋友带一些尝尝。 安阳的扁粉菜也是安阳人爱吃的一道菜,用青菜、豆腐和猪血做成的,味道特别的不错,还有安阳内黄的特色小吃灌肠、油炸的气袋馍、安阳三大宝之一的皮渣、安阳三熏、炒三不沾、老庙牛肉、锦泰燎花、蒸碗扣肉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安阳位于河南最北部,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饮食发展比较悠久,有名誉全国的滑县道口烧鸡,还有扁粉菜、粉浆饭、血糕、皮渣、扣碗酥肉、内黄灌肠等比较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 1.道口烧鸡 滑县道口镇有烧鸡之乡之称,道口烧鸡创作于清朝顺治年间,有"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诀,制作出来的烧鸡,酥香软烂,肥而不腻,吃着烧鸡,喝着酒,美不甚哉。 2.安阳三不粘 用鸡蛋黄、淀粉、白糖加水搅拌,再炒制而成,甜糯筋道,有点像萄式蛋挞,由于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子,所以叫做三不沾。 3.扁粉菜 也是安阳人最爱吃的饭菜之一,尤其早餐吃上一碗香喷喷、辣乎乎的扁粉菜,那才叫过瘾。 4.粉浆饭 也是安阳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它与血糕、皮渣合称"安阳三宝",其味道酸、香、甜、绵的口感,开胃更好吃。 5.皮渣 是安阳的三宝之一,可以煎可以烩,也可以炒菜做汤,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6.安阳三熏 就是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是安阳一带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做法是将原料精心卤制,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材料点燃熏制而成。 7.老庙牛肉 滑县老庙乡自明朝末年就开始加工牛肉,烧煮技术远近闻名,老庙牛肉用15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肉烂筋软、风味独特,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美誉。 其他名吃:关家酥烧饼、烩菜、秦氏熏肉、汤阴楚旺扒糕、马蹄烧饼、五香豆沫、扣碗酥肉、布袋鱼、滑县卤羊肉等 既然到了安阳,肯定要顺便尝一下安阳的特色美食,去殷墟的路上司机就推荐这家当地特色馆子,盛得利在当地还蛮知名的,原先听过安阳的道口烧鸡,看了下这家店也是招牌菜,店里的位置离殷墟挺近的,打车起步价就能到,在殷墟逛到下午1点多,一看这店2点要关门,就赶紧打车前往了。 到店后吃饭的人已经不多了,让服务员推荐一下,就说来个安阳三宝你一个人也够了,又想吃道口烧鸡但又看着菜份量不小想都尝尝,试着跟服务员沟通下来份小的,不过沟通无果还是就点了安阳三宝跟半只道口烧鸡。 菜价其实不贵,就是份量都还不小,先上了半只道口烧鸡,是道凉菜,道口烧鸡是与北京烤鸭齐名的特色美食,但是知名度还是比较小,不过吃着味道还不错,虽然不怎么惊艳,但是是好吃的,当零食也是蛮不错的,几乎一个人干掉了半只鸡。 安阳三宝之一的粉浆饭,感觉吃起来很像小米粥,配着烧鸡吃的也还不错。 安阳三宝之一的皮渣,原来以为是猪皮之类的,其实是类似粉条的东西,本来应该还不错的,但是里面应该加了香菜之类的,吃了两三块就不行了,属于尝过就好系列。 安阳烩菜是一种特色名吃,属于豫菜的一种,做法精细,荤素的搭配,增添了食材的原始味道,吃起来不腻,非常适合夏季的一道菜。 · 烩菜 【准备食材】 肉丸子八个 淮山两根 豆腐干五片 排骨汤一碗 生菜一颗 油盐一些 ——【烹饪步骤】—— 1、准备好食材,淮山洗净削皮,切滚刀块。 2、上油锅,热油放进淮山,炸制金黄捞出。 3、肉丸子冰箱取出,豆腐干切片,生菜洗净备用。 4、锅中放入排骨汤和热水煮开,放入豆腐块、丸子、淮山。 5、煮开后,撒点调味,下入生抽煮熟,出锅。 烩菜就做好了,清香入鼻,淡而有味。 ——【烩菜之"你问我答"】—— 问:选择食材是做美味的关键? 答:选用新鲜的淮山,肉质白嫩口感圆润,选材是做美味的第一步。 【结余小提示】看似简单,要想做好吃,却很有讲究。不喜欢吃生菜可以换喜欢的蔬菜,辅料增添了食材美观和营养,调味与火候把控,呈现最终效果。做菜好吃小技巧,享用味蕾好时光。 以上就是烩菜的做法和观点。 @悟空问答 安阳有一道美食,估计大家都以为是其他地方的,实际上是安阳的原创。 安阳是殷商王朝后期的国都,甲骨文的出土地,一九八六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一九六O年、一九七八年所发掘的安阳县小南海原始人润穴遗址,证明在两万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市区内的小屯村服罐、为股商后期都城。经过六十年的考古发掘、已发现服王宫殿、宗庙、股王陵大墓、手工业作坊(铸铜等)多座、民居多处。出土甲骨文共十五万余片,单字四千六百个,其中能认定为汉字的有将近两千个,记载着殷商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 安阳服城的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五种道字形式,为中国汉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光绪二十五年,由于甲骨文的发现,使安阳省中外。股商末期,周文王曾被封王拘于爱里,更里就在安阳市南十五公里处的汤阴县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也是汤阴县的程岗村人。如今的安阳又变成一个工业城市,无论是钢铁、电子或轻纺织工业等,皆极为发达。加上这些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安阳成为一个熙来擅往的大都市。 炒三不沾 炒三不沾是安阳的名菜,又名三不黏,是道很别致的甜食。食用时因不沾筷、不沾盘、不黏牙而得名。滋味则软香油润、浓甜不腻。炒三不沾也叫桂花蛋,其创制人和创制年代已无从查考。据说清乾隆皇帝南巡时,路经河南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沾一菜。乾隆吃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做法。从此这道菜就传入皇宫,成为清朝名菜。后来不少厨师为生活所迫,逃往他乡,便使这道名菜在外地落地生根。 现在,"炒三不沾"经厨师们的不断改进,又在金黄似月的"炒三不沾"周围摆上用京糕切刻而成的晶莹鲜红的小兔,为此菜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显得更为富贵雅丽。 食品用料 鸡蛋黄10个(蛋黄以深黄色为佳),水粉芡1.5两,桂花糖3钱,白糖6两,水1.2斤,好大油3两,京糕1.5斤,盐水2至3滴。 制作方法 一、洗京糕切刻成1.2寸长、6分宽、3分厚的图案花边或小兔型花刀20-30块,够盘边摆一圈即可,下脚料剁成碎丁待用。二、锅内添水1.2斤,加入白糖,待溶化后加入桂花糖,加温后晾凉过箩。三、蛋黄加入水粉芡,用筷子搅匀,加一斤凉浓糖水,盐水几滴,再过80目的箩,滤净杂质。四、锅放火上加油至锅热时将油倒出,打抹干净;而后加好大油1两,倒入五分之一的蛋液,搅炒后,视其软硬,如硬可将剩下的浓糖水倒入蛋液中;然后将蛋液再全部倒入锅中,小火慢慢搅炒。蛋液变稠时,加一次油,用力敲搅,并不断加油,至不沾锅表面光洁无蜂窝时,把剩余大油加入锅内炒几下翻锅,盛入盘中,最后将切好的京糕小兔或图案花边摆成一圈,碎京糕丁撒到"三不沾"上。 食品特点 软香油润、浓甜不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三不沾"金黄,京糕鲜红,红黄相映,鲜艳喜人。"炒三不沾"是安阳烹饪园里的一枝鲜花,也是豫菜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