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的活跃,从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市",就没有经济循环和产业活力,也不可能有"城"的兴盛。 期待夜经济"满血复活"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近日,江苏无锡市城管局印发《无锡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支持"外摆位"、支持打造"夜市经济",并配套一系列执法管理的要求。苏州市、上海市、平果市等地区也提出要支持夜市经济或打造品牌夜市。 "摆摊""夜市"与民生紧密相关,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生计来源,也丰富了市场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是经济体系中最活跃、最广泛的"毛细血管",孕育着经济的生机与韧性,体现着发展的希望与潜力。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的出台实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开展落地检,恢复正常通行,压抑的消费需求将快速释放。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台政策,支持"外摆位"、支持打造"夜市经济",让人们曾经熟悉的繁荣市场尽快回归,无疑能够提振信心、增强预期,对于促进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摆摊""夜市"活力,须推进产业升级。摊位排开、人头攒动,灯火交错、人声鼎沸……这是地摊夜市留给许多人的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地摊夜市也提出了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新要求,一般化、同质化、低水平建设的夜间经济难免会遭到市场的冷遇。坚持需求牵引供给,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推进"摆摊""夜市"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休闲购物等行业融合发展,串起多种消费业态,使"摆摊""夜市"深度嵌入城市整体肌理之中,实现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才能打造商业特色,提升城市魅力,为经济发展加薪添柴。 激发"摆摊""夜市"活力,还须加强市场管理。夜市上的小摊位,连着民生冷暖,也连着城市建设治理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摊夜市热闹喧嚣的背后,隐忧同样客观存在,比如,乱摆乱放、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卫生条件不好、食品质量安全瑕疵;商圈停车位不足,来往交通不便等等。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城市的地摊夜市经济忽冷忽热、步履蹒跚,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立足城市全局,正确处于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相关行业的关系,统筹公安、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力量,为夜间经济提供联合服务保障,消除用电、用气安全隐患,避免排烟、排油和噪声污染,确保食品安全、提升环保水平,解除摊主和消费者夜间营业、出行的后顾之忧,让买的放心、卖的称心,地摊夜市才能扎根沃土、茁壮成长,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市场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的活跃,从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市",就没有经济循环和产业活力,也不可能有"城"的兴盛。实践证明,地摊经营不可能一放就灵,刮风式地一哄而上,只会形成一堆泡沫、留下一片狼藉。遵循市场规律,下足绣花功夫,抓常抓长、久久为功,培育引导地摊夜市健康发展,经济复苏就一定能由此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