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脱贫致富,首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种田加工或营销没有一定专业知识是很难实现的。 贫困的农民都是身体不健康,人只有健康了才能脱贫,要脱贫必须要健康。 首先要研究为什么贫困? 我在农村看见那些初中生不如城市小学生,县级城市考入重点大学,社会才认可是大学生;农村考入三类大学就认可为大学生。到今天有五十多年了还不会拼音输入法,绝大数使用老年手机,知识量起码相差两个数量级。谈吐还是几十前的龙门阵。 所以治贫先治愚,脱贫先脱脑,农村教师要考教师资格证,不合格的教师不能用,完全是误人子弟,城市的老师轮流到边缘地区支教,开通电教化教学缩小城乡差距。 走公有制 想改变贫穷,首先得改变自己的思想,坚守自己奋进发展的规划理念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善良的自己若遇到贵人指点就会很容易的脱贫致富;切记要做善良人啊。 非常简单!只要科学解决一肩挑问题,科学使用品行端正一心为民的复合型经济实用型人才,尤其有成就的微企老板,并在良好的ZZ生态环境下,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ZZ生态和人才缺一不可。 其实,真正让农民富起来,要先富头脑,不要有小农意识。农民的致富,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着草原吃羊肉。靠山的,举个例子,郭亮村,有好的旅游资源,开旅馆,饭店。如果没有旅游资源的山区,可种植山林作物,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竹则竹。有的比较大的森林,象长白山区,可以养鸡,养野猪等。还有海边的农民,可以网箱养殖,可以开农家乐。 当然象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不用说了,上千上万只羊,那不就是流淌的人民币。 一些地多的地方,种植经济作物也不错。象山东莱芜的一些乡镇,有种姜种蒜的习惯,收益也不错。妇女在家种种地,男爷们在附近工厂上个班,又顾了家里,又挣了钱。 还一种村,要地地不多,要资源没资源。那就只剩下人力资源了。真不行,让妇女在家照顾孩子,老人。让男爷们出外打工。只要挣了钱,在哪也无所谓。 前些年济南章丘的一个村,好多干电焊的,去澳大利亚都挣了不少钱。 安徽省农民工,在上海打工的也不少。工资也不低,交五险一金。 还有出国劳务或者海员,有的一个月也能挣两万。各种架子工,电焊工,木工,电工,装修工等等,农民想挣钱必须学一技之长,然后不怕吃苦。 农民想富裕也不难。走出去天地宽。我的农村户口,出去后,村里分钱,我一分也没有。一年大体分两千。但我也不后悔。不要把眼光都放在一亩三分地上。不要做井底之蛙。 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你买个地球仪看一下。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我是干车床工的,车铣刨磨都会。在我们老家五千多一月,在南京八千左右。我在上海干时,有一个月一天才一百多,你不气死了。所以人有技术以后,人挪活,树挪死。这在非洲干车床,一月一万多,还不累。我已经在非洲四五年了,去过四五个国家。我也是一个农民,一个农民工。所以,现在的农民,要有开阔的眼界,走出去看看,世界很精彩! 曾经我们农民始终相信勤劳致富,只是现在感觉不是那样。农民脱贫靠勤劳,致富已经不是勤劳能实现的了。 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但是勤劳一定能兴国。 让贫困的农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一点首先要精神脱贫,精神致富。2013年以来,全国上下一道努力让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生活,为了实现这美好的一天按时到来,有些人远离妻子、年幼的孩子来到了贫困山区来帮扶困难群众,在这八年时间里,有些帮扶干部为了让老乡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然,在国家付出这么大代价以后也获得了很多很多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扶贫先扶志。 我觉的要想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首先要精神致富,要让贫困农民心底里自觉杜绝"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以身边的励志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知道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要让他们对美好生活有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冲劲。 其次,想要致富,不能蛮干,要有致富带头人来带动引领,毕竟贫困群众由各方面条件限制,思想,文化水平,经验教训十分欠缺,要致富带头人来带领他们,给他们技术指导,如有机会最好到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处打工,学习技术,这样好处就是让他们边学习炒实践,掌握起技术来更容易。 还有县上人社部门要组织到外地培训,一来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经验,二来通过参观大企业先进技术开拓眼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到在致富道路上他们不是孤独的,身后有许许多多人给他们做靠山,来引导他们走向致富。 最后一点,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毕竟对于困难农民来说,闲钱不多,只够吃喝,不过,各地对返乡农民工,为就业大学生的创业都有资金上的支持,如、以奖代补,返乡农民工创业无息贷款,一扶一带等等,所以对现在政策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你干不干。 需要坚持不懈的帮助,更需要自己努力的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