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75年,与共和国同龄时年26岁的夏伯渝加入了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峰时他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夏伯渝是第一位靠假肢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硬核大爷"!也是继姚明、刘翔、中国奥运代表团和李娜之后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被拍成冒险纪录片《无尽攀登》。那么,为什么72岁无腿大爷夏伯渝能够登顶珠峰,而许多常人却做不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取得伟大的功业,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是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鸟儿没有眼睛,瞎飞乱撞;人生没有目标,随波逐流。人无志而不立。青少年时期,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埋藏着一个美丽的梦想。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又有多少人还在执着地坚持,甚至还有多少人遗忘了当初的理想和信念。多少四肢健全的常人,他们的梦想早已被现实的房子、车子、票子完全击碎,不再奋发,激情全无。只有那些认准目标,坚持梦想,勇于攀登者,他们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登顶人生的"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夏伯渝是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在40年中夏伯渝4次冲击顶峰,最近的一次离珠峰顶只有94米之遥。但硬核大爷,不懂得害怕,克服身体的局限,完成高强度的训练,日复一日的坚持,在69岁高龄再次向珠峰发起冲击,最终让这座世界屋脊接纳了他。生活中,我们多少常人的目标和理想都毁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颓废:学习遇到了困难,望而却步;工作遇到了阻力,绕道而行;生活遇到了挫折,选择逃避。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人生在世,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有活力、毅力和耐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个人只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昂扬斗志,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即便垂暮之年,也能大器晚成,名垂史册。夏伯渝从青年到暮年,一生酷爱自己喜欢的登山事业,并乐此不疲,矢志不渝,在经历双腿截肢、癌症侵扰、病痛折磨的43年里,夏伯渝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与毕生热爱,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成为无腿登顶珠峰中国第一人,成为闻名于世的登山家。而现实中的我们,却拿着不菲的养老金,打牌喝茶,游山玩水,何谈成功呢?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夏老是也! 结束语:山高人为峰。爱拼才会赢。神圣巍峨,崎岖险峻,珠穆朗玛顶峰在许多探险者的眼里是一生最艰难的目标。在它面前,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选择攀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征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不幸甚至灾难,但我们只要不忘初心,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昂扬奋发,就一定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登上属于自己的人生"珠峰",无愧年华,无悔人生。你同意芳草的看法吗?欢迎你的留评和点赞!(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攀登珠峰其实是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的,要想攀登珠峰,至少需要4个月的准备时间,在此之前你还需要足够的经验和体力的储备。 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在高海拔地区呆长了,还会得高原病,会出现头晕、乏力、眼花等症状,甚至出现幻觉,除了高原病,登山者们还可能患上雪盲症。这是由于高山上长年覆盖着白雪,雪的光线反射率高达95%,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阳光,时间长了,人的眼睛会出现暂时性失明。如果在攀登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一旦视线模糊,登山者就有可能滑落山坡,葬身山谷。 为了适应高原病,在开始几天,登山者每天先往上攀登500米左右,然后回到大本营休息;接下来要攀登到比大本营海拔高1000米的高度,再下到500米处休息;再往后要登到1000米的高度,就在那里休息。就这样,在大本营训练的时间大概在40天。 体能储备好了就需要选择气候了,攀登珠峰最好的季节是5、6月份的春夏之交,南北的风级别的均衡,气候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