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明星也喜欢铁饭碗,是因为他们也想衣食无忧。刘昊然和关晓彤他们的年纪都不算大,他们也是属于刚毕业就考编的人。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谈,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拥有一个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三米之下铁饭碗更受大学生的欢迎,而关晓彤和刘昊然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考公考编也有一定的优势。不少人表示明星也开始和普通人抢饭碗了,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为什么要对明星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呢?他们本质上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也是普通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进军考公考编的队伍,主要也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越来越多人发现,唯有铁饭碗才是永远的神。不仅是刘昊然和关晓彤考入体制内,就连张艺兴小绵羊都考入了编制。正应了那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年入过千万也不如编制香。体制内的工作非常稳定,也符合大多应届生的要求,很多学生对考编是情有独钟。 都说编制香,那么编制到底有多好呢?我想这只有考上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香。刘昊然成功进入体制内,上过一次热搜,可以看得出来铁饭碗究竟是有多受欢迎,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找不到喜欢的工作,考编就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对于明星来说,即使他们不考编也有其他的收入,明星是收入最快的行业了,可以说他们拍几部戏哪几个代言的出场费就足以够普通人生活一辈子的了,很多人不解明星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和普通人靠铁饭碗呢?真的是出乎意料。都知道铁饭碗特别香,但是没想到这么吃香。当然也有网友开始质疑体制内工作门槛怎么就这么低呢?明星也可以进吗? 首先明星是一个普通人,当然他们的职业比较特殊,所以挣的钱很多,其实相比疫情之下,他们也十分担心自己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所以才会努力进军考编进入体制内,其次就是关晓彤和刘昊然都是正经大学毕业的,关晓彤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其次关晓彤的学习成绩非常的优秀,有很多人表示关晓彤是因为北京户口才能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关晓彤本人十分优秀。关晓彤的文化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更何况关晓彤是用艺术生的身份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艺术生文化课也十分优秀可见关晓彤的实力多么强大。 刘浩然出生在河南省他的大学是中央戏剧学院,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一个高考大省,能够在众多考生当中脱颖而出,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星一般都不是出自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之类影响,因为对于艺术生而言,他们更向往艺术类院校。现在有很多艺术类高校培养新人,不能因为学校性质而质疑他们的学历注水。我认为明星的门槛并不低,国家体制内工作门槛也不低,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本科学历。没有本科学历都没有办法进军考公,其次考公的竞争压力大家也都清楚他们都是在考场中努力发挥,才能拿到今日的成就。 编制为什么抢手? 都说编制香,只有考进去的人才知道有多香,其实最显眼的原因就是体制内工作具有稳定性,想要找一个工作不难,但是想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那是难上加难,尤其是一些私人企业,未来发生什么都说不准,比如在饭店当服务员这样的服务行业,工作肯定不难找,但是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一旦疫情来袭,肯定要面临停业。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编制的香了,编制非常有安全感,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受大学生的青睐,其次编制的薪资待遇非常稳定,福利待遇虽然不如某些大型企业那样好,但是平时比较认真努力工作,退休后能够拿到高额退休金。 现在大家都在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对于明星也是一样,体制内会给人安全感,最后的保底。 进入体制内,会有更多的身份,比如前一阵子靳东就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早的李谷一东方歌舞团团长,还有韩红空政歌舞团副团长,还有凤凰传奇,闫妮,宁静,很多演员都是在话剧院的等等,还有央视很多的主持人都是有职务在身的。 说明编制内的工作真香啊!你看明星都这么有钱了还是想着考一个编制内的稳定的工作,有助于自己的发展。 文/阿月 可以看成他们常怀赤子之心,单纯想将自己"上交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年力量。 娱乐圈的明星有为民服务的情怀,敢于担当作为并不稀奇,毕竟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放在娱乐圈同样适用。 人虽处于不同层次,但是都免不了要衣食住行,会生老病死。 民生问题,不只是事关我们这些朝八晚六、月入两三千的人,它事关每一个人。 我们可以从明星考编看未来明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选秀节目层出不穷,靠选秀节目出道的明星不在少数。也由此带给我们一个错误的认知,只要会唱跳,有足够的流量就可以当明星。 反观,能够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实践检验的选秀明星却是少数。 明星塌房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时代利弊共存,它能给你"万千瞩目",也能让你沦为"过街老鼠",没有人能逃得过公众的审阅。 粉丝打投倒掉大量牛奶,浪费粮食,与国家倡导的节约粮食,严令禁止铺张浪费相违背。余景天的事件,舆论发酵,爆出更多的黑料。吴亦凡事件、郑爽事件,公众人物品行不端,违法犯罪。我们对品行不端、违法犯罪零容忍。 明星不断塌房,让我们看到网络时代,想在娱乐圈生存,不仅要求自身根正苗红,还要学会自律。 也许对于明星来说,根正苗红+自律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他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 成功入编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要不然网上也不会爆出鹿晗考了三次还没考上。 考编不仅要检验知识修养和文化素养,还要看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要对明星本人及家庭成员进行政治审查,还要常抓不懈作风建设、思想建设。 所以体制内的人,对有违法律、道德的行为都会有一个不敢、不能和不想的过程。 因此,相比于编外人员,编内人员塌房的机率会大大降低,也更受公众追捧。 未来,明星会不会执证上岗,还需我们且走且看。 我们可以从明星考编看未来"偶像养成" 公众人物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一言一行都可让普通人争相效仿。且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眼前,被大家的手机屏幕、电脑屏幕无限放大。 从这个层面讲,公众人物在享受网络红利的同时,也需要担当更多的道德责任,给年轻人更多的正面引导。 近些年来,老一代艺术家对娱乐乱象进行抨击。李幼斌就娱乐圈乱象曾表示爱国教育是底线,郭冬临表示现在的毕业生比不上之前,毕业证还不如撕了,台词功底严重退化,背台词都背不下来。 而近年来,网上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现象屡禁不止,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冲击着主流价值观,绯闻八卦、隐私爆料占据网站平台头条、热搜榜单,占用大量公共资源,产生恶劣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文艺工作者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上出现偏差。 对于未来"偶像养成",更注重的是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守社会表率的责任担当。 我们可以从明星考编展望未来的文艺环境 流量至上、唯利是图的娱乐圈风气可休矣。 2021年8月24日,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针对"饭圈"文化、"顶流"现象等和近期文艺界及娱乐圈集中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开展座谈交流,表达了对坚决处置违法失德问题、治理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等涉及行风建设、行业引领等方面工作的共识和态度。央视发出了一封关于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其中一个是取消明星艺人的榜单排行,另一个是严管明星的经纪公司,强化经纪公司的管理。网信办发出十条通知,在粉丝打投、消费以及娱乐圈乱象做了点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风清气正的文艺环境。 加快建立健全整个行业培养考核和筛选淘汰机制,提高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监管的力度,提高失德违法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