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打使孩子们叛逆,不是教育的手段。 诚谢邀答。 我认为把社会的"毒打",应该改为生活的"毒打"。生活的毒打,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之前我同学的儿子,大学毕业父母给托关系安排了不错的工作。可是他总觉得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好象人生没点波澜就太平淡了。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执意辞了职。 他学的计算机专业,带着爸妈东拼西凑的几十万启动资金去了南方。一年未到,我同学就收到了银行催贷一百五十多万元的电话,原来是他儿子借取网贷周转,固定资产抵债,公司被封。 后来,我同学把房子和车都卖掉,亲朋好友帮助一部分,好歹把窟窿给堵上。 他儿子现在一家物流企业上班,前段时间听他说:"经历了那次失败,儿子知道踏实工作了。" 我们过来人都明白,理想从来都是很美好很丰满,现实从来都是很残酷很骨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就是负重前行。假如刚愎自用,抑或趾高气昂,社会和生活必定会给出重重一掌。等到反应过来,便已经悔不当初。 许多孩子不读书,家长说也不行,骂也不行,打也不行,就是不读。到了社会,混了几年,不好过了,想读书了,想提升学历了,但人也大了,二十五六了。不好办了?老是问我怎么办?连高中毕业文凭都没有,怎么办??只能学门技术,靠技术吃饭。学什么?学缝纫,学烹饪。只有这个办法。没高中毕业证,是考不成大学的,只有这个办法了。 耸人听闻?社会的毒打可能带来的是崩溃,会出现恶劣的后果。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主动还是被动,只能苦果自己吃。过去叫社会的摔打,现在叫社会的毒打。 在整个求学阶段,未成年人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呵护的,稍有不慎并会引来社会语言的发酵,但是一旦走上社会以后,一方面自由自在,另一方面违背了各种游戏规则,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最终触犯了法律,公安机关会绳之以法。 事不经过不知难。求学阶段的未成年孩子,因为性格的不成熟,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痛,当然对于他这个年龄段来说,学校教育的应有的惩罚都是有限的,都是善意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但是社会上的最大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很可能是一生难以忘记的痛。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甚至于明天和意外都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有些人从小可能娇生惯养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学校教育又管不住,走上社会以后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骄横跋扈,大路不平有人铲,总有人会出手教育的。 以前我们一个学生在学校属于调皮捣蛋的,俨然是小团伙的头子,神气的很,背后跟着一帮小弟,最终被开除了。听说后来走上社会以后,也是到处横冲直撞,终于被高手在月黑风高之夜,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打的半死 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家躺了半年以后,出来以后低调的很,看到任何人都主动打招呼,大家都说可能被打怕了,也可能被打傻了,总之江湖上就再也没有这一个传说了。 也有一个学习好的学生,上学期间很低调,他的家庭背景很深厚,后来上了大学,毕业以后顺风顺水,突然就高调起来,目空一切,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口碑很差。看起来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被人住了局套进去了,搞的身败名裂。吃了这次亏以后听说再也不高调了,默默地开展工作。 当然社会上的各种毒打方式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可以说人生无处没有故事,有的跟故事非常凄惨,有的故事非常喜剧。但是作为普通人,老老实实做事,客客气气说话,总是没有错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社会的毒打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这是谁说的呢?很现实的一句话。"毒打"不是简单的暴力手段,也是指社会对一个人的考验。无论在什么时候,适者生存、强者生存都是不无道理的。只有走进社会,才知道社会的残酷,竞争不相信眼泪,暴露的现实逼迫你去努力。 用暴力手段"毒打"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小的时候,村里一位小伙子好吃懒做、偷鸡摸狗,关键是还不尊重父母,经常打骂父母。后来,村里同族的长辈、兄弟联合将之毒打一顿,教育一番,后来还真的变好了,学会经商,效果还不错,改进很大的。 社会大学与学校还是不同的,离开了温室、离开了老师的庇护、离开了同学的关爱,独立去面对风雨是不一样的感受! 我二姨有两个女儿,到了进四十岁,出于养儿防老的心态,和我姨夫两个人又要了一个男孩。老来得子嘛,肯定是宠得不得了。 我这个小表弟上小学还好,成绩也蛮不错的,人也很可爱、听话。谁也没想到,到了初中,溺爱的后果就出现了。 一群同样大的孩子,每个人捧着手机打王者荣耀,也不学习。我表弟说不去上课就不去,刚开始还编个靠谱的理由,什么肚子疼的,我二姨就给老师打电话告病假。发展到后来,就是一念书就头疼,反正就是看不下去,我二姨虽也生气,但每次却都打电话给表弟请病假。表弟就去镇上,和比他还大几岁的街溜子混在一起,反正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有时候连家都不回,直接就住下了。 初三快中考了,表弟还闹着去学吉他,我二姨竟然开心得不得了,感觉自己儿子终于愿意学些东西了,总比啥都不学好。 其实,懂得都懂,那就是年轻人觉着酷,觉着好玩罢了。 中考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总分还没人家两门的分数高。 因为我们当地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复读,我二姨夫花高价在外地给表弟找了一个职高的学上。 上个职高里的垃圾职高,我表弟竟然问他爸妈和她姐姐要苹果手机,再也不让二姨给他买衣服,必须是她姐姐买的牌子货,一身都得上千的那种。我表姐给他买了,我二姨还开心地说姐弟俩关系好,姐姐知道疼弟弟了。 职高期间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估计也就是吃吃喝喝混混玩玩。转眼间就到了毕业的时候。 因为表弟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他这个学历找得到的工作都是那种工资很低,或者劳动强度很大的那种。"一身光鲜亮丽"的表弟心理落差太大了,根本不去干,在家里躺了一段时间,就又去找那些狐朋狗友"捞偏门"。 黑道白道都不好混,估计也是被人家欺负了,被揍得不轻,好歹身体还是健全的。有继续在家躺着,唯一的转变就是不再是那种盛气凌人,谁都看不起,嫌弃别人不赚钱的样子了。 真到自己挣钱的时候,就知道钱难赚了,现在在家躺着,没有工作,也没有那个女孩子愿意跟他。估计再过两年,姨夫把积蓄拿出来翻新一下房子,托人说媒,好歹把婚结了,慢慢找工作吧。 在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表弟好好学习,起码踏踏实实的,将来找份工作养家糊口,不要谁都瞧不起,结果呢,在二姨的纵容之下,表弟就是不听。现在呢,天上可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钱,拳头硬的多地还。表弟的心境已经有了改变,但愿他能接受现实,改变心态,找份工作老老实实的赚钱报答父母,结婚之后赚钱养家。 人生有一些课程,是我们每一个人必修的——善良、诚信、勇敢、坚强、精进、包容、友爱、敬业…… 修好这些课程,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丰富的,有生机的,有意义的。 如果父母没有教会我们,学校就会接着教育; 如果学校没有教会我们,社会就会接着教育; 社会是一所终身教育制的、也是最严厉的学校。除非我们所有的课程都过关了——每通过一门课程,它都会给我们相应的奖励和馈赠,否则,它将通过各种方式——刚开始是温馨提醒,后来可能是各种无情的惩罚、剥夺、"毒打"……直到我们认识错误、改变自己、通过这些人生必修课为止。 为什么说社会的毒打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原因是"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吃一堑,长一智"。在社会上"百炼成钢",也形同于"毒打",社会是最好的大学,也是最好老师,雄鹰在摔打中才能练出过硬的翅膀,人在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学到宝贵的经验。"毒打"也就是说不作温室中的花朵,要学风暴中的雄鹰,"失败是成功之母",人在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永不言弃,雄起!"毒打"经过一番折磨,男子汉留血不流泪,"毒打"告诉你:温柔乡并不是男人的天地,"社会大学"才是你人生中最好的"启蒙老师"! 为人父母,如果在孩子成年后还强行替孩子做决定,控制欲望极强,那么孩子逆反也就不可避免。你怎么逼得他,过后他就怎么反溃你 在法制社会,使用"毒打"作为教育手段,不可! "毒打",这两个字的含义大家都明白,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把"毒打"作为"教育手段",还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实在是不可,不应该! 教育,含有说服、劝导、感化等等含义,与"毒打"沾不上边,二者没有"联系"也没有"牵扯"在一起的法律依据。因此,"毒打"不能成为"教育手段"。 倘若允许"毒打"成为教育手段,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还能安宁么?!非乱起来不可,从而失控和陷入无序状况。所以,"毒打"不仅不能成为"教育手段",而且应该予以取缔,并且严格禁止。 教育,本身就是"教"与"育"的结合,没有任何"毒打"的成份。教育要依靠"毒打"来完成,这种"教育"只能是失败的与无耻的。 主张"毒打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说轻点是法盲,说重点那就是"别有用心",另有"图谋"或者为国外敌对势力实现其"阴谋"! 在法治社会,一切教育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运作和实施。绝不允许"毒打"成为"教育手段",法治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