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总觉得弹钢琴很无聊,每天就是完成工作一样不得不弹满几个小时,爸妈就在旁边看着,要是分心就得挨一顿骂。惨不忍睹啊,那时候真的几近放弃,甚至还跟爸妈吵过架,为什么别人家小孩都能玩,我还得练琴? 然而时隔多年,我很庆幸当初坚持了下来,也庆幸我的爸妈没有像很多孩子的家长一样不负责任。 要说长期练习钢琴的好处的话,比如当年其他的小朋友在老师教唱歌的时候,走调能从天堂走到地狱,我永远是音最准的那个。 后期系统的学习视唱练耳的时候,听音程几乎从没出过错(当然要是给我一堆乱码一般的音一起弹奏下去我还是听不出来的),有的时候视唱甚至连标准音都不用给。 再来,就是个人自认为能欣赏一点古典音乐,说钢琴能陶冶情操,是真的能提升人对于音乐方面的品位。 对了,还锻炼了人的耐性……学钢琴的小伙伴们一定经历过坐在琴凳上好几个小时去慢慢扒一首曲子,刚开始会很不习惯,腰酸背痛还弹不出来,到后来就会变成:"这首曲子我扒完了。""花了多久?""不长,十个小时吧!"腰酸背痛也变得麻木。 心情不好的时候,弹琴吧。随便弹弹,想要表达的全都在琴键上了。有过这样一种想法,大概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也只有音乐能陪在我身边,它才是不离不弃的那个。 说点不正经的,弹钢琴手指灵活度也很高,打游戏的时候完全不担心来不及操作,再远,再奇葩的组合键都能很快反映过来……前两天突然想玩一玩当年的qq炫舞,九星无压力耶!(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总而言之,长期练琴的好处,很多方面是说也说不清楚的,与其这么去问,不如学学看? 谢谢邀请。 我家小朋友五岁多开始学琴,现在高三了,十多年的琴龄。我来说说孩子弹琴有什么好处吧。 第一,训练听力。 学琴要练耳。听力出色的好处,目前反映在学英语这里。因为听力好,所以口语好。俺们家孩子,连续两年拿了他们学校口语比赛的冠军。 第二,训练定力。 我们家孩子淘,好动。 读书经常被老师批评,坐不住。 但弹琴的时候就坐的住。 也多亏了学了弹琴,我们家这位好动的兄弟,才没那么好动。 第三,培养自信。 初三谢师宴,我开车送校长回去。校长说记得我仔,说初二那年新春音乐会,我仔弹压轴,很震撼,她就就记住了我儿子的名字了。 弹琴弹的好,秒杀6岁到60岁的女同志。小孩子手上有一点拿得出手的才艺,比较容易得到小伙伴们的尊重。 一次又一次能在舞台上得到大家的掌声,自然就能收获自信。 真的心情不好,弹个琴,情绪得到宣泄,自信又回来了。 我们家弹琴算是业余选手中,弹的比较好的,不考音乐学院,我也鼓励他自己弹琴。我想,将来投身社会,一个钢琴弹得不错的帅哥,还是可以加分的。 长期练琴还是健身醒脑明智选择。因为,弹琴时,需要手、眼、耳、脑协调配合,才能弹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曲子来。因此,弹琴几乎是全身心的活动,更是对大脑反应的一种强化训练。对于退休后找不到乐子,大量闲暇时间无处打发的退休群体来说,是阻止脑力衰减、防止积郁成呆的一贴强心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钢琴应该是退休人群的事——小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琴,没有积极性;年轻人事业忙,静不下心来学,会觉得学琴很难。 我们常常看到公园里上了年纪的人手握两个核桃,叽噶叽噶地磨。走近一看,乖乖,核桃壳被磨得琉光瓦亮!这说明,只要下决心,持之以恒,最后的成果往往是惊人的。把这种精神拿来学钢琴,一小节一小节地学,一句一句地向前推进,是外行兴趣爱好者学琴的新途径。让钢琴这一乐器之王同时又发挥它健身练脑的额外功能。 年龄偏大的外行学钢琴,最大的障碍也许是不识五线谱。其实,五线谱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神秘。正相反,五线谱是世界上最简单、最直观的记谱方法。 建议你打开钢琴盖板,看看里面的琴弦和击锤。它的结构是否跟五线谱有点类似呀?是的,五线谱是最形象化的一种记谱方法。它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简单、明了、符号化、无歧义。 那琴板上有100多根琴弦,把它们都画到纸上,行吗?显然不行!那不是太笨了吗?那么,画几根呢?这个,你就不用费心了。专业爱好者早就为我们测算好了:画5根!且把线与线之间的空格(间)也算上。并且,这些线和间只用来表示白键。黑键用升、降符号来解决。 这是把美妙音乐记录在纸上的最合理的方案。不过,有时5根线还是不够的。专家也想好了:可以在上面加些线,也可以在下面加些线呀。比如说上、下都加5根,这下,共有15根,外加形成的16个间,总共可以表示31个音!而钢琴上白键总共才52个。如果把钢琴键盘粗粗分成高音区和低音区,把这两组音分别交给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来表示,那么,每个5线谱仅分配到26个音。足够有余啦!专家们还有个偷懒的好办法。有时候,他们不愿意多加线,因为线加得太高了,象一堆柴火一样,既难看又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塌方了。他们说,用8va..........来表示这个区域的音符需要抬高一个8度。人总是会不断想办法来解决实用和美观的矛盾。100多根线的难题被种种歪点子克服了,诞生了令人神往的大谱表钢琴谱。 为了不让高音谱和低音谱分家,专家们把高音谱的下加一线和低音谱的上加一线指定为同一个音,就是那个中央C1。这永远不会变,除非在它前面标有升号或降号。说到升号或降号,有些初学者还纳闷,这些标记,在五线谱中占据了三条线的位置。它究竟是升或降哪个音呢?特别是集中在高、低音谱号后面决定曲调的一群升号或降号,它们究竟是升或降哪些个音呢?你别笑人家,我原先也老犯这纳闷。尽管对于已经入门的人来讲,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升号看最中间;降号看那大肚皮所在的位置。 以上是音的高低及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表示。作为初学者,道理清楚了,就没有需要记住和背下的东西。用到的时候,从中央C1往上或往下一个个数,不用的时候根本不用记,免得成为负担。 由此可知,五线谱中的所有记号都只是人们的一种约定,其中没有任何知识可言。人们看到那可爱的小蝌蚪,有时尾巴上翘,有时尾巴又下飘,还以为这其中或许具有特殊意义。其实,这只是为了排版上的美观,根本没有包含任何乐理上的学问。 至于音的长短表示,那就更简单了,它与简谱的表示方式基本一致。你只要记住,每个小节所分配的时间基本要平均。里面音符少,那这些个音符占的时间就长些,如果音符个数多,那分配给每个音符的时值就短些。如果你能叫出这些音符的时值,比如8分音符、16分音符就不错。但叫不出,也没关系。反复听听标准版本的演奏,你就会明白该如何合理分配各个音符的时值了。音的长短,为什么不用秒、毫秒这些确定的概念,而是几分几分呢?因为时值的长短,有时候基本靠感觉,就看你弹奏时的心情来处理。当然你要是团队合作,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要讲究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有时候7连音9连音11连音,专家们弹出来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是肖邦的曲子,说是舞曲,可没有一首可以用来伴舞的,里面自由发挥时值的空间很大。 至于一首曲子是什么调,什么和声(和弦),这里面的学问深不可测,你一辈子都学不完。然而,这跟你无关,那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的事。除非你想要把简谱的曲子搬到键盘上。那真费劲! 不知道曲子的调子照样可以把歌曲唱得优美动听。有些作品,标题是某某调某某曲,但其中会多次转调,外界还坚持把它称作为某某调作品,其实是不对的啦。 作为开始,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两只手是否分得开。你可以取一、两个小节的简单谱子来试弹。比如说,巴赫的小步舞曲(这可是复调哟),盯着一、两个小节弹,反复试,不厌其烦地试。最后如果两只手能分开并配合成功,就说明你是一个适合弹琴的料!可以下决心去弄架钢琴来玩玩了。 自己学弹琴,不用请老师。其原因嘛,就不便多说啦——我们成人碍于自己的面子,不爱看老师有腔调的脸呗。身边如果有懂音乐的人,遇到一个简单的问题,虚心请教一下就过关了噻。如果实在有困惑的大问题,可以到网上比如《今日头条》来请教大侠呀。如今这时代,有的是热心人。 健身用琴选择什么样的琴合适呢?不求最好,只求音色音质自己喜欢就行。不同品牌的琴音色音质都不尽相同的喔。甚至同一品牌的琴中各架琴的音色可能都不尽相同。因为钢琴成品出厂时都是手工调试的。电子琴和电子钢琴也是可以考虑的。特别是,当你开始学一首曲子的时候,疙疙瘩瘩、叮啊咚啊,肯定难听,还会扰邻。这时候,你插上耳机,或者把音量调轻一点,就OK了呗。 外行学琴,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要被专业人士强调的练琴须知所束缚。比如,几乎所有教材都说弹琴的手形应该象小鸡啄米一样,击键才稳准有力。但我们的钢琴王子郎朗却不是这么说。他说,手指应该象壁虎一样,紧紧地贴在键盘上、粘在琴键上。你说你听谁的?还有,是不是应该视谱弹。这个因人而异。但我们看到,真正名家表演的时候都是不看谱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五线谱只是学习曲子时的工具、跳板,真正学会了,就可以扔了。甚至学会一句扔一句,弹的时候就根本不用看谱。 如果你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首曲子,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啦。也就是说,你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学会5至10首左右的曲子,天天复习(一到两个小时),就可以把这5至10首左右的曲子保持在手上。那你的闲暇时间就被充分利用起来了,甚至,可能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不求进度,不赶演出,不应付考级,不面对朋友圈压力;不追求炫技,只追求意境;也没有同行竞争。想弹就弹,有空就弹,这种学琴练琴弹琴的体验真是太棒了。 为了方便你初学入门,附上巴赫的《小步舞曲》谱子。 曲子简单易学,委婉动听。弹奏时,可以随心所欲,不受表情记号约束,任意发挥。因为我们不卖票,没有对不起的观众、听众。我们只追求对意境的享受,兼而锻炼我们的肢体、大脑,延缓精神和机体的衰老。 所标指位,仅供参考。指法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弹一首曲子,主要是配指位。反复配,反复试,觉得指位配得合理了,顺手了,记住了,且反复练得眼光已经能够先于手指到达下一把位的那键时,这曲子也就会弹了。 最后告诉你,优美的曲子都喜欢重复。一般四个小节成一句。其他稍有变形,大多是重复。因此,学会一首曲子并不难。 钢琴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洋乐器,它又大又重,结构复杂,有88个琴键,音色优美浑厚动听,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学好钢琴是一生的荣幸,也受益一生。成人学钢琴多是为了爱好,我们先不谈,主要谈谈孩子学钢琴的好处。 1.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既是音阶的排列(旋律),又是音阶的叠加(和弦)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钢琴曲,这是在大脑的思维和指挥下完成的。大脑得到了锻炼,能使孩子更聪明,影响到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使之更强。 2.扩展孩子的知识面 在学习钢琴经典曲目中,更多地了解其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乐理,声乐,歌剧等知识,提髙了欣赏音乐的水平,感到音乐之美。 如果能学出成绩,给将来报考艺术院校创造了有利条件,毕业以后,可以去文艺团体作一名演奏员,去中小学当一名音乐老师,都是非常好的职业。 谢邀。让孩子学钢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绝对有好处。因为学钢琴(包括其它乐器),都是双手的动作,久而久之,开发了整个大脑,提高了智商,对学习,成长有促进作用。所以,好多孩子钢琴学得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再就是学习钢琴,也就是学了一门艺术,通过学习的过程,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正好确的审美观,更有利于孩子成才。还有一点,就是孩子学了钢琴,不走艺术这条路,但得到了上面所说的利益,也是值得的。哪怕是没学到多高的水准,也会在今后人生中,增添乐趣,甚至给你带来更多的机遇。(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学习弹钢琴,当然培训老师会列举弹钢琴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在音乐领域本身的好处以外,一项关于中国孩子的最新研究显示,弹钢琴能够改善儿童从声音上辨析汉语词汇的能力。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这项研究在北京进行,对象是中国孩子,所以跟国外的一些研究相比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研究人员找了74名说汉语的儿童,他们年龄在4到5岁之间。这些孩子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周接受3次钢琴训练,每次45分钟;第二组则接受阅读训练,时间和频次相同;第三组则作为对照组。 在6个月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儿童根据语音分辨词语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对只有一个辅音不同的两个词语进行辨别时,钢琴组儿童的表现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儿童;在对元音有差别的两个词语进行辨别时,钢琴组和阅读组儿童要优于对照组儿童。 研究人员还对这些儿童进行了脑电图测量,结果发现,弹钢琴的儿童在听到汉语中的不同声调时,比其他组儿童的脑部反应更强烈。 这项研究因此认为,弹钢琴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儿童辨别语音并进而辨别词语的能力。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钢琴训练能够让儿童对音乐中的音调差异更敏感,从而让他们辨别不同词语的能力更强。 不过,弹钢琴对儿童整体认知能力的帮助可能有限。这项研究还测试了三组儿童的智商、注意力和记忆力等,但没有发现钢琴组儿童在这些方面比其他儿童更强。 小朋友学习钢琴的好处有很多,作为一个小琴童的妈妈,我也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的孩子从4岁半开始学习钢琴,最初的时候,每天只能精力集中的弹20分钟左右,完全符合这个年纪的小朋友的特点。现在弹了快一年了,他真的热爱上钢琴,不但每天坚持弹奏2个小时,专注力大大提高,就连画画、做手工都能专心致志的做。幼儿园老师反映,他比一般的小朋友更专注,学东西更快。 第二, 全面开发左右脑智力。钢琴是左右手配合演奏,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学钢琴,单手能弹得不错,但是双手配合就很费劲,这就是左右脑配合不好。我的儿子弹新曲子,刚开始的时候,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先弹右手,再弹左手,分手的谈熟练后再双手合。现在简单的曲子,他能一上手就合双手,比别的小朋友进程快很多,还能自己画谱作曲。 第三, 提高自学能力。最初上课的时候,都是老师带着学,现在是老师留作业,让自己回去自学,上课的时候演奏给老师听,老师把错误的地方,和处理不好的地方指出来,让孩子加以改正。这样一来,我的孩子拿到作业后,就要自己认音识谱,自己练习,自学能力提高很快,这对于将来上了小学也相当于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 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钢琴分为独奏和合奏,我的孩子在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时候,是和他的小伙伴一个小女孩一起演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两个孩子各弹各的,毫无配合之感,而且还谁都不服谁,很有意思。后来,通过一个多月的配合练习,两个人很好的融入了曲目中,能很好的配合对方,还成为了好朋友。一个负责主旋律,一个负责伴奏音,在节目第一次筛选的时候,就直接过关,进入表演名单,难能可贵。 第五, 培养自信。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孩子弹琴的时候特别自信,上台的时候,也不紧张。 综上所述,弹钢琴好处有很多,当然需要日以继日的不断坚持,不光是孩子要坚持,家长也要坚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买一架钢琴,便宜的两三万即可,让孩子一有时间就能在家很方便的弹奏,找到弹琴的乐趣,就会越弹越好。 最后,祝愿所有的小琴童,都能学有所成。 长期坚持练习钢琴的益处数之不尽,学琴的过程是滋养智商, 培养逆商的过程。 我来说说习琴的诸多好处。, 1、坚持学琴练琴的孩子不易学坏。 学琴的孩子每天大量的时间是在琴凳上度过,下了琴凳扔要为练琴做各种准备和辅助工作,平时还要学习文化课。人的精力就那么大,时间就那么多,因此习琴的孩子不易学坏。 2、培养孩子坚强的意识,抗干扰的能力。 练琴需要娴熟的技术,丰富的情感,规律科学持久的练习。试想,一个每天能坐在琴凳上几个小时,数年如一日的人,没有毅力、耐力和抗拒各种诱惑的本事是无法进行下去得。因此,练琴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顽强的品质和抗拒各种诱惑的本领。 3、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涵养和综合能力。 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音乐背景知识,要学习历史和大量的文艺作品,练琴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力。从小能接受到良好的音乐艺术熏陶和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也对培养高雅的性情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4、坚持练琴可以开发智力培养整体协作能力。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科,使左右脑能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自幼开始练琴的孩子,无论是在理解力,动手力,接受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一般孩子。习练钢琴是需要双手、耳朵、双脚、大脑、肢体等系统科学协调作战,需要复线条的同一个时间段做无数的事情,因此这个智力的开发是自身长期多方位训练的结果。 5、练琴可以增强记忆力。 练琴需要阅读和背诵大量的乐谱和各种音乐术语知识,眼手脑还要协调统一,无形中就增加了左右脑的训练,一个优秀的音乐演奏者演奏一首曲子,脑海中需要记忆音乐能到达几千几万个,因此坚持练琴的人,可以逐渐提高和强化自己的记忆力。 6、练琴可以培养孩子的逆商,滋养智商。 有许多孩子开始学琴时热情高涨,学着学着缺乏毅力半途而废了,就是缺乏毅力,觉得学琴太苦了。每一个琴童的学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面对学琴过程中的参加比赛和活动失利,要无数次的面对荣辱得失自我复原,要面对艺术和文化学习时间的碰撞,学钢琴很难,能坚持下来的更难。 因此学琴的过程也是培养逆商,滋养智商的过程。 让孩子学钢琴没有什么好处,坏处却显而易见:浪费孩子的时间,剥夺他的童年欢乐,打击他的信心。所谓学钢琴能开发智力更是无稽之谈,其对于左右脑的"开发"作用,甚至不如学会左右开弓持筷子吃饭。某些技能训练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意思就是必须花费一万小时"有效时间"(坐在琴边嗑瓜子或竖起耳朵都听父母八卦都不能算有效时间的,必须心无旁骛地弹奏),才能学会一项技能。此定律对于钢琴学习,尤为必须的,钢琴技巧有他的特殊性,它没有所谓的"阶段性成果",只有要么会要么不会的二元规律,一旦学不会就必定半途而废,那么所有的时间、金钱投入就打了水漂,并对孩子自信心损害影响深远,此时所有的弊端一起涌现无一遗漏。而且钢琴学习不仅仅是孤立技巧训练那么简单,它包含在音乐这种系统工程之中,除了手指技巧,还必须学习乐理、简单和声等理论知识足以达到钢琴即兴伴奏之用度,才能真正自主演奏感兴趣的好听的"歌、曲"(而企及这个程度才是孩子和家长基本愿望),这些理论可不是中学前儿童能够学懂的,有理解能力的要求。绝大多数孩子就是失败于这个阶段,在家长逼迫下他们通过几年的训练,技术储备应该能达到"自娱"的程度,却是因为够不着理论的学习,以至于不能实现自主弹奏的基本愿望,被迫半途而废,一切美好的希望轰然倒塌,痛哉惜哉。要命的是99%的家长不懂这些风险,他们往往接触到钢琴老师带着挣钱等自私目的的"好心劝说",加上道听途说各种不专业不完整信息的误导,或者出自于自己个人的虚荣心,逼着走上孩子学钢琴的地狱之路,家长认为即使学不会,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谬之大也。全国有数百万孩子在学钢琴,学会的概率有没有超过百分之一还需考证。珍惜生命远离钢琴!我请求家长们慎之又慎。如果您固执地希望孩子有个什么"一技之长",在此我以一位九流钢琴家的身份,建议男生去学航模等工科技能一辈子都能靠这个兴趣吃饭顿顿有肉有酒有娇妻娇儿,女生去学芭蕾长大嫁人后我的家庭我做主老公他是俺的菜,一辈子在家昂首挺胸鹤立鸡群,而且即使老到80岁脸如丝瓜却魔鬼身材,岂不美哉?学这些不需要长久时间的基本功练习的技能,能有阶段性成果,因此成功率几乎百分百,好处立等可取并且不断翻新,是不是靠谱的多?比如芭蕾,一、二年下来,百儿八十节课的训练就能成大器,获得感不输学会钢琴,您、孩子、他爷爷奶奶、老师、亲友获赞不绝,您的小虚荣心是不是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您听到了李云迪、郎朗、王羽佳等三五个人成功的故事,您却看不到那几个人背后还有几百万琴童失败的泪水,学钢琴太过艰苦卓绝了,慎之远之。 我是一个琴童爸爸,我来谈谈学钢琴的好处吧。 一、我姓王氏,三槐堂王家的后人。我们家的族谱八卷之多。但我翻遍了历代的王氏祖宗,竟然没有见到一个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人。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虽然也吹口琴,吹笛子吹箫,打鼓等等,但都是自己皮毛潦草的,会那么一点,谈不上懂音乐。而我自己坚信,没有音乐的人生是枯燥的,无聊的,缺乏厚度的,缺乏延展性的。我决定从我开始,从我这一代开始,在家族的血脉中加入音乐的DNA。 二、我这人存不住钱,一旦有了钱,就必须要做一些风险性非常大的事情,也就是说往往血本无归的事情。而学钢琴啊,就是一个销钱窟。我知道孩子学钢琴到一定的程度没有几十万块钱,甚至上百万是搞不定的。那我想想当初我做某生意的时候亏了几十万,又办了一个工厂的时候,亏了100多万。不管哪一次亏都完全可以供自己的孩子学一门乐器吧。所以孩子学钢琴的好处之二就是让我安分,让我花钱做一件可以留下有用的东西的事情。 三、当今女孩如此缺少,我儿子的班上60多个孩子,只有二十来个女孩。一个枯燥的理科生或者枯燥的文科生,没有一点艺术细胞,没有一点才艺,将来怎么吸引那些优秀的女孩跟我儿子谈恋爱呢?那么学钢琴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儿子在将来必要的时候炫一炫,吸引那些优秀的姑娘嫁给我儿子呀,这是第三个好处。 四、谁都知道掌握一门乐器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儿子也认为这个很难,他可能学不会,但我一直告诉他一定能学会。那么如果我的儿子真正在钢琴上有所造诣的话,或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困难,提高了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那么实际上就给我儿子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实际上就用这件事情告诉他,我行,我真的很行。这难道不是学钢琴的好处吗? 五、学钢琴很费钱,我们家又并不是巨富之家,买件衣服稍贵一点都不愿意掏钱,吃点牛肉80块钱一斤还舍不得吃呢。这一点儿子非常的清楚。但是一节课六七百块钱,一架钢琴十几万块钱,我们都愿意掏钱去做这些事情,实际上告诉孩子,钱,应该去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在有价值的事情面前,我们不要吝惜金钱,金钱只是一个工具,它只是用来达成我们的理想,辅助我们进步,让我们攀登到一个高峰的梯子。这肯定是学钢琴的好处之一吧。 六、还有其他种种,包括天天练琴,包括那种责任,包括那种虚心、谨慎,包括在学琴过程中各种深刻的体悟。这些通过学钢琴得到的好处,怕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