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具体问题之前,还是先科普三个相声行业的常识吧。 1,岳云鹏"不便宜"的表演风格被一些人誉为相声界前无古人和前所未有的东西,为相声表演风格开拓了一个新种类,甚至于连岳云鹏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持这种观点。 实际上,像岳云鹏这种"卖相"在相声史上可不算罕见,最著名的当然是岳云鹏师爷辈的魏文亮老爷子,魏先生外形条件好嗓子也好,表演风格多变被称为"小怪物",当年甚至还曾获得过金曲奖提名。 当然,在表演风格上岳云鹏和魏文亮确实有些相似,但在水平上还差着境界,甭说年轻时候,魏老爷子七十多岁时在台上使相依然非常成功,很干净很招人喜欢。 2,岳云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郭德纲评价他的相声表演风格是"打外不打内",这句话估计是岳云鹏听错了或者记错了吧,郭德纲的原话有可能是"打空不打相"。 空,即空子或空码,是指不懂相声艺术的普通观众。 相,即相家,并不单指相声界业内人士,也包括懂相声的观众。 岳云鹏在采访时显然曲解了"打空不打相"的含义,实际上"打空不打相"、"打相不打空"和"相空一起打"是三种表演境界。 举个例子,以秦霄贤为代表的一些相声新人,也包括近些年的郭德纲于谦,他们的相声很多时候都是"打空不打相",普通观众和粉丝很喜欢,懂行的观众反而会嗤之以鼻。 何云伟、高峰、李根、刘鹤春为代表的一些人,尤其是他们早年的相声,很多时候都是属于"打相不打空",行家听了叫好,普通观众听了反而觉得不可乐。 像2005年的郭德纲就属于"相空一起打",行家和普通观众都喜欢听,最早的那批纲丝几乎全是懂相声的老听户,这也是为什么郭德纲能走红的根源所在。 郭德纲用"打空不打相"来评价岳云鹏相对比较准确,这也是岳云鹏相声的整体风格和水准。 3,岳云鹏说有相声业内专家说他的相声不是玩意,这句话被很多"空子"曲解了,以为是骂人的。 实际上,在戏曲、曲艺等行业里,"玩意"得加儿化音,叫"玩意儿"或者"玩艺儿",指的是曲艺行的技艺。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说现代京戏"玩意儿再好也不对头了",说的就是唱戏的技艺,唱得再好,布景和服装不合适,就不叫京戏了(当然这个观点是比较片面的) 郭德纲也曾对记者评价岳云鹏的《五环之歌》:"那不叫玩意儿,不就是说着玩儿嘛",意思是说,《五环之歌》在相声里算不上个技艺,跟普通小笑话一样就是随便说着玩儿的东西。 实际上,相声专家说岳云鹏的相声不是"玩意儿",其意思和郭德纲说他"打空不打相"差不多,意思是岳云鹏的相声水平还不到火候,还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技艺,也就是"玩意儿"。 解释完相声的常识,再来说一下岳云鹏的相声,他的相声真的不是"玩意儿"吗? 这个问题得分三方面看: 第一,岳云鹏确实有一定相声功底。 郭德纲说过,岳云鹏走红的前提是他在小剧场里说了十年传统相声,打磨了十年,这种积累和沉淀支撑了他后来的走红。 事实上,岳云鹏说的一些传统相声也确实不错,对传统相声技艺的掌握虽说距离何云伟、高峰等人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算是中规中矩。 这么说吧,岳云鹏的传统相声会说,但他的相声技艺还到不了"玩意儿"的程度,更谈不上"好玩意儿"。 第二,岳云鹏的适应能力不错 岳云鹏上过五次春晚舞台,其中后四次都是说相声,如果要评比四段相声哪个最好,其实还是第一个,也就是2015年春晚的《我忍不了》。 为什么是这个呢,首先,这是一段比较规整的相声,有主题,有逻辑,节奏稳当,是一个比较标准的电视相声。 实事求是讲,岳云鹏孙越这段《我忍不了》要比郭德纲于谦在春晚上的表现强不少,这说明岳云鹏孙越的适应能力不错,在不同的舞台都能拿出不错的表演,这一点很重要。 有些体制内的演员很擅长电视相声,如果放在小剧场,有时候反而不太适应。像郭德纲这样适应小剧场和商演舞台的相声演员,放在电视上反而找不到感觉。 这方面岳云鹏孙越就没有什么烦恼,这也证明了岳云鹏的相声达到了一定水平。 第三,岳云鹏的相声很多时候还真就不是"玩意儿" 岳云鹏虽然算比较努力,但他的学识、见识、野心和境界限制了他的天花板,很难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层,上不去也就只能往下走,所以他很多时候在表演相声时都是在吃老本,吃名气也吃观众缘。 比如岳云鹏在2021年春晚上的相声,从相声专业角度讲,这确实不是个"玩意儿",说狠点干脆"啥也不是",要啥没啥,节奏、主题、结构全都一塌糊涂,就剩下个观众缘了。 但是,有些观众觉得这相声多好啊,多可乐啊,这就是典型的"空子"思维,也就是郭德纲评价岳云鹏的"打空不打相"。 实际上,岳云鹏的相声不是"玩意儿"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喜欢,其性质和《惊雷》这样的东西走红差不多,杨坤怎么评价《惊雷》来着?要旋律没旋律,要律动没律动,要歌没歌,要啥没啥。从音乐角度讲,《惊雷》也不是一个"玩意儿"。 同理,小潘潘魔改《女驸马》,把一个本来挺好的"玩意儿"给魔改成了不是"玩意儿"。 但是,像《惊雷》和小潘潘照样有不少受众和粉丝,这是审美多样性带来的结果,毕竟现实中和网络上什么人都有,人口基数决定了再不是"玩意儿"的东西也都会有其特定的受众。 岳云鹏的相声在一定意义上和《惊雷》相似,他的走红在一定意义上也和学猫叫的小潘潘相似。 综上,岳云鹏的相声功底还算不错,但他还是缺乏严谨、高层次的创作和表演能力,现在的表演风格和讨喜的人设可以继续支撑他的人气,但是如果他想在相声历史上留下一笔,其需要提高的东西还有很多。 算不上相声,充其量就是笑话的延长版,你品,你细品! 现在相声演员新生代中要数相声新势力卢鑫玉浩,天津的马军盛伟。可以说要传统有传统,要创新有创新。只不过,他们没有德云社名气大。 何为专业人士,粗略的说,就是长期工,天旱雨涝有工资,保丰收,坐享其成。岳云鹏靠打工,日进日食,不进不食,辛勤耕耘,两者相比,犹如懒驴,耕牛,拿专业欧人,极为不妥,相声夲身就是一种艺朮,供人欣赏,喜欢是人的爱好,谁说的好誇谁爱谁,不要使用标准,排斥,压制是山头主义,希望不要傍敲侧击,搞分裂,大耍淫威。 岳云鹏师出名门,相声的基本功"说学逗唱"门门精通,作品笑点频频,小品"憨厚可掬",电视喜剧也是喜庆可人,并且上过近几年的《春晚》。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生前曾经夸过岳云鹏,"德云社的那个小胖子说的不错"!所以说岳云鹏说的不仅是相声,而且有些还成为"珍品",台上表情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情包",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岳云鹏说的就是相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岳云鹏终将成为著名的"相声艺术家"…… 小岳说的是不是相声,看剧场效果!央视春晚节目单上小岳的节目是作为相声安排的。某些专业人士质疑小岳的相声不是相声,我的理解:一是他们嫉妒小岳在观众中的人缘;二是他们喜欢居高临下以专业人士自居;三是也没有什么演出机会只能专业说闲话了。我希望看到专业人士多干点专业的事,多拿作品、拿好作品,在舞台上亮招,捧相声的碗,敬观众的心,少干内耗的事。 岳云鹏说的到底是不是相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