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早地发现胃癌?
目前在我国,大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小到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恶性肿瘤的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确实比较高,身边的朋友或者亲戚,可能正受此困扰。 回到问题中来,既然大家都害怕癌症,而且癌症早期发现和治疗,预后会比较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早发现肿瘤呢?今天咱们来说一说胃癌。 我们应该重视平时我们的身体。
首先应该说,胃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当存在消化道不适,如腹胀,胃痛,恶心等症状时,尤其是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时,请及时就医,虽然这些症状没有太大的特异性。
尤其有以下病史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朋友;既往患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疾病的朋友;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长期摄入摄入腌制饮食及吸烟的朋友。 出现这些不适时,我们可以考虑化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胃镜等检查,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当存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时,张大夫建议您进行根除治疗。
因此,胃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体检以及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及时就医,尤其对于胃癌高发人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诊断一个病,需要从症状,体征,检查,检验等多方面着手,并不是从简单的一个方面就能明确诊断的。
1.先说症状。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可能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如果一定要写的话,一般的消化道症状都有可能,比如,返酸,烧心,上腹不适,腰背部疼痛啥的。到了晚期,患者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纳差,上腹部疼痛,呕血便血甚至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等症状。
2.体征方面。同样早期的胃癌不会有明显体征,病情到晚期,出现的体征可以有剑突下触痛,上腹部可触及包块,有压痛,反跳痛。或者有腹水的时候,会出现叩诊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检验方面。有便血的患者会有红细胞减少的贫血表现。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可能会提高,也可能是正常的,这些东西并不是诊断肿瘤的证据。
4.检查方面。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检查是X线钡餐造影,通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粘膜相和胃的充盈相对比观察,了解胃粘膜表面是否有病变存在。虽然方便,但也有局限性,就是可能不能发现早期的微小粘膜病变。这样的话,如果还怀疑有问题,可以做电子胃镜。电子胃镜能够清楚地直接地观察胃粘膜有没有变化,如果发现问题,更可以做镜下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除此以外,还可以做腹部超声检查,超声能看到肿块侵犯到周围脏器的情况,甚至发现可疑的转移淋巴结,为手术做参考。腹部CT 检查也能反应出上腹部解剖结构的关系,对辅助诊断胃癌有一定的作用。
说了这么多,诊断胃癌的标准还是病理,电子胃镜下看见有新生物,活检后证明是肿瘤,是诊断的唯一标准。
小克认为:要想发现早期胃癌有两件事是需要做到的。
1.定期的胃镜检查:到目前为止,胃镜检查依然是发现早期胃癌最主要的一个检查手段。早期胃癌为什么会难以发现?主要是因为早期胃癌缺乏临床上的特异性表现,很多轻微的消化系统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小克建议40岁以上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时间最好为3-5年一次,对于既往有胃病的患者(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更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都存在有恶变的风险。
2.不要忽视早期胃癌的轻微症状:早期胃癌之所以难以发现的原因在于,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轻微,有些早期胃癌甚至都没有临床表现,那么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反酸、恶心、呕吐、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上腹部饱胀不适、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当有以上症状时,尤其是当某一种症状持续存在,且不被药物所缓解时,小克建议各位及早的进行相关的检查,当然了胃镜检查是首选,也可以进行碳14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所以说,想要早期的发现胃癌,就必须做到按时的体检筛查和对自身症状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以前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6人死于胃癌,而且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不足10%,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而中晚期胃癌,确诊后能存活5年的患者,仅为总患病人数的7%-34%。
早期胃癌有何症状?
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胃癌同样如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这种不典型表现,通常不会引起人们重视。只有到了进展期胃癌,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可有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及体重减轻等,而此时多为中晚期。尽早发现胃癌,关乎患者生死
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而手术治疗的机会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都取决于发现的是否及时。尽早发现胃癌,关乎患者生死。
而目前,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手段。对有中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的人群,应及时行胃镜检查。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良性溃疡经正规治疗2个月无效者,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定期行胃镜检查。
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胃镜检查也要作为常规查体内容,如果没有胃癌家族史,也无特殊不适,胃镜检查频率可适当放宽,如每3-5年做一次胃镜。
另外,做C13呼气试验,查幽门螺杆菌,也是必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张医生在线---让老百姓也能看懂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评论!
胃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胃癌比较隐匿,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就算有胃部不适等症状也被当做胃炎给拖延过去,导致大多发现时已处于晚期。早期胃癌在内镜下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胃癌大多预后不好,即使接受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因此,识别胃癌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就显得极其重要。胃癌有下列高危因素:
一、老年人:胃癌主要发生在50~70岁中,30岁前不常见。这是因为老年人胃酸分泌腺萎缩,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胃癌发病的诱导因素。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属于胃癌的一类致癌因子,可使胃癌发病率提高2倍。
三、不良饮食习惯:喜欢吃高盐饮食及腌熏煎烤炸霉食品,这些饮食可增加N-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属于胃癌的致病因素。
四、吸烟:吸烟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并且与复发及死亡率相关。
五、父母因胃癌去世:胃癌已经被发现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双亲中有胃癌患者,后辈患胃癌的风险比常人高。
国外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已接近50%,而我国仅5%~20%。因此,当上述高危因素叠加后,积极进行早期胃癌筛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作者:西安市胸科医院 熊朝刚 主管药师、药事网成员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其实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早期的胃癌没有典型的或者说特征性的表现,即使有表现也和常见的胃病(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良性疾病)没有明显的区别。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定方法可以早期、及时的发现胃癌。
1、了解自己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近亲有胃肠道癌症,近亲患癌人数越多,风险越高。如果有的话,建议做胃肠镜筛查。胃镜检查虽然说是相对有创检查,比一般检查要难受些,但是可以直观的看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病变,尤其是早期胃癌筛查的利器。可以直接对怀疑的胃粘膜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明确。
2、了解自己是否有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哪些是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喝热水(注意是一般人不愿意接受的温度)、长期大量抽烟、酗酒、经常高盐饮食、经常吃不健康食品。如果有类似习惯的,最好5年左右做一次胃镜,可以早期发现胃癌。
3、经常性反复性出现上腹部不适,比如隐痛、腹胀等表现,建议及时胃镜检查;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正因为胃癌而去世。
他运气不好,没能早期发现胃癌,等到呕血了,才去医院看,一查胃镜,原来是胃癌,而且已经广泛转移了,没有机会了。这是一个失败的教训。
普通人如何发现早期胃癌呢?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这个意识。
1、胃癌的症状跟胃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类似的,比如胃口不好,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都有可能,因为很多胃癌是由胃溃疡进展而来的,据统计,那么多胃溃疡的病人,大概会有5%发生癌病,发生胃癌。而如果是十二指肠溃疡,基本上不会癌变,不要太担心。如果你有胃溃疡,那么一定要警惕有胃癌病变的可能,最好是每年都能做一个胃镜复查,平时吃药控制胃溃疡,如果症状反复,要去医院复查。
2、胃镜是个好的检查,虽然胃镜辛苦,但可以做麻醉无痛的胃镜,睡一觉醒来就做完了。胃镜下去能看清楚胃溃疡的情况,还能留取病理组织去化验,看看到底有没有胃癌。现在有做胃癌筛查的,有高危因素的群体都应该筛查,比如家里有恶性肿瘤病史,自己又有消化道症状时。还有很多。
讲了一个失败的教训,再来一个成功的案例。
我一个哮喘患者,40岁,跟我说胃口不好,还有反酸,刚开始还以为是药物引起来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他去做了胃镜。一查,还真有胃溃疡,病理出来了,是个胃癌,幸亏,是早期的。后面做了手术,恢复的不错,几年来身体都还很好。
要想及早发现问题,那么定期复查的观念一定要强。很多疾病早期能发现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如果不复查不体检不治疗,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尽早发现胃癌,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心理重视,心里有这根弦。这事实上是废话,但还是要先说一下,因为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你心里不重视这个问题,那么以下说的几点也就不会去做,或者不会坚持做。
其次,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应主动进行胃癌筛查。哪些人是胃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最后,对于身体的异常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不要拖延。比如,上腹部轻度不适感,上腹部饱胀不适、钝痛、隐痛,有时表现为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厌食、嗳气、返酸。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等等。尽管有症状,不一定是癌,但你得重视。有的人会说,有症状就表示晚期了,这个倒不一定,也可能是早期,当然晚期的可能性不小,所以才要主动筛查。但重视症状表现还是很有必要,如果有症状表现,你都还不去看,那就会拖得更晚。所谓早期发现,就是尽最大可能做到。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以前在微头条上有科普过。
其实说白了,要想发现早期胃癌就是做胃镜检查。目前没有什么其它的方法。比如CT、彩超、MRI磁共振 等都都无法发现早期胃癌,只有做胃镜才能发现早期胃癌。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90%早期胃癌都没有症状,有的只是非特异性的胃炎的临床表现,比如打嗝、嗳气、消化不良等表现,这些症状普通胃炎也都有。
其实身体其它器官的早期癌症也几乎都没有症状的,因为身体各个器官都有很强大潜能,都是能屈能伸的,女娲在造人的时候已经给我们人类留了很长的退路了。比如我们有两个肾、两个肺、两片肝脏,胃也非常有弹性,就是切除一个省,切除一个肺、切除半个胃、切除半个肝剩下的一半器官依然可以正常的执行新陈代谢,让我们正常的活着。所以大部分早期的癌症都没有任何症状。比如一个肺长肺结节,很多人都没有症状,一个肾脏或者肝脏上面如果长了一个小肿瘤结节大部分人也没有症状。对应的,在胃里面一部分的胃粘膜细胞出现基因突变长出癌细胞很多人也是没有特异性症状的。只有到了中晚期侵犯到神经、肿瘤出现溃疡、破溃了才会出现疼痛、难受的表现。
那各个器官早期肿瘤怎么发现?只有通过全面的体检来发现。
所以目前临床上都建议大家即使没什么难受40岁以后每1-2年都全面体检一下,以前有科普过,全面体检不仅仅就是抽血体检,还有有临床上辅助仪器检查的体检。比如彩超、CT、磁共振等等。
回到题主提问的问题:如何尽早地发现胃癌?
胃是比较特别多器官,在我们肚子里面,我们人都眼睛看不到,因为胃平常是皱缩的,表面有很多皱褶隆起,所以 CT、磁共振、彩超都看不清楚,特别是多在皱褶里面的早期胃癌CT、磁共振根本就看不到。但自从胃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可能非常清洗直观的看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胃镜说看到的其实就是人得眼睛说看到的。因为就是通过镜子反射出来投送到电脑屏幕上。所以胃镜下去胃粘膜有没有溃疡、糜烂、肿瘤都看的比较清楚明白。
下图就是胃镜下看到清晰的胃粘膜(中间的黑洞是胃和小肠连接的地方),有没有问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比彩超、磁共振、CT 清晰的多。
但并不是说做 CT、磁共振、彩超没什么用,这些检查对观察实质性的器官还是很有帮助的,彩超看肝脏、胆囊、肾脏、女性的乳腺、子宫、卵巢等还是很有用的,CT检查 看双肺、大脑看的比较清楚。磁共振看血管、神经比较有优势等等。所以具体要让医生评估一下具体要做哪些体检。
大概就是这样子,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早期胃癌治疗效果好,5年生存率超过90%。所以,需要尽早地发现胃癌。但是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不适,想要尽早发现胃癌,还是需要以体检为主,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人在40岁以后,如果符合以下情况的任意一条,那就是胃癌的高危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②感染了幽门螺杆菌;③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的其他风险因素(例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对于上述的胃癌高危患者,需要从40岁开始,定期接受胃镜的检查,明确有没有胃的病变,有没有胃癌。
如果不是胃癌的高危患者,需不需要接受胃镜的筛查呢?我的答案是需要,如果你出现了消化不良,大便发黑,长期的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口臭,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
很多人都认为胃镜检查很痛苦,不愿意做胃镜,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耐受的,胃镜检查没有大家想象的难受,如果你无法忍受,可以做一个无痛的胃镜检查,这样就没有一点痛苦了。除了胃镜检查,还有胶囊胃镜,吞一个小胶囊,就可以检查整个胃还有小肠,没有痛苦。但是,胶囊胃镜价格较高,如果发现了问题,还需要做普通的胃镜检查,才能确诊。
总而言之,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手段,其他的检查都存在较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