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华为从综合实力上来说,早已经超越思科。若不是思科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复阻挠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思科很可能早已连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的市场都丢掉了。如果从最新的通信行业营收数据来看,华为的收入已经接近思科、爱立信、诺基亚几大巨头之和了。爱立信近几年更是被华为干掉了生生干掉了四任CEO。 华为2017年营收超过900亿美元,达到925亿美元,净利润约73亿美元,任正非定下的2018年的收入目标更是达到了1022亿美元。而思科2017年的营收只有480亿美元,不到500亿,但是思科的净利润96亿美元,比华为还略高一点,这并不说明思科就碾压华为了,思科利润率偏高是思科在美国贸易保护的条件下达成的,其产品售价偏高,因此多年来市场份额一直被华为所不断侵蚀。 另外一方面,思科的研发投入是远远比不上华为的,因此长远来看思科的竞争力相较华为肯定将不断下降。华为2017年的研发投入在全世界排第五名,达到了122亿美元,已经都超过了苹果,是联想的6倍,是唯一一家进入世界前十的中国企业,而进入前五十的只有两家中国企业,另一家是阿里巴巴,只排在四十多名。思科2017年的研发只有约57亿欧元/63亿美元,全世界只能排18位。华为的研发投入几乎是思科的两倍,如果华为的研发投入降到跟思科一样多,华为的净利润将远远超过思科。 与之相对应的,华为的专利申请数已经多年在全球排名第一,力压德国的西门子,韩国的LG、三星以及美国的高通,而思科在很多年前的专利申请数就已经掉出了全求前十。 如果说现在华为现在跟思科相比还有什么不足的话,一就是思科在企业级网络设备方面还残存有最后一点优势,而在电信级的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思科已经被华为全面碾压。二是思科的网络工程师CCNA/CCNP/CCIE认证在全球来说还是比华为的HCNA/HCNP/HCIE认证更受认可一些,但是随着华为在全世界不断地攻城掠地,相信未来华为认证总有一天会超过思科。 毫不夸张地说,华为不愧为民族骄傲。 个人觉得这句话可以颠倒过来写了,及思科与华为相比有哪些差距? 其实华为从综合实力上来说,早已超越 思科,若不是思科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复阻挠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思科很可能早已连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的市场都丢掉了。并且从最新的通信行业营收数据来看,华为的收入已经接近思科、爱立信、诺基亚几大巨头之和了。华为2018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7%左右!思科2018财年净营收为493亿美元,比2017财年的480亿美元增长3%。 不仅如此,在研发方面,思科的投入也远远比不上华为。 与之相对应的,华为的专利申请数已经多年在全球排名第一,力压德国的西门子,韩国的LG、三星以及美国的高通,而思科在很多年前的专利申请数就已经掉出了全求前十。 所以,不是华为与思科比有差距,而是思科与华为比有差距。 现在不是华为和思科有差距,而是思科和华为相比有差距。思科与华为是当今电信设备大户,两者有高度重叠的业务。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华为现在涉足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业务。 过去20多年,思科制造的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承载了全球80%的互联网通信,成为硅谷中新经济的传奇,尤其是思科公司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可以说是碾压华为,不够现在情况似乎变了,让思科意想不到的是华为真的来了。 凭借着在路由器和交换机领域的成功,思科的市值一度高达5000亿美元,超过微软等软件巨头。在华为进入路由器和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领域时,思科就表现出了担忧。2017点第一季度,通讯业响起一声惊雷。华为登顶,超越美国思科,成全球核心路由器市场的第一。思科的担心终于成为了现实。目前,思科市值已经从巅峰时期的5000亿美元下滑到2200亿美元,成功 "腰斩"。 2018财年,思科营收为493亿美元,已经连续多年增长乏力。2010年的时候,思科的一首歌毛就达到了400亿美元,8年过去了仅仅增长了23%左右,年均增速不及3%。而同期的华为开启了狂飙模式,2010年营收是1852亿元人民币,到2018年增长到73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惊人的18%。 在现在做活的5G领域,华为力压诺基亚、爱立信、思科的一种电信巨头,成为行业领先者。最新数据,华为已经拿下32份5G商用合同,已经远远领先于竞争者。 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前五大电信设备厂商排名分别为:华为、诺基亚、爱立信、思科和中兴通讯。其中,华为在2018年的收入份额继续增长,占据整体电信设备市场28%的份额。自2015年以来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其市场份额增长了4%。而其他竞争对手则没有提升,甚至略有下降。 思科的主要市场在北美地区。要是美国没有设置对华为的"防火墙",估计思科的大本营也会被华为攻陷。 以ICT产业而言,华为无疑世界巨头。在CT行业,华为是世界第一,没有思科的地位。思科业务与华为的交集主要在IT方面,思科是第一,华为第二,但是,思科已过巅峰,华为继续大踏步前进。有新闻报道,核心路由器出货量华为超越思科,注意,是核心路由器,世界没有几个玩家。目前,华为前进步伐遒劲有力,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固态存储、企业服务器、物联网等领域积极部署,都是世界级玩家。 大容量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的芯片,全球只有美国德州仪器一个公司能做,美国断供华为,华为还是光电网络。美国德州仪器和思科联手。搞光光交叉网络,技术差了一代。所以芯片还是网络核心技术,中国要努力,在芯片方面加油! 华为和思科的差距很大么?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一起分析一下。 影响力和发展前景比较: 思科是美国厂商,在我上学的那几年间,它可以称得上是路由交换设备的王者,当时真的是垄断了路由器、交换机很多层次的产品。不过这几年随着华为的追赶,他现在的垄断地位肯定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毕竟是一个经历了三十多年口碑打造的厂商,经典还是经典的,产品技术和标准的权威性谁也不能否认。 而华为,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众所周知,都没得说,国民品牌的骄傲。虽然他现在,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还是不如思科的,但是很有追上思科的势头。华为现在是非常受国民认可的。说明他自身也确实是有实力和技术的,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延伸指日可待。 考试难度比较: 思科考试是分三级来考的,CCNA、CCNP、CCIE,难度依次升高。涉及的内容也是从简单的理论基础到路由协议,再到路由策略、VLAN划分以及到详细的排除故障操作及部分VPN、VOIP配置。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包括:比如说,思科公司有很多技术是他专有的,而其他厂商是不支持的,例如IGRP、EIGRP等。虽然说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毕竟思科认证推出的时间还算是久的,网络中流传的考试真题比较丰富,因此CCNA与CCNP考试的通过率还是很高的,一般可以达到75%。 华为认证毕竟是这几年才推出来的,体系还在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也是分三级来考的,HCNA、HCNP、HCIE。不过也正是因为华为认证推出时间不长,模拟题比较少,再加上华为的路由交换设备配置指令刚刚更新,总体命令语句变动较大,所以考试通过率相对要低一些,基本在50%上下。 这个在思科和华为的选择上,还是以你以后决定发展的方向为主,有考虑过出国么?出国还是选思科好一点,如果只是在国内,当然还是选华为更有市场一点。以及你选择的就业公司所用的设备是思科还是华为的情况而定。 华为最牛B的地方在于固网vs思科,移动网络vs爱立信,移动设备端vs苹果三星,而且都是从追赶到追随到只差半个身位,另外在其它一些领域也处于二线阵营。 这个问题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回答,我试着来给一个答复。华为和思科不太好比较,因为不能纯粹去比销售额,总量看华为销售收入1000亿美金,思科460亿美金,华为是思科两倍多,但因为两者交集其实并不大,所以要打开看才能比较出真实情况。华为是产品线最全的厂商,没有之一,其涵盖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计算、存储、电子消费终端、电信软件、公(私)云计算、部分中间件软件如数据库等。这里面只有有线网络、计算产品和思科有明显重叠,澄清一下WIFI与微波是属于有线网络,前面说的无线网络是指3、4、5G这样属于3GPP组织定义的技术。如果把两家公司的有线网络打开看,有线网络又主要包含光网络、Xpon接入网络、数据通信网络,光网络华为全球领先,思科这部分很少,Xpon接入网厂家太多,华为份额第一,销售额也远比思科大,但数据通信网络思科远大于华为,思科每年数据通信网络硬件销售额在240亿美金左右,华为在80亿美金左右,相差不少。计算部分因为思科方案的特殊性及封闭性,所以华为服务器销售额比思科大得多。但是思科的销售利润率比华为还要好,因为思科以IP革命起家,在数据通信领域思科有很多优秀技术与创新,所以往往能卖很高的价格,而现在有线网络走整体上正在向全IP化演进,所以可见的未来思科还是很强大的存在。最后,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球总投资35%左右,这个思科的后花园市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无法进入,份额基本为零,所以如果互相全面开放,会发生什么只能靠你想象。 openwrt是思科被迫开源的,结果养活了n多路由器厂商。 如今思科开源了vpp,一个思科2002年的商用数据转发平台的代码修改的,设计的先进性,可扩展性,转发性能都非常强大。 开源测试仪流生成器trex,用好了能节省很多买测试仪的预算。 思科还是给数通行业贡献了很多东西的。 思科在通信设备领域远不是华为的对手,而在网络设备中思科也仅在企业级市场还残存了一些优势。 首先要区分的一点是: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是两回事。 在通信领域,华为的竞争对手是诺基亚、爱立信和中兴,三星也勉强算得上。在这个领域思科几乎没有什么份额,所以要说差距的话也是思科差华为很远。包括手机和终端市场,华为有手机终端产品思科没有,所以根本也就没法比。 而在网络设备领域,过去20多年中思科制造的路由器、交换机和其它设备承载了全球80%的互联网数据交换,最高的时候思科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元。 然而这也已经是过去时了,2017年华为在核心路由器市场上超越思科成为第一,而思科在遭受了营收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后在2018年被迫转型,从大型硬件服务商,转型为软件商。 目前思科依然还有优势的是企业级网络设备市场,华为虽然也专门成立了独立的企业级事业群,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超越思科,毕竟企业级市场的打法和电信级市场的打法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这和美国对华为网络设备的封锁也不无关系,华为基本上进入不了美国市场。 所以如果我们从业务体量和覆盖范围来看,华为的整体实力要比思科强很多,涵盖了通信+网络两大板块,而思科只是在网络设备领域的某一个局部还有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