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企业家直接把现金分给员工。这种类型产生的后果有,一是让员工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认为不用劳动也能有所收获,长此以往,养住了一批闲人,当企业真正要用人工作时,反而无人可用。二是对企业不公,正如曹德旺先生所说的,我把利润分给员工,别的企业怎么办,是不是他们的员工都跑到我这儿来了,他们的企业就无法开工了,最终结果只会是企业越办越少。因此,企业家直接把现金分给员工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对其他企业也不公平。 第二种情况,利用股权激励方式把利润分配给员工。这种分配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华为公司,华为作为一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采用了股权激励方式,让员工共享企业利润,既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也让员工得到实惠,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总结:从这两种情况看,企业家要把利润分给员工,如果不釆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就会好心办成坏事!釆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就能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企业家如果只是简单的,把利润的30%分配给员工,那么这个公司必然很快破产。原因很简单,员工低成本获得高收益后的结果,就是明争暗斗,不会再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企业利益。利润可以分配但绝不是所有员工都能享受这个红利,聪明的老板都会立一个标杆和旗帜,其它人只有在不停的仰望和追逐中才会让企业保持活力。所有人目标一致,企业才会有好的发展。同样的利润分配额度,不同的分配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家,其这种行为值得肯定。但我不赞成企业家分润给全部员工,尽管我也是员工,跟方孔兄也没仇。一、利润每年是不固定的,可能增长,可能下降,可能亏损 虽然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是固定比例,但由于利润是不固定的,可能增长,可能下降,也可能亏损,员工每年得到的金额是不固定,或者不是增长的,或者没有。 这种情况下,尤其员工觉得公司的营收很好,但企业有利润没增长或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员工是不会理解的,甚至是人为公司为了少分利润而将利润进行了调节。其实,这对于企业来讲是正常的。 员工不理解,或这个1/3没科学规划好,就会有负面情绪,严重甚至影响公司发展,与企业家的原始想法背道而驰。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员工也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升米恩,斗米仇"。当然,估计少部分员工可能会这样。另外,还有个"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不多说,喷的时候不要带家人。三、分润需要股东会决议 企业家或股东是注重投资回报率的。分润是应当分给股东的利润,分给了员工,如果有其他股东,建议这个企业家召开股东会进行决议。而不是一拍脑袋定了个1/3或其他比例,不考虑其他的股东的想法。 即使股东会同意,也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决定是否分润以及分润的比例。四、股权激励实际上就是分润的一种方式 股权激励中,给员工的干股(只享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增值权和处置权),即是分润的一种形式。但是股权激励的对象大多是公司的管理层或关键岗位、核心人员,而非全部员工。 都有,相当于都没有。所以,即使分润也不能对全体员工。企业家应当保证员工的正当权益 企业家不应分润而减少对员工的正当权益。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工资该发的发,福利该有的有,社保和公积金该交的交,合理保证员工的正当权益。如果企业家做到这个,个人认为企业家就了不起了。 如果还有奖金,还能分润,那就更让人遐想了..... 要看什么企业。 完全靠创新驱动的企业,2/3分给员工都不为过,因为只有把员工当合伙人,员工才有创新的动力。这样企业才能高速发展。 如果靠劳动密集的企业,管理人员可拿高工资,一般人员必须与市场持平,不然就是扰乱市场。 如果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会怎么样? 题主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但是现实却很无奈的。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利润率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利润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我国现在传统的加工企业、冶金企业和农业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有的一年干下来有些微利润,有的甚至可能亏损,这些企业怎么分配? 有的行业像烟草企业、电力企业、证券、银行业利润率很高,他们怎么分配? 再说就是同一个企业今年利润多,分给员工的多点,来年市场变化了,没有那么多的利润可分,怎么办? 因此如何分配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性问题,牵扯到企业员工的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牵扯到行业之间的平衡,社会的公平性问题。需要一些专家和学者来探讨。 如果一个老板想把自己所得利润的1/3分给员工,那当然是可以的,这个关系比较简单,即老板说了算,利润有多高。但是一些社会化的公司,还牵扯到董事会、股东等的分配问题,还有公积金、公益金等的分配比例问题,事情就比较复杂了,容慢慢商量后再办 。 如果企业家把利润的三分之一分给员工不见得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相反还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风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的利润是有着不确定因素的,有的时候可能挣钱,有的时候可能赔钱,你想现在每个企业里面的职工来的这个企业目标明确,就是干活挣钱的,企业的工作和工资自己能够接受就会多干几年,假如今年这个企业效益比较好,老板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分给大家,大家都比较高兴,觉得这个企业老板不错,如果第二年这个企业因为一定的原因没有挣多少钱,老板没有办法给职工分钱,大家就会说这个老板怎么怎么了,不给自己发放利润,企业好像亏欠大家了一样,就会有一部分人离开,第三年这个企业彻底赔钱了,老板发工资都有困难,提出暂时少发或者缓工资或者大家给企业出点钱一起共渡难关,你觉得还会有多少人留下来?这就是现在赤裸裸的现实,大家可以有福同享,但是不能有难同当。[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社会有规则,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不要随意打破,更不能道德绑架! 除了垄断行业,社会上每个行业得到的都是平均利润,仅仅是风险收益有些差异罢了! 如果是垄断行业,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只不过是变相提高工资,增加成本,然后通过垄断的优势,把这一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或消费者头上。 如果是善于搞道德绑架的"爱国企业",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也只不过是变相提高工资,增加成本,然后通过宣传搞道德绑架,把这一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或消费者头上。 如果是普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每个员工增加的收入微乎其微(利润总额不高,工人太多),但老板收入却会伤筋动骨(企业的转嫁能力一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如果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每个员工都会分到巨额报酬(利润总额高,工人太少),老板收入变化虽大却不伤筋骨(高科技企业转嫁能力强,员工激励效果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辩证分析。 如果偶尔一次企业家愿意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会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但如果长期坚持并作为制度企业家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对员工而言,激励因素会变为保健因素(错认为理所当然),对企业而言则会长期失血,不利于长远发展。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应有免费的午餐,利益该是谁的就应是谁的,还是不要打破规则的好! 这问题原意应该是企业怎么激励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三分之一的利润分给员工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首先资本都是逐利的,投资有风险,资本要壮大,所以企业不分配利润给员工,本也无可厚非。企业家能让出三分之一的利润给员工,说明这个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老板比较舍得,是个良心老板。但好心有时候未必能办成好事,这三分之一利润如何分配给员工很关键。 一:平均分配式。如果是这个模式,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人为的制造矛盾,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企业每个岗位的付出是不一样的,而人性是自私的,人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贡献大。平均分配就会产生吃大锅饭的效应,助长员工的惰性,让员工消极怠工,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二:论功行赏式。这种模式下,谁贡献大谁拿的多,能树立标杆,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很多企业发放年终奖,跟这个模式类似。不过,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人人都发,年年都发,别人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本分,所谓升米恩斗米仇,若遇到企业利润下降,发的少了,员工就会离心离德。 三:股权配置式。这种模式企业可以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转化成股权,采用自愿购置的方式,配置给员工。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员工有充分的主动权和获得感,购买股权后,自己的利益和企业效益休戚相关,一般员工也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减轻资金压力。@头条号 很多脑力密集型的企业,其实给员工发工资、奖金提成、缴纳五险一金和社保的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30%了,这算不算把利润的1/3都分给了员工?企业利润分给员工的方式 企业的利润,是扣除了员工日常人工成本之后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一般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来分配,也就是会给一部分高管、核心人员一些股权,有些公司会搞全员持股,持有股份的员工,按照持股比例来分红,但可能收益更大的,是公司发展壮大后市值增加了,自己持有的股份就会很值钱。 所以我们要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企业是怎么把利润分给员工的,工资是利润,利润分红也是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大部分企业给员工分得都还是很多的。利润的1/3分给员工会怎么样? 我觉得这个影响,还要先考虑两点:公司的规模有多大。规模小的公司,分同样金额的钱,占收入的比重一定更大。而规模很大的公司,可能分给员工的钱更多,但占收入的比重就要小得多。把钱给谁。就算公司要把利润的1/3分给员工,这不可能是平均分配,一定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而且很可能差异还不小,怎么分有时候比分多少更重要。 现在想要迅速做大的企业,都非常需要一流的优秀人才,设计好薪酬体系,做好股权激励,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 没有好的激励机制,难以留下一流的人才,所以会分钱的企业往往最后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大,像华为、阿里系,都是给员工股权非常大方的企业,虽然给员工的可能不足30%,但绝对值还是相当可观,可以成就很多百万千万富翁。 但有些传统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员工的可替代性也很高,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给员工分那么多钱,但企业也能发展很好。 所以归根结底,企业要怎么分钱,还是和企业的特点有关,和老板的格局有关,不同的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一样,给钱的方式也一定不一样。 但不管在哪里,想从企业拿到更多的钱,自己还是要有不可替代的一些价值,毕竟就算分钱少的企业,也会给核心高管股份,只要这个人有价值。 总体来说,愿意给员工分享收益的企业,发展空间还是更大一些,而我们做为个体,不管哪个企业分多少,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王道。 欢迎关注@财经大表姐,学投资,让财富增值,感谢您的点赞支持哦! 首先说明一点,如果是私企你凭什么留住人,人在单位打工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钱,不要说不好听,都是上有老下有下,面临结婚买车买房都不容易,将心比心企业将利润拿出一部分给员工还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就提供在行业内工资水平排上前三。 企业的利润是员工创造的,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不要一味地搞教育,洗脑,来点实在的,要马跑得快就得有好的料,人亦如此,有竞争力的工资才有动力加班加点干活,华为做的就很好,企业员工占股,企业的兴衰与自己的腰包有关,谁都会往好的方向努力。 钱是老板找的项目,员工的完成,相互的合理分配,对双方都好。员工面貌积极向上,领导意气风发,整个企业欣欣向荣。有时候作为老板需要大度,做到有舍有得,眼光要长远,企业动力在于人在于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