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责任的父母都知道为后代积累财富,不负责任的父母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
有责任的父母都知道为后代积累财富,不负责任的父母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我觉得这事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之。
也就是说,这话说的不能算错,但也不能说是完全对。
首先,个人觉得,天下的父母,尽管情况各异,甚至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毫无疑问,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孙,他们时时刻刻都为自己的子孙着想,任何时候都愿意为子孙付出。
至于坑子孙的,不愿为子孙着想和付出的,也不可否认,世界之大,肯定也是有的,但客观地讲,这部分父母真的属于少数,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所以,说有责任的父母都知道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累财富,这话我是赞同的。很多的父母,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积累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这个很常见。
但如果你一定要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父母就一定是不负责任的,那就确是不敢可苟同了。原因很简单,天底下的父母,并不是个个都有能力、人人都有本事的。
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只能混饱自己的肚子,他们能把自己的孩子喂饱养大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不是懒,也不是完全无能,很多时候是客观条件所限。比如说,生活在大山沟里的山民,还比如说,生活在极度贫困地区的农民,等等。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你能说他们不负责任吗?
这当然不能。这种情况下,换作是你,同样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想为自己的子孙留下许多的财富?只是的确力有不逮、做不到而已。
所以,有责任也好,没责任也罢,都是自己的父母,相互间还是应该多沟通、多商量、多谅解,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困难,而不要过于互相责备和埋怨,这样,一家人才会和谐、才会和睦。
我结婚的时候把彩礼算上,我爸拿了1万元。结婚花了15万,儿子生下来生病花了6万。父母给我不看孩子,老婆一直自己全职妈妈,这几年一直努力还账呢。就这我爸还说人家30多都买房呢,你一天混的不行连账都还不完。我爸35岁开始今年60了,没有出门过(他学历不低那个时候高中毕业),手艺也有就是懒不负责任。在我记忆中上小学开始从来都是报名的前一天去借钱。这几年感慨的是一代人不努力下一代人就要加倍的努力!我现在地产公司做销售经理(初中毕业啊)谁知道各种心酸!我爸还给人说就我能卖个房子!各种在我跟前找存在感。现在整天在我跟前说让我给他养老,还想要高质量的养老生活。而不知我一天重心在我弟弟的婚姻上(我必须给操心!)。家里还有个弟弟28本科毕业(助学贷款上的学)年薪虽然不低可对于婚姻和房子来说也是遥不可及,不负责的父母下一辈要想过平常人的日子都要加倍加倍的努力,这就是事实!
我娘家的堂哥,今年52岁,最近为儿子的婚事愁得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头顶都快成地中海了。
我这堂侄子,今年28岁了,当年上学的时候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后只勉强上了个专科。
因为家里没有好的关系,家境也一般,所以侄子大专毕业后,只能出去打工,手里拿着专科文凭,自己又没有特长和其他过人之处,侄子在长沙只能找到销售或者保险之类的工作做。
做了一段时间后,侄子业绩平平,基本上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他看别人送外卖收入还不错,于是干脆也转行做起了送餐员。
侄子倒是很珍惜这份工作,接单勤快,人也厚道,好评率挺高,月收入很快就过万了。
刚开始那两年,侄子能拿到过万的工资,堂哥很得意,到处炫耀儿子赚得多,说他养个孩子没怎么费劲,现在照样能赚钱。
但是堂哥很快就被现实打脸了:侄子的婚事一直不顺利。
之前侄子也处过一两个女朋友,最后都无疾而终。最近吹的这一个,本来感情还挺好,女方在长沙做房地产中介,但说到堂哥家里根本没有钱支持他们在长沙买房时,那姑娘就不乐意了。
在长沙买套中等样子的学区房,首付加上家装家电,六七十万总要花的。女方家长倒是同意拿出一半来,但是堂哥家根本掏不出那个钱来,加上侄子自己这两年攒的钱,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万。
女方不乐意了,虽然女方家能拿的出来,但人家家里可不想做这个冤大头,让堂哥家娶个便宜的儿媳妇。
那姑娘自己也不痛快,觉得堂哥夫妻俩健健康康的,怎么半点积蓄都没有,也不想嫁给这样的家庭了,于是双方吹了。
年前侄子回家过年,堂哥到处托人介绍姑娘给侄子认识,可是人家一听堂哥家里的条件,基本上就没有下文了。
眼看侄子年纪越来越大,堂哥还真的着急起来,逢人就骂现在的女孩势利,动不动就要求男方这要求男方那的,哪比得上他们那时候,一无所有也能娶到老婆。但是抱怨没有用,解决不了问题,我不知道堂哥心底里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问题。
堂哥年轻的时候起就有些吊儿郎当,赚点钱就花了,本事没有,享乐到很会,天天骑着摩托车到处钓鱼,钓到鱼了就吆五喝六的约一帮朋友吃吃喝喝,交的朋友也全都是和他一样不着调的。
后来侄子渐渐长大,大家都劝他收收心,好好做事赚钱,到时候儿子大了,成家立业有的是花钱的地方,但堂哥说不听,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都有根救命的露水草,想那么多干嘛?
说多了他还不耐烦: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给什么了?还不照样娶老婆生孩子过日子?到他们这一代就不行了吗?
除了前几年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了一下,堂哥家没有置业也没有积蓄。
前些天有媒婆上门来给侄子说媒,媒人问堂哥有没有在长沙买房,堂哥听了就来气:家里好好的房子不能住吗?为啥一定要在城里买房?
媒婆听了也没好气:住在你这乡下,人家怎么赚吃喝?跟着你们种田种地?
然后双方不欢而散。所以说,"有责任的父母都知道为后代积累财富,不负责任的父母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面临的生存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农耕时代的幸福生活早就不适合现代社会了。
尤其是在农村甚至是在小城镇,男性的婚育问题越来越突出,父母不给孩子积累一定的财富,男人在婚姻市场上的选择面会变得很小。
因为优生优育和生活的压力,大家现在都不敢多生,有的家庭为了生儿子还会进行性别选择,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女少男多的局面,同时因为生的少,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所以女性在择偶的时候,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去选择家境更好男孩自身条件更优越的家庭。
于是像堂哥家侄子这样的情况,在找伴侣的时候就处于劣势了。
但凡堂哥这二十多年来勤俭一些,不光顾自己享乐,给侄子存下一个首付钱都不是难事,这样侄子在婚恋市场上也多了一个筹码。同时这也并不只是说男孩的父母才需要负责任,女孩的父母同样需要为孩子积累财富。
首先只有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才有底气,比如侄子之前吹掉的前女友,人家父母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可以对男方有要求,这样别人也挑不出理来。
其次,娘家实力强大,女性在出嫁后也不必在婆家忍辱负重,婚姻不幸福的话还有退路。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首先我对个题目提出异议,凭什么做为父母就一定要为后代积累财富 ,而且是有责任。父母生我养我没有错,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要为后代积累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并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说出来的话 ,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试问一下,哪个为人父母者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后代有所成就?又有哪位父亲或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后代能出人头地? 我的经历
我是一位年轻的中年70后,上有50后的父母,下有00后的孩子,可谓上有老下有小,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我的父母能创造很多的财富给与我,房子、车子、票子。
90年代的下岗潮我们家也未能幸免,一场商业的赌博我们家倾其所有,一切美好的愿景都化为乌有,正在读中专的我无心再学,好不容易熬到中专毕业,父母卖掉县里唯一的房子来到了一座三线的城市,不为别的,只为给我找一份舒适而体面的工作,花掉了家中仅有二万元钱,于是我成为了一名路面临时养护工。家道中落,难得的体面工作让我们全家都充满了希望,这是公路局的下属单位,对于砸破了铁饭碗的父母来说这是为买到了金饭碗,怎能不高兴?
这是父母为我规划的人生,做为有责任的父母用他们积累了半生的财富给与我的舒适生活,他们为此而高兴,我却认为他们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无奈和不负责任。 如果是一只金丝雀,我或许能感受到主人的善意和爱护。
90年代是现代生活的开始,当时的2万元也不是所有的家庭说拿就能拿得出,可2万元的价值难道就只是一名公路局下属的临时养护工人吗?这个交易在我看来显然不划算,但有更多人却在为我有这么好的父母而送上祝福。儿孙自有儿孙福
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互联网也在90年代连接着每一位年轻人蓬勃的血脉,当时的马云用3万元成就了现在的商业帝国,史玉柱崩塌的帝国大厦也再次重生,游戏、网络、QQ、商品房、保险、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新鲜事敲击着我原本澎湃即将爆发的心,美国神话,中国神话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我再也按耐不住,在周围的亲朋正在恭贺我转为正式职工的时候,我悄悄的再也没去上班。事后常有人骂我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也有人说我不物正业,可是我知道,我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就算是麻雀,我也因该有自己的天空。中专毕业的我拾起了初中的课本,读完初中读高中,千禧之年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考入了大学,两年的付出终没白费,四年本科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读个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跟本不算什么,6年的工资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何况原本的工作是父母半生的积蓄。我想人生的路径本就曲折,只有站得再高点才能看得见远处的目标。 父母的给与是他们人生的经历,财富的多少在于你自身的积累,你拥有的也许不是你的,父母拥有的更不是你的,对于财富我有自己的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今我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但我依然是我父母的孩子,感谢他们身体健康,但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正如当年我的父母对待他们的父母一样。
年幼的我对爷爷奶奶的概念很模糊,我的爷爷是一名革命烈士,在我父亲十多岁的时候因公殉职。我的奶奶拉扯着3个不大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改嫁他人,我的父亲领着两个弟弟在渔船上过生活,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有天我同父亲喝酒,我问父亲"你恨奶奶吗?为什么当时做为团级干部的爷爷就没有留下一点关系或者别的什么?当时您这么小还要领着两个弟弟,为什么不交给奶奶去养?"一通的问话换来了父亲一顿责骂:"如果不是你奶奶又怎么会有我?你又是从哪里来的?",父亲看了看杯中的酒,顿了一顿含着泪花说:"都听说老虎吃人,你有听说过老虎吃自己孩子的吗?你的奶奶当时确实没办法,你以为十一二岁的我能在江中打渔养活我们三兄弟吗?船是你爷爷的战友留给我们的,每天吃的可都是你奶奶答应嫁人才弄到的口粮,整整三年啊",说完一口喝完杯中的酒,留下我许久的回味。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时光不在时懊悔当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但路是要靠自己走的,父母给与我们生命这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哪里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财富?
不要老想着父母的责任,你有想过你的责任吗?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大家的点评,若有不同观念请您留言。
作为父母应当给未成年孩子吃饱、穿温、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好道德思想、教育好自己生存能力,就是最好的父母!
说"给孩留下财富才是有责任的父母",是无忌之谈,更是涽仗话。
这不是在疼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原因在于:
①父母能跟孩子多长时间,你又能养他终生?
②留的财富是定数的,不是永远取之不尽地。
③如果把孩子养"寄生虫",到那时你有何醒悟。
④当"寄生虫"孩子用完所留财富,没有生活来源时,可能会更惨,孩子会恨你一辈子。
大家都要深刻理解"送人一魚,不如送人一渔"的真理!
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人,虽然不完全正确,总比让孩子丧失自己生存能力的人强的多。
真正爱孩子:给孩子尽量多留精神财富和道德修养,引导孩子走自食其力,怎么做人道理,使孩子能在社会上傲游飞翔,做出自己成绩。
这才是合理、合格、负责任的父母!
首先,感谢尊敬的老师的重要提问。回答这一问题,老朽要说的话比较多。为什么?
在答问前,首先,向如今比比皆是,向许多城中那些三十左右的父母,单亲的母亲们致以问候。並点赞:可怜天下父母心。
以上提问,老朽看法,说是个"大头菜`,也可以说是个"大头蒜"问题。
说是大头菜问题,牵扯到神州千家万户,孩子教育,你说他议,专家学者,电視网洛,也蒜中国当下一个社会热点。
况且时下,独生子女较多,哪个父毌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上学,升学,真是各家各户焦头烂额的"大头菜'事。
说是大头蒜。首先还是引用毛泽东主席那段名言一一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大意)
接下来,再回言归正傳。
对孩子攒钱和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二个作法,应加以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折,不能一慨而论。
说远些,咱中国家庭,贫穷居多,孩子过去兄弟姊妹较多。文化教育,智商情商都参差不一,应区别而慎重对待。
例加,对子女较多,那些早早進城打工男孩,文化较低,打拼于城市基层,大龄迟婚的首道难题:买房买車,沉重礼金等经济压力特大。作为老父老母,帮孩子度过婚姻难关,为孩子提供一些经济支持,是应尽责任,理所当然啦。这方面,许多年迈父毌可怜可叹,值得同情点赞。
当然,对一些学而有成精英,城中个把"啃老族`,則应另当别论了。
另外说点题外有点关联的。
这就是对子女前期培养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及孩子培养,尤为要紧。
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风,品德及行为,是对子女终生影响的一夲教科书。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有智者说了,孩子也可以说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此语意深也,当思。
自然,孩子的聪明才智有高有低,(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数神童)但只要培养好孩子童少年就养成的优良品质习惯,吃苦耐劳,自强,自尊,自爱,尊老爱幼,尤为重中之重。
当然,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大事不可忽視,父毌要站高些,子女的童少年,一般都贪玩淘气,咱作父毌的,一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其上学,多读书。回想遥年,自个就有想法在心,就是,让孩子文化程度一定要超过我们这一代!
当然。世上有坐轎的,也有抬轎的。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因素诸多,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父母要看开。
孩子能力有大有小,姊妹命运各异。只要父母早期做好以上孩子的家庭早期培养教育工作,以上问题正如大树落叶,实在无关紧要的了。
以上自个体会,望天下可怜父母参考吧。咱们共勉。
千里做官为得是显贵旺族,修坟造墓为得是庇佑子孙后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责任是人人都有,也是人人所想有,有的人奋斗了一身,给儿女留下了仕途,财富。也有的人辛劳了一身,什么都没有给儿女留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生活的无奈,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也是一种无奈的精神安慰罢了,估计百分之百的人,有的含笑于九泉,有的带着愧疚,遗憾觉得对不起儿女。这就是一种血脉传承,无可替代的永恒定律。也是一种隐藏于心底的责任。
积金于子孙,子孙未能守
增广贤文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父母对子女是有责任的,主要表现在孩子未成年前:养育其健康的身体,教育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现在由于髙等教育的普及,孩子生存能力的下降,父母还得帮助孩子读完大学本科,甚至读硕读博。这应该是很到位了,甚至有些过份,因为发达国家,通常不会这样。
过份的家长将继续:负责帮助征婚,子女结婚成家,子女孩子的抚养,子女孩子的上下学,一直到第三代的征婚⋯家长自己巳年老体衰了,临死前把"接力棒"交给子女,发现他们无法胜任。
这就是过份家长的教育效果。
我有一同学,下乡多年,返城务工,早早下岗…哪天同学会,哭哭啼啼的讲:没法给女儿留下什么"遗产"。又过了一年,高兴的告诉我:女儿为她买房了!原来女儿名校毕业,在上海银行工作,年薪百万以上⋯
再看看哪些大老板的同学,子女出色的有,但少之又少。
谁是负责任的父母?还不清楚!
不认同!
有责任的父母应该懂的,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一个好的发展前途。即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爱学习,能吃苦,懂感恩知回报,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等,总的一句话就是,有责任的父母会教育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授孩子以鱼不如授孩子以渔;给孩子积累财富不仅对孩子不负责任,甚至害了孩子,是愚蠢的做法。
至于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必须要教会子孙在做事生活之前先学会做人,做个品行端正善良的人,做个不靠父母自食其力的人,做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有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无论家庭贫富,走出去的子孙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