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只有人口7000万,为何能迅速增长到4个亿,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远望秦朝,人口已经达到惊人的3000万,而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西夏、大理等华夏大地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个亿,但历史上战乱与和平时代不断更迭,人口数量也是此起彼伏,而到了明朝后期,人口已经接近2个亿,但明末战争导致清初人口下降到7000万,但这个数字在不断的攀升,到了清末,已经是四万万人,那么清朝人口为何能够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到达历史人口新的高峰呢?一、清朝统治者的利民政策
曾经繁盛一时的大明王朝之所以覆灭,应该是天灾人祸,具体原因会专门讲。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统治者给老百姓的负担太重,赋税太多,底层人民根本没法活下去,只能官逼民反,才有了后来打进北京城的李闯王与他的大顺军。
1、清朝建立后,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着重减轻民众的负担,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这就意味着以后每户再增加多少人口,都不用上交多的人头税了。而古代人口就是最大的生产力,老百姓为了增加家里的劳动力,自然是放开的生,也就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到了雍正时期,这一政策得到更好的优化,那就是"摊丁入亩",这是中国赋税制度的一大重要改革,将延续千年的丁银,全部并入田赋,相应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让大量隐匿的人口现身,另外更大大刺激人口的增长。二、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明君多,尤其是康乾盛世,三代明君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颁布了众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明末的小冰河期逐渐结束,清朝的气温有了明显的回暖,这就利于农业的生产。
另外,清朝在边疆和内地,都推行了大规模的屯垦政策,兴修水利,使大量的荒地得到了开垦和利用,粮食的大丰收,增加了人口的承载力,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新型农作物的推广种植
从明末到清初,红薯、马铃薯和玉米几种高产农作物,都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并在统治者的鼓励支持下,这些高产农作物开始了全国的种植。
比如红薯,就是在乾隆时期推广到全国的,当时有一个福建监生陈世元,就是他最先将甘薯的种植技术,推广到了山东、河南等地,因为这个贡献,陈世元受到乾隆皇帝的恩赏。另外,有一个地方官,将甘薯的种植技术写出一本书《甘薯录》,推着这本书的传播,这个叫陆耀的地方官也得到乾隆的赏识,最后成了湖南巡抚。
正是这些高产农作物的推广重视,让老百姓有了足够吃的粮食,人口自然会不断增长的。
综上所述,清朝人口的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了清朝多位明君的统治、气候上的变化,高产新型农作物的引进,这就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条件,这才有了后来大家熟悉的四万万人。
改变你一生的励志短文(上)1。感谢生活的磨砺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厄运,而是精神和追求的消失,心灵的空虚是致命的。心态是我们的真正的主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之路不会一帆
大辩不言,无视就是最好的反击在生活中,我们都曾经历过,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你总是被误解,被扭曲,被诋毁。试图去解释,不仅没有得到别人的体谅,还让自己心烦意乱,一肚子委屈。世间众生有千百种模样,但都比不上你忠于自
喜欢谈感情的,是底层人和底层人谈感情和道德,和中等人谈逻辑和利益,和上层人谈真理和未来。最蠢的事不外乎和底层人讲逻辑,和中层人谈真理,和上层人谈感情。这三个群体,两两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同话题。底层人把
人活着,别争对错,别论输赢,别惹是非人活着,别争对错,别论输赢,别惹是非,因为人生就是对对错错,输输赢赢,是是非非,如果你争对错,论输赢,惹是非,只会徒增烦恼,不如罢了,不如算了。毕竟,人生苦短,我们没必要纠结谁对谁
农村自酿酒以前人人夸,为啥现在经常被质疑?行家主要因2点我国自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别在农村,它可谓风光一时,凭借价格实惠口感各有千秋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不过近年来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自酿酒好像越来越少,甚至在农村也不再那么受欢
爱德华践行中印友好的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在65年前的今天(1957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前印度抗日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博士在北京病逝的消息。爱德华(18861957)是抗日战争时期印度援华医疗队的队长。他曾经
大虾这样吃比水煮有味比油炸营养,操作简单方便,看一眼都能学会冬日生活打卡季大虾这样吃比水煮有味比油炸营养,操作简单方便,看一眼都能学会。虾肉嫩味鲜是个男女老少皆喜欢的营养食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虾是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儿了。大家越来越了解
成就一流匠人的准则人性重于技术近年来,国潮盛行,从3C家用电器到护肤品服饰等行业,国货都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放眼望去,打着国潮国货标签的品牌比比皆是,但细究起来,很多产品质量令人堪忧,只能短期内蹭波流量,卖个噱
修丹青宝典传文化精神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厅内景。浙江大学供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部分书影。浙江大学供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部分内页。浙江大学供图核心阅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
11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微降,三箭齐发或助房企经营逐渐回归正轨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记者门庭婷)近日,多家机构公布了2022年111月百强房企销售情况。克而瑞报告显示,TOP100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5589。8亿元,环比微降0。3同
天气寒冷!在家烤火一定要注意安全寒风来袭气温骤降池州也迎来今冬第一场雪户户有火桶家家都烤火这个时候咱们池州人居家必备取暖神器电火桶是真派上了用场要说这东西的优点那就是无烟升温快暖和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它也会带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