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主教练都需要自己的嫡系班底 我们先看看CBA一些令人不解的现象: 马布里带领北控队,虽然球队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但成绩却是一年不如一年,最近换了主教练,成绩更加不堪。 北京首钢队,这几年买了一堆国内大牌和一堆外援再加一个国际名帅,上赛季淘汰赛却被阵容捉襟见肘的吉林队干翻,今赛季换上救火主帅解立彬,常规赛才打一半,又发生将帅不和的内讧了。 浙江队本赛季主帅刘维伟辞职主将朱旭航转会,但球队成绩不降反升;而刘维伟到了青岛之后,成绩却难如人意。 王晗因为上赛季带着缺兵少将的吉林队干翻北京首钢而身价看涨,本赛季到了山东队之后成绩却是令人失望,常规赛第二阶段还未结束就"被身体不适"而交出指挥大权了。 上海队主帅李春江,在广东队曾拿过数个冠军,到了广厦队成绩还可以,但到了上海队之后,尽管兵强马壮,但成绩始终难如人意,甚至本赛季开始阶段出现一波连败的尴尬局面。 分析这些现象,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道理,CBA主帅,无论是大牌还是菜鸟,要出成绩,首要一个条件,需要自己的一个嫡系班底。 杜锋兼任国家队主帅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广东队员,尤其是"黑白矮"三后卫,因而招致不少质疑。杜锋却发自肺腑地解释过:用广东队员,不但他们更容易理解并坚决执行自己的战术安排,而且关键时刻能听从指挥、为球队搏命。 是的,篮球运动是一个团体项目,球员个体能力固然重要,但球队的整体实力并非个体实力相加。一支球队如同一台机器,机器的功能是否强大,不仅要看机器的各个零部件是否优质,还要看这些零部件能否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如果机器有了一个基本的架构,在这个基本架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零部件,即使是一般的师傅,也会很快就组装出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基本架构,摆在面前的仅是一大堆零件,即使零件再多再好,装配师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组装出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 就CBA主帅而言,自己的嫡系班底,就是这个基本架构。广东、辽宁这些传统强队为什么强?主教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球队的基本架构相当稳定而且相当完善,只需个别位置适当补充一下内外援,球队立马会强上更强。 浙江稠州队为什么主教练辞职主将转会,成绩不降反升?因为浙江队国内本土主力,都是自己青训培养出来的,已经形成稳定而强大的基本架构,加上新帅又是原来的助教升任,所有本土主力,都是自己的嫡系。 吉林队虽然缺兵少将,但吉林队本土球员和单外援已经形成了非常严密而相当完整的基本架构,谁来当这个主教练,成绩都差不多。 杨学增为什么一到山西就能出成绩?山西队是杨指导的老巢,回到山西,他不难组织起自己的嫡系架构。为什么他那么喜欢用张春军?听说王汝恒马上又要投奔他。嫡系。嫡系非常重要! CBA运动员是职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就像军队里的雇佣兵,尽管雇佣兵是职业军人,作战能力很强,但他们是为利益而战,关键时刻惜命怕死。 北京首钢、北控、上海久事,这些土豪球队,确实网罗了一大批大牌内援和大牌外援。不错,这些大牌个个都有不俗的实力,也有丰富的经验,但实力和经验又使他们变成老球骨和老"油条"。他们身上或许有10分战力,但他们可能使出来的只是7分8分甚至更少。他们更加懂得健康才是运动的生命,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关键时刻,主教练是无法让这些"雇佣兵"去搏命的。 马布里不懂中国文化,在北控这几年,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嫡系,因而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国内大牌招慕得越多,带得反而越吃力。 郭士强则不同,他深谙中国用兵之道,一到广州队就抓住一个陈盈骏和一帮年轻的大学生球员,宁愿培养一个菜鸟李炎哲,也不挽留那些心高气傲的大牌。结果,他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 李春江现在似乎已经醒悟,不再寄希望那些所谓的"大牌"和老球骨,也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嫡系。但培养自己的嫡系需要时间,需要耐心,而上海久事的高层却没有这个时间,更没有这个耐心,李春江自己也放不下架子,也没有这个耐性。李指导很可能是晚节不保啊! 西热力江则不同,他是菜鸟教练,所以他能很低调,与年轻球员称兄道弟,很快就培养出自己的嫡系队伍。同羲那班青年军,已经与西热融为一体。西热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一声令下,三军用命。 从CBA又想到国家队。这么短的时间,乔帅能组织起自己的嫡系班底吗?这个嫡系班底关键时刻能搏命吗?外来和尚真的能改变中国男篮"在CBA赛场是条龙在国际赛场是条虫"的问题吗?乔帅会不会是第二个马布里? 但愿乔帅不是第二个马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