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7年上海,日军战地记者拍摄的战地照片。照片中的日军与对面的中国军队形成了对峙,墙上的广告牌写着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原来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有了可口可乐,不过估计是上流社会才能喝得起的东西。 -----------【2】----------- 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两名当地的名媛到部队慰问。这些士兵看起来都非常的年轻,估计也就是20岁左右的样子,虽然他们是装备精良的德械师,但他们即将面临的小日本军队,将是地狱级的存在。 -----------【3】----------- 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照片中不少的中国士兵和平民被日军俘虏,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结局。这张照片非常难以上色,已经是最好的成色了。 -----------【4】-----------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两名德械师的精锐国军在散兵坑里戒备,被机枪挡住的应该是机枪手,而露脸的这位应该是他的副手。能有一挺马克沁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装备了。 -----------【5】-----------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战地记者拍摄到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参与淞沪会战。照片中的日本军队装备相当精良,每个人都戴着防毒面具,看样子中国军队遭受到了不少的生化武器攻击,而且照片原本的清晰度也非常不错。 -----------【6】----------- 1937年上海,日军士兵开始进驻上海,这时的国军已经战败撤离。小日本虽然胜利了但还是戴着防毒面具进驻,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日本人在淞沪会战期间使用了大量的生化武器,以至于战胜后他们都不敢轻易脱下面具。 -----------【7】----------- 1938年武汉,日本人在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半年后,就已经开始进攻武汉了,从这个进度看得出来当时的小日本的军事力量之强大。照片是日军来犯前位于武汉的德械师整备集结, 中国军队参加此战约有100万人,此外还有苏联援华的志愿航空大队 。武汉会战后,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8】----------- 1932年,一名外国摄影师在中国境内拍摄到的照片,影片中的村民在当地猎杀了一头豹子。原来豹子这种东西之前在中国也是有的,现在根本看不到了。说实话,我看到这个照片感到非常的悲哀,人类对野生动物来说,根本就是降维打击,我不喜欢看到任何生命被残害。站在最前排的人腰上还别了一把左轮手枪,想必此人在当地也是极有权势。 -----------【9】----------- 1937年,精锐部队的中国士兵,戴着进口德国头盔的中国部队挺进淞沪战场,城墙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想必他们也知道这群年轻人去了恐怕就不能再回来了。 -----------【10】----------- 1938年晋东南,日军以第108师团为主力,并纠集第16师团、20师团、109师团、116师团和酒井旅团各一部,共十多个联队3万多人向晋东南地区大举进攻。而八路军则以部分兵力和地方游击队采取广泛的游击战消耗敌人,掩护主力隐蔽待击,在运动中将来犯日军歼灭。图片是拍摄到的当地民兵,头上的头巾是当地民兵的标配,也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的形象。 -----------【11】----------- 1930年,这是一张来自美国陆军遗产和教育中心的照片。图片中的士兵隶属于冯玉祥麾下,拍摄照片的当天是因为士兵要测试刚到货的马克沁机枪。 -----------【12】----------- 1937-45年间,图片中的八路军战士正在练习刺杀术,他们虽然也是抗日的正规军,但是从脚上的草鞋就能看出来,他们的装备还是太差。 -----------【13】----------- 1937年,外国记者拍摄到的国军精锐,德械师的中国迫击炮部队。他们在向前方的日军阵地发起炮击,不过就算是这样的精锐,对于迫击炮这种武器来说,能装备的数量还是太少。 -----------【14】----------- 1944年,这张照片拍摄于延安,图中是正规的八路军部队。相较于前线作战的士兵而言,得以喘息的战士们看起来着装就整齐了许多。 -----------【15】----------- 1937-45年期间,两军交战常有白刃战发生,而在刺杀方面日军常使用的刺杀术叫东洋刺。 我军在详细研究东洋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武术的精华衍生出了自己的刺杀术,称之为华刺。 花刺有防刺防刺,攻守兼备,士兵们在战场上克敌手段就多了起来,图片是我军士兵在练习华刺。 -----------【16】----------- 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期间,一个德械师的中国士兵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时的留影。大家可以看到他身上的手榴弹的盖子全部都是拧开了的,方便随时作战。德械师在当时已经算是中国境内最顶尖装备的部队了,但相较于日军来说,还是相差许多。 -----------【17】----------- 1944年陕西,图中的八路军战士正在整装准备奔赴前线,他们面前的机枪是从小日本手里缴获过来的机枪。八路军战士的敌后抗战确实给小日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18】----------- 1941 年 5 月 14 日,小日本士兵肩扛步枪,进军中国东南部宁波市。看他们趾高气扬的样子真是欠揍。 -----------【19】----------- 1935 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学院校园内,幼儿园老师带领一群孩子做游戏。不得不说这个老师颜值真是不错,2年后南京沦陷,但愿这位老师没有经历痛苦。 -----------【20】----------- 1936 年,江苏省镇江市,一个妇女和两个女孩凝视着一个科普中心窗口的标语。民国时期文字是从右到左书写的,橱窗上写的是:养护儿童是父母与教师的责任。 -----------【21】----------- 1941年到1944年间,由法新社拍摄到的小日本海军的战舰大和号,号称世界第一超大型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首次采用球鼻艏设计,全舰装甲防护厚重,舰上装备9门460毫米大口径主炮、12门155毫米副炮和156门25毫米高射炮,由总功率高达15万马力的4台蒸汽轮机驱动,配有光电和雷达探测系统,是世界舰船史上最大的战列舰。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服役,1944年10月24日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 -----------【22】----------- 1932 年,上海,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富庶区域,在1932年1月28日蓄意发动了有预谋的侵略事件,称之为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国军方面派出了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图片为抵抗日军的国军士兵。 -----------【23】----------- 1937年8月,八路军成立后随即奔赴了抗日战场,图中的第机枪手所使用的武器是从小日本交火的歪把子机枪,小日本称之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一把6.5毫米口径的轻机枪,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 俗称"歪把子"机枪。其他几人手持的冲锋枪看枪托有点像英国的斯登冲锋枪。 -----------【24】-----------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期间,小日本围住很多中国的老百姓,他们对中国人逐一搜身,要找出藏匿在他们中间的士兵。 -----------【25】-----------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三名国军士兵奔赴战场,几人佩戴的是德制的军盔,两人拿着毛瑟手枪,全身德械,是当时国军中的王牌部队。 -----------【26】----------- 1939年,美籍华人女飞行员希尔达·严 (Hilda Yen) 在华盛顿特区收到罗斯科·特纳上校赠送的一架新式战斗机作为礼物。 -----------【27】----------- 1945 年 8 月,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解除日本侵略者的武装。 日本裕仁天皇在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布接受中美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规定的一天后,向全国发表了录音广播讲话。 据官方不完全统计,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伤超过3500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照片非收集自国内网站。图片来源:GETTY,iStock以及Alamy等站点,侵权必删。 Photos come from the Internet, any infringement, we will delete it A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