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爱国事迹,赓续报国情怀
1月4日,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爱国事迹座谈会在湖南省石门县举行。与会嘉宾先后发言,表达了对郑洞国将军的怀念与追思。摘编其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向恩明
郑洞国先生虽然在政治、军事生涯中饱经曲折和坎坷,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以爱国始,以爱国终,这是他一生的写照!无愧于周总理对他"黄埔之英,民族之魂"的褒奖!他的英名永载史册!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郑洞国先生的爱国事迹,大力弘扬郑洞国先生的爱国精神,团结各方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蒋祖烜
郑洞国将军是从湖南石门走出来的抗战名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革卓越领导人、黄埔同学会优秀领导者。将军在抗战时期保家卫国、身经百战,鏖战古北口、坚守保定城、激战台儿庄、夺回昆仑关、远征印与缅……打出民族血性,打出赫赫威名。将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为祖国统一、两岸交往奔走呼号、尽心竭力,为国防建设和水利事业贡献良多。将军重视教育、情系桑梓,一直支持、关心家乡发展,他创办的石门一中,在湘北山区办成了一所三湘名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正如《郑洞国将军纪念集》所说,将军的一生"以爱国始,以爱国终",将军的一生是爱国爱乡的一生、是正直勇敢的一生、是不断进步的一生。他的思想、言行、作风,体现了军人气质、湖湘性格。家乡人民以他为骄傲,并将永远铭记他的名字和功德。
常德市政协主席
黄清宇
郑洞国将军的一生颇为传奇,他的个人命运始终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亲身见证了我们祖国从苦难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追思将军的一生,他投笔从戎、立志救国的革命精神;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胸怀大局、忍辱负重的担当精神;鞠躬尽瘁、坚定如一的奉献精神;情系桑梓、饮水思源的反哺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深思和学习。我们要大力弘扬和继承将军的精神,更好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而奋斗,努力把将军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中共石门县委书记
吴兴国
我们怀念和追思郑洞国将军,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我们要继承发扬郑洞国将军的情怀和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毅前行、共同奋斗,不断把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石门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创造石门人民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未来。
郑洞国将军故旧后代代表、开国中将曾泽生将军孙女
曾学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夙愿,也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主张,立足推进祖国统一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台海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安排。历史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代人肩上,我们应当接过祖辈们未竟的事业,赓续爱国情怀,砥砺奋进,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为祖国的繁荣和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人。
郑洞国将军亲属代表
郑之琳
"择善而固执之",曾祖父穷尽后半生的生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投身于祖国统一大业,也始终关心着石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了"以爱国始,以爱国终"。临终之际,他深切地对家人说:"我一生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将来祖国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曾祖父去世后,作为著名爱国人士受到党和人民的隆重悼念,海峡对岸也举行了追悼活动。曾祖父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但他老人家赤诚的爱国情怀,和生前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始终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