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美食飘香,哪些食物容易引发疾病或不适?该如何应对? 今天小编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吴欢为大家带来"秋季应该怎么健康吃"。 冬枣、板栗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冬枣和板栗都属于较甜且不易消化的食物,患有上消化道疾病者,尤其胃动力不足、平时容易饱胀者,以及进食生冷食物容易中上腹疼痛者,吃后会出现胸骨后或中上腹饱胀梗阻感。 健 康 提 示 建议这类人群少吃或者不吃,也可以通过服用促进胃动力的西药或行气导滞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红薯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红薯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尤其空腹进食后,易出现反酸、腹胀、排气,糖尿病人群还应警惕血糖升高。 平时容易反酸、有反流性食管炎和糖尿病人群,建议少吃,避免空腹进食,注意等量替换主食。 大闸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闸蟹,在中医里属于寒凉食物,在现代医学里属于特异性蛋白质。因此,怕冷及受凉易腹痛、胃痛、痛经者,不宜过量食用。 不过,绝大多数人,包括肿瘤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都不会因为适量吃大闸蟹而疾病复发。 吃大闸蟹应适量,不要等放凉了再吃。 食用时,可配合生姜、芥末等温热的调味品。 橘子、干红枣、炒货 图片来源:摄图网 秋季属于燥热的季节,皮肤嘴唇、口舌咽喉都较干燥。 橘子、干红枣、炒货等食品,尤其添加各种香料经过高温炒制的炒货坚果,容易加重燥热的产生,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面部痘痘、皮肤干痒等发作。 避免一次性或连续大量食用这类食物;皮肤过敏者不建议食用。 资料: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