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浙江的综合实力是不是全国最好的?

  作为浙江人的我客观评价一下:如果和江苏比较的话,无论是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都逊色江苏,包括文化、人才数量、、地理,经济,教育。但是浙江有几个特点是江苏没法比的,第一点:从企业层面来说,浙江好比扩散器,江苏好比吸尘器,我们浙江的企业外迁的太多了,为当地经济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如果两省企业对迁比较的话拿就太悬殊了,我很少听到江苏企业来浙江的,但我知道就我们玉环市一个县级市的人在江苏办厂起码有上百家之多,有没有听说过上海的GDP五分之一是浙江人创造的!第二点: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的顶级科学家相当一部分来自浙江,这些都是有资料查证的,有没有听说过浙江人是中国科技的鼻祖!如果拿浙江人和江苏人的各种能力比较的话(按人数比)我想大家是有自明的。
  明显是浙江,一个地方的民富就展现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别跟我什么GDP,基础设施,老百姓富裕才是真的富裕,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先了21年,江苏差了太多。试问每个人是希望自己的省富还是自己个人先富?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江苏目前取得小小成果全盘贬低浙江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别人的优点以及自身缺点,如何做到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呢?骄傲自满的心态只会让我江苏人固步自封,泼妇骂街般的诋毁只会伤浙江同胞的心! 所以我对江苏的烦躁还是有点担心的!
  江苏、浙江是中国两个重要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两省都从"资源小省"快速跻身"经济大省",极为不易。
  目前,苏、浙国土面积均为10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约占全国人口6%的江苏人,创造了全国约10%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创造了全国约7%的经济总量。
  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2013年全国"GDP含金量"(单位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排名中,浙江位居全国第4位(列上海、北京、广东之后,2009年浙江列第5位),已经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而江苏排在第18位。而今年 一季度GDP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四省份超过万亿 兄弟省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没啥好争,但可以比。
  首先是两地资源要素决定发展差异。两地国土面积相仿,苏、浙国土面积均为 10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 1% 。但浙江的可用面积只有江苏的 1/3 ,对于仍处于东亚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的中国,有大量可消耗的土地就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这点苏北广袤的平原做到了,为江苏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土地等资源的强力支撑。尤其是投资拉动方面,江苏大幅领先于浙江,近十年连续多年在 10% 左右徘徊,低于江苏 10 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是两地经商方式决定发展差异。浙江人喜欢行商,江苏人则倾向于坐商。浙江人全中国、满世界跑,创造了是浙江 GDP 体量两倍的省外 GDP ,如果算 GNP ,浙江无疑在全国是最高的。据不完全统计, 650 万浙商在省外创办企业 30 多万家、专业市场 2000 多个,总投资 4.5 万亿元,每年缴纳数千亿的税收,创造数千万的就业岗位,为全国各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浙江去年 1 元投资带来 1.86 元 GDP 估算, 650 万浙商创造了 8.37 万亿元的 GDP 。这是去年浙江 GDP 的 2.2 倍,相当于在省外创造了 2 个浙江的经济总量。
  再次是近十年发展大环境更有利于江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特征为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力量加强、大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货币超发、地方债务迅速扩大;国企借机迅速做大做强、民企发展空间不能有效放大。显然这对于国企、外企为主导的江苏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对于以民企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却很是不利。由于大环境所致,浙江民企未能有效转型升级、稍好的民企全跑去做房地产了。十年中江苏的国企和外企顺势而上,成为超越浙江的领头羊。
  第四是江苏梯级产业转移做得好。苏南向苏北转,浙江却没有苏北这么好的经济发展腹地。同时,浙江众多企业也大量转移到了苏北,在苏北外来企业中主要是苏南和浙江转移过去的企业。
  最后是江苏的大城市群带动效应更强。浙江是省管县体制,这种扁平化管理体制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促使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这也是浙江在全国百强县中占 1/3 左右的原因。县域经济发达也带动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为居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已进入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新时代。这一点为实行市管县的江苏带来正效应,由于地级市集中全市财力大搞城市建设,导致江苏城市圈和城市群优于浙江, 2012 年, 400 万人以上的城市浙江 1 个、江苏 1 个, 200-400 万人的城市浙江 1 个、江苏 7 个, 100-200 万人城市浙江 3 个、江苏 3 个。江苏城市群带动和辐射效应也强于浙江。如 2013 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 64% ;而江苏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达到 64.1% ,首次超过浙江。得益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 2013 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 26596 亿元,是浙江的 1.5 倍。
  当然浙江有浙江的脚步,江苏有江苏的足迹;浙江有浙江的困难,江苏有江苏的难题;浙江有浙江的出彩,江苏有江苏的精彩。
  "苏浙之比"要令人信服,必须客观,必须用数字说话。数字的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2013年江苏、浙江统计公报。
  (一)比GDP增长,江苏快一点。
   1979-2012 年,浙江GDP年均增长12.7%,江苏年均增长12.5%。2008-2012年,江苏发展更快,江苏年均增长11.8%,比浙江9.6%高2.2个百 分点。2011-2013年,浙江经济分别增长9%、8%、8.2%,江苏分别增长11%、10.1%、9.6%。
  分析具体原因,投资拉动是两省最大的差距。江苏投资高歌猛进,1979-2012年江苏投资年均增长23.9%,2013年投资总额达到35983亿元,投资率为60.8%。
  浙江投资稳中有进,21世纪头十年连续多年在10%左右徘徊,低于江苏10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以来有所提速,2008-2012年均增长 17.9%,2013年投资总额达到20194亿元(不及江苏民间投资24526亿元、仅为江苏的56%),投资率53.8%。
  但近年来,无论是浙江、还是江苏,都面临着同样的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一季度,江苏经济增长8.8%,浙江增长7%,均出现回落,和2012年的情况差不多。
  对浙江来说,一季度生产总值仅占全年的不到20%,预计今年和2012年一样,经济运行有望"低开稳走、向上向好"。
  (二) 比GNP贡献,浙江多一点。
   据不完全统计,650万浙商在省外创办企业30多万家、专业市场2000多个,总投资4.5万亿元,每年缴纳数千亿的税收,创造数千万的就业岗位,为全国各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按照浙江去年1元投资带来1.86元GDP估算,650万浙商创造了8.37万亿元的GDP。这是去年浙江GDP的2.2倍,相当于在省外创造了2个浙江的经济总量。
  此外,浙江还有150万华侨在世界各地创业谋生。不少学者认为,浙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的"GNP>GDP"的省份。
  (三)比人口增加,浙江快一点。
   21世纪以来,浙江的人口规模增加比江苏快。对比全国"五普"和"六普"人口数据,2001-2010年,江苏常住人口由7438万增加到7866万,净增428万,年均增长0.56%。
  但 浙江增加得更快,由4677万增加到5443万,净增766万,年均增长1.53%;其中省外流入人口大幅增加,为1182.4万,占总人口的 21.7%,每5个人中就有1个外来人口,十年新流入了一个海南省(867万)的人口,这是浙江人口总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浙商走出去贡献,外来人口走 进来就业。
  大家普遍认为,浙江就业岗位多,社会保障越来越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义务教育机会公平。浙江不仅为全国解决了1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还解决了12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江苏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压力。2013年末,江苏常住人口7939.5万,增加了19.5万;而浙江常住人口5498万,新增22万。
  (四)比工业经济,江苏强一点。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2012年江苏有45859家,浙江36496家;资产江苏84550亿元,浙江5565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江苏119287亿元,浙江57863亿元;利润总额江苏7250亿元,浙江3113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江苏6.39%,浙江5.61%。浙江分别是江苏的79.6%、65.8%、48.5%、42.9%、87.8%。
  资产负债率江苏57.3%,浙江60.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江苏2.62次,浙江1.81次。还有新产品开发经费江苏1495亿元,浙江只有715亿元,不及江苏一半;新产品销售收入苏浙分别为1785亿元、1128亿元,浙仅为苏的63%。
  显然,江苏制造"高新大强"已经形成,大石化、大钢铁等重化工业特征鲜明,"工业强省"当之无愧。
  浙江制造"低小散弱"还没改变,纺织、服装等轻纺工业特征鲜明,至多称为"工业大省"。
  苏浙经济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制造业,浙江GDP为江苏的63.5%,而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只有江苏的48.5%、利润只有江苏的42.9%。
  五)比网络经济,浙江强一点。这一点江苏人没有想到……
   浙江是电子商务大省,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杭州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阿里巴巴傲视群雄。
  2012 年,浙江上网人数3221万人,占总人口的58.8%;江苏3952万人,占总人口的49.9%。
  域名数浙江343万个,位居全国第1,是江苏52.2万 个的6.6倍;网站数浙江19.6万个,位居全国第4,比江苏17.1万个多2.5万个;网页数浙江95.9亿个,位居全国第4,比江苏多13.6亿个。
  2013年,浙江已登记的网上商品交易市场157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52%,首次超过实体市场。浙江电商正在引领全国、带动全国,辐射全球。
  (六)比创新驱动,江苏强一点。
   2013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1,全省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57.5%;而浙江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5。
  从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看,江苏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经费143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2%;浙江R&D经费8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比江苏低0.2个百分点。
  从专利看,江苏全年授权专利24万件,其中企业授权专利17.3万件;而浙江授权专利20.2万件。
  从高新技术企业看,江苏按国家标准认定的有6769家,浙江5309家。从高新技术产业看,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8.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9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5.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来看,南京、无锡、苏州、常州2012年总收入达到3534亿、3047亿、2672亿、2048亿,而杭州、宁波总收入仅为2412亿、1700亿。
  (七)比中心城市,江苏强一点。
   从大城市看,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计算城区人口),江苏11个,浙江5个。
  2012年,400万人以上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1个,200-400万人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7个,100-200万人城市浙江3个、江苏3个。其中,浙江和2010年没有变化,而江苏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了1个。
  从城市竞争力看,2009年全国城市前50强中,江苏有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扬州6市,而浙江仅有杭州、宁波、温州3市。
  从城市化水平看,2013年浙江城市化率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64%;而江苏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64.1%,首次超过浙江。得益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2013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26596.0亿元,是浙江的1.5倍。
  (八)比开放经济,江苏快一点。
   江苏对外开放的力度更大,步伐更快,浙江出口、进口、利用外资方面均落后。
  从出口看,浙江这两年和江苏的差距有所缩小,2013年江苏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约占60%)的出口3289亿美元,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约占67%)的出口2488亿美元,相当于江苏的75.6%。浙江的出口依存度为41%,江苏为34.4%。
  从 进口看,江苏以外引外的进口2220亿美元,浙江以民引外的进口870亿美元,相当于江苏的39.2%。从利用外资看,江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53家,实际到位外资332.6亿美元,浙江分别只有1572个、141.6亿美元,仅为江苏的45.5%、42.6%。
  而浙江境外投资优于江苏,目前浙江在境外创办企业和机构6400家,中方投资额累计200多亿美元,三年翻了一番,遍布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全国第一。
  (九)比市场带动,浙江强一点。
   "看市场,到浙江","买全球、卖全球","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市场",这就是浙江蓬勃的市场活力。
  中国最早的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都诞生在浙江,全球最大的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也在浙江。
  2012年末,浙江共有实体市场4297家,年交易额1.58万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745家,超百亿元市场达到29家,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3年末,共有实体市场4316家,交易额为1.78万元。
  201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发布了含网络市场在内的全国百强市场名单,浙江独占58席,首次包括淘宝、天猫、浙江塑料城、中网网上电器(乐清)等网上市场,成为全国商品市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交易额最强的市场强省。
  应该说,江苏的实体市场也很不错,它在2010年成为批发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的第一个省份,达到10036亿元,首次超过浙江550亿元。
  (十)比财政金融,江苏强一点。
   财政方面,江苏财政收入总量大,增长快。2013年,江苏地方财政收入6568.5亿元,相当于GDP的11.1%,同比增长12.1%。浙江地方财政收入3797亿元,相当于GDP的10.1%,同比增长10.3%。
  金 融方面,江苏总量大,资金使用效率高。截止2013年末,江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60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1836.5亿 元,1.05元贷款就能创造1元的GDP。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73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339亿元,1.74元贷款才能创造1元的GDP。全国的平均水平是1.35元贷款创造1元的GDP。
  如果浙江达到全国水平,那么GDP应该达到4.84万亿元;如果达到江苏水平,那么GDP应该达到6.23万亿元。
  上市方面,江苏境内上市公司235家,浙江有246家,略多于江苏,但规模偏小,融资规模也小,交易额也较小。
  综合地看,江苏的金融经济更加发达。如果按照全国水平测算,浙江有14622亿元贷款出省了;按照江苏水平测算,浙江有25893亿元贷款出省了;那么,浙江的钱去哪里了呢?应该有很大部分跟着千百万浙商去了全国各地,贡献给了兄弟省份的发展。
  (十一)比社会保障,浙江好一点。
   先看江苏,坚持民生优先,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
  2013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457.8万人、2274.7万人和1389.3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5.4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933万人。
  再看浙江,坚持民生为本、富民惠民安民为先原则,从2004年开始每年为民办好十方面实事,确保每年新增财政2/3用于民生。
  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72.5万人、1790.5万人、1144.3万人、 1826.1万人、1173.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超过2300元;失业保险金平均水平为1046元;增发社会保障卡1174万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55.1万人,参合率为97.8%;人均筹资标准为557元,其中财政补助392.9元;所有统筹地区最高支付限额全部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倍以上且不低于8万元。
  在册低保对象(未含五保供养)62.9万人,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15.49元、393.42元;8.9万名重度残疾人获得生活补助,发放补助金额4亿元。
  和江苏7939万的人口总量相比,浙江各类社会保障参保人数相对较高,保障的内容相对更丰富,保障的财政投入相对更多,保障的水平也更好,切实落实了中央"社会政策要托底"的精神。
  显然江苏的GDP、人均GDP、工业经济、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开放经济、财政金融暂时领先,值得浙江学习。
  浙江的GNP贡献、人口增加、百姓收入、生态环境、百姓消费、企业负担、网络经济、市场带动、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社会保障、区域差距、首创精神暂时领先,也值得江苏学习。
  笔者认为,多比质量,少比速度;多比富民,少比GDP;多比转型,少比发展;多比集约,少比粗放;多比贡献,少比自足;多比问题,少比成绩;多比服务,少比管理;多比投资环境,少比优惠政策;多比市场决定,少比政府干预。
  苏浙都必须让百姓富起来、让创新强起来、让环境好起来、让社会和起来。以民为本、创业创新、富民强省、贡献全国,应该是苏浙两省永远努力的方向。
  毋庸讳言,苏浙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面临着"半斤对八两"的难题:
  浙江有温州民间借贷问题 江苏也有射阳挤兑事件;
  浙江有杭州打折卖房,江苏也有南京直降房价;  浙江有企业资金链问题,江苏也有企业担保链问题;
  浙江有产能过剩,江苏也有开工不足;
  浙江有光伏企业关门,江苏也有尚德破产;
  浙江有雾霾,江苏也有雾霾。
  浙江不好,江苏也会遭殃;同理,江苏不好,浙江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区域经济相互关联,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承压前行、行稳致远。
  据有关资料,人均GDP1万美元和年收入1万美元是中等发达国家的必须标准。苏浙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00美元、4000美元。
  江苏的人均GDP和巴西、塞舌尔、阿根廷相当,浙江则和巴拿马、墨西哥、马来西亚相当,真很惭愧。 兄弟窝里争有啥意义,我们还是把眼光放远一点吧,去和土地同为10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比一比,然后再和意大利、德国比一比吧。
  2012年,4978万韩国人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11559亿美元的GDP,人均GDP23220美元,是苏浙的2倍。
  6072万意大利人在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20141亿美元的GDP,人均GDP 33170美元,是苏浙的3倍。
  8180万德国人在3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34006亿美元的GDP,人均GDP 41572美元,是苏浙的4倍。
  这才是苏浙的榜样!苏浙任重而道远!苏浙必须二次创业再出发!
  小结:江苏和浙江 是经济强省,人都聪明,打趣的说有点 吴越仇雠之国的感觉吧 ,就是刘强东(苏)和马云(浙)两个代表人物,另外江苏除了经济强外,也是治学出仕的大省,这点比浙江强,但是做朋友更喜欢浙江的 古 有吴越之争,史记勾践胜利。今有苏浙之比,数字有高有低。苏浙本是兄弟,对比不伤和气。
  泱泱中国五千年,吴越地区多富裕。江东子弟才俊,明日辉煌可期。团结向前超韩,奋起直追德意。
  当然回归这个问题的话,看了数据并不能证明浙江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希望浙江继续努力!……
  作为浙江人,觉得这种问题很白痴。有意思吗?浙江论人均可支配收入现在可能是直辖市外的第一。电子商务因阿里的影响发展不错。其他诸如优质大学,城市公共交通实在不能和江苏,上海比。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很难说最好。各兄弟省份应该把精力放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推动国家发展,早日实现中华复兴梦想。
  浙江省的综合实力是不是全国最好的?你把江苏、广东这两大省份放在什么地位?怕这样说的都是浙江人吧,有谁不说家乡好呢?
  浙江省不管是经济、教育、地理、医疗还是其它方面都不是全国第一,论综合实力,浙江省顶多全国第三,和江苏和广东这两个省份相比还是差一点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经济。在2019年浙江省的GDP总量为62352亿元,只能处于全国第四,不敌广东、江苏、山东三大省份,但是从经济综合实力看,浙江省要比山东强,处于全国第三。在人均GDP上,浙江省不如江苏、福建,在财政和税收上,浙江省不如江苏和广东。
  在地理上,浙江省可能是全国最差的地方,70%的地方都是山区,能和江苏相比,人家江苏几乎都是平原,说实话还没有河南、湖北、湖南、山西这些的中部省份。在教育上就不用看了,基础教育还可以,像高等教育估计中等水平。
  还好浙江省在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还算可以的。以医疗为例,浙江省共有67家,说实话是全国第7,不如广东、江苏、黑龙江、山东等省份。这样看,是不是浙江省估计前五都难进,不过还好,因为浙江省是民富上加分很多的,可以说浙江省是我国民富第一省。综合来看,全国第三没有问题。
  看这么多评论,我也来凑个热闹!浙江省山多地少人口密度大,所有省份中排倒数第四,所以改革开放初好多人在家吃不饱、穿不暖而且好像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在八十年代初就有好多人走出浙江跑向全国做木工,泥水工,油漆工还有卖货郎等等,我记得小时候我的一个姑夫就每年千里迢迢跑青海去做木匠,93年我大学考到咸阳,才那里就碰到好多浙江人在那里发展,比如说有杭州跑那开裁缝店的,而93年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突飞猛进的开始!那时候的江苏人可能很少有这种经历的!
  再说说我印象中以前的江苏。江苏在我的脑海里乡镇企业特别发达,尤其是华西村!那时候浙江也有不少,但无论数量规模和江苏比不可同日而语,浙江那时候刚开始私营企业刚发展,但还有姓社姓资讨论,所以和江苏广东比差距比较大!而且浙江没什么大企业,江苏的扬子石化,仪佂化纤,洋河大曲等都不是浙江可以比的,浙江最大的宁波镇海炼化跟江苏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要说杭钢,衢化了!
  再谈谈这些年两地发展,无可置言,国家对江苏和浙江的重视相差很大,无论是地位,政治,教育,文化各方面江苏比浙江大多了!所以这些方面不用比!但是不知道各位注意了没有,浙江的民营企业这些年蓬勃发展,不说网络科技公司了,就说普通的企业如娃哈哈,万向集团,吉利集团,雅戈尔,横店集团,广厦,传化等等,全国富豪排行榜上非常多,更不要说浙江人在省外面的一些人了,比如说复星的郭广昌等,前几年浙江在搞在外浙江人搞回归工程,据说在外浙江人所办企业和经营的产值相当于一个新的浙江,这其实是一笔很大的资源!再来看上市公司情况,基本上浙江上市公司以私企为主。江苏上市公司也很多,但私营企业大的我知道的有恒力,苏宁等,但特大型企业我因为不是江苏的可能不太了解,但名企不少还是知道的如波司登,红豆,海澜之家等,怎么都是服装行业?!实事求是说不如浙江!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江苏的发展离不开外商投资,以最发达苏州为例,苏州市区不要说了,全是外资企业,还有昆山,这些经济加起来产值很告,但赚的钱都是外国人的,经济不景气这两年对江苏其实影响很大,而且说实话,富的是人家,苏州人只是打工上班者!浙江以私营为主,赚钱也是本地人,最后赚的钱和花钱都在本地,江苏就不一样!以杭州和苏州对比为例,产值杭州不如苏州,但你要知道苏州是外资企业为主,而杭州呢,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如商业,服务业,旅游业,还有高科技产业网络科技为主,两者完全不同,但从远景来说个人认为象苏州这样的发展潜力不高,没有自己的东西!而且我们知道利润主要在哪里,普通企业其实利润不高的,而商业和服务业相对来说更高!那有人说从国家发布的城镇居民收入苏州比杭州还高,其实我觉得这根本不准,杭州的私企太多了,上班的人可能苏高一些,但杭州大大小小私企,经商者,开公司的太多了,总收入对比苏州绝对差远了!还有在苏州很多经商者和企业有浙江人参与,以发展最利害的常熟为例,我接触的浙商告诉我有一半的办企业和批发商都是浙江人,这也许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一种情况!据我了解江苏人跑外地还是比较少的,但浙江人在外的不要太多。根据以上分析,我觉得浙江的发展潜力比江苏大多了!
  我是一个浙江人,发这问题的你是要挑起地域仇恨?浙江从没和外省比,也比不过。不过浙江老百姓过的好,手里有几个闲钱就行,管他那里出了名人,那个大学强,那里大型企业多,和你有关系??安心搬砖赚钱…浙江和江苏比就像中国和日本比,江苏地大人多GDP高,浙江地小人少人均收入高,就这个道理。你说老百姓喜欢那种生活?
  浙江不是综合实力最强的省,综合实力最强的是广东。浙江的gdp在全国只能排第四,比山东稍弱。但山东的gdp国有企业占比重大,浙江的gdp却以民企为主。浙江的发展也比较均横。比如金华,下面的几个县都不差,永康,东阳,横店,义乌都是中午百强县,实力都很强大。也可以说浙江是藏富于民的省,浙江的老百姓是最有钱的。
  浙江政府的政策比较好,很人性化,比较支持民企,它的经商环境是全国最好的,它的模式很值得推广。只有百姓富那才是富。
  浙江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 浙江北接江苏,上海,西北接安徽,西接江西,南接福建。 东面是东海。
  浙江主要由丘陵组成,占总面积的70%左右。 南部和西部的高度往往是最高的,而黄茅尖峰(1929米或6329英尺)的最高峰则位于那里。 其他主要山脉还有雁荡山,天目,天台,莫干山,高达700〜1500米(2,300〜4,900英尺)。
  沿着海岸线和河流发现山谷和平原。 浙江省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由杭州,嘉兴和湖州两市平原组成,中国大运河从北部边境进入杭州。 衢州,金华两地衢江沿岸另一个比较平坦的地区。 主要河流包括羌塘和瓯江。 大部分的河流都在高原的山谷里开凿出来,充满了激流和其他与这种地形有关的特征。 着名的湖泊包括杭州西湖和嘉兴南湖。
  浙江是中国最富有和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截至2016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7110亿美元(折合473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5%,位居省级行政单位第四位; 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965.2亿美元(295.9亿美元),2.12万亿美元(3191.9亿美元)和2.41万亿美元(3627.0亿美元)。 人均名义GDP为12,784美元(84,916元人民币),居全国第五位。 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全省民营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的主要制造业是机电,纺织,化工,食品和建筑材料。近年来,浙江一直遵循自己的发展模式,被称为"浙江模式",即以优先发展和鼓励创业为基础,强调小企业应对市场突发事件,大量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散装国内消费和出口的低成本商品。因此,浙江已经成为自己最富有的省份之一,"浙江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的传奇。但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效率低下,对原材料和公共事业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也是一个死胡同,因为浙江生产散装廉价商品的无数小企业无力转移到更先进或技术更先进的行业。[21]浙江的经济中心正在从以浙江北部为中心,以杭州为中心,以东南为中心,以温州,泰州为中心[15]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237元(7112美元),年均实际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6元(3442美元),同比实际增长8.2%
  传统上,浙江被称为"鱼米之乡"。 正如其名,稻米是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 浙江北部也是中国的水产养殖中心,舟山渔业是全国最大的渔业。 主要经济作物包括黄麻和棉花,浙江还在中国的茶叶生产省份领先。 (着名的龙井茶是杭州的产物。)浙江的小镇以丝绸之类的手工业生产而闻名,在全省排名第二。 它的许多集镇连接城市和农村。
  从1832年起,该省出口丝绸,纸张,粉丝,铅笔,酒,红枣,茶叶和"金花"火腿。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是重要的商业港口。 海盐县与慈溪之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连续海水最长的桥梁。
  在企业方面,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无疑是浙江的名片。
  尽管浙江经济发达,但教育资源配不上它的经济地位。浙江省只有一所211大学,即浙江大学。相比之下,经济明显不如它的湖北和陕西都各自有7所211大学。
  综上所述,浙江经济实力是一线,综合实力介于一线二线之间。
  上海松江区,温州统计局和招商局去统计过,温企的创造的产值是1500个亿,单单是上海松江区,时间2014年!这项调查是上任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陈德容发起的温商回归调查,现在的宝钢党委书记,温企在全国创造的产值是温州全市产值1-2倍,就不要说在全中国的浙商了!在外经商,哪个省也没浙江多.你把外来投资也算是富的话,也没话说,而你不过是打工仔,浙江私企全中国最多,没人反对吧?私企多就代表民富。江苏多少外来投资,有多少是本地人办的企业?你说你院士多,可你人口比浙江多了三千多万,你说浙江三千多万人口,培养不了几个院士?不是绝对也不能否定是吧?浙商现在还是比较能吃苦,第二,当发现一个商机,自己吃不下的时候,就会叫朋友或者亲戚一起吃,这个别的省是比不了的。就问你,打工的发现商机多还是经商的发现商机多?

行走吉林为啥都来珲春摄雕?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天气转暖,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珲春市敬信湿地迎来了北归候鸟。你看冰面上投喂的食儿,海鸥先过来吃,看它吃没事,白尾海雕虎头海雕再抢它嘴里的,多有意思。在敬信湿地,我Magic5Pro发布了,能打败华为的,果然只有荣耀荣耀Magic5系列今天在海外率先发布,本次只带来了荣耀Magic5和荣耀Magic5Pro这两款产品,至臻版估计要留在国内的发布会再说,其中荣耀Magic5Pro无疑是发布会的焦盘点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华为手机,共14款1华为Mate40Pro搭载一代神U麒麟90005G旗舰芯片,采用台积电5nm的制程工艺,集成150亿晶体管,性能跨越式升级,功耗大幅降低,让你体验震撼的超前速度正面是一块6。76山西大学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正刊发表论文近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这是山西大学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正刊上发表研究论文。NaturePC微信3。9。2内测收藏UI优化未修复只读文件!给你们最新最快的PC微信内测更新资讯!前几天的安卓微信8。0。33正式版本的更新,我想大多小伙伴都会反馈自己更新之后没有小功能卡片文章下划线相机新页面,今天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下,因为祝贺!孔凡钰滑雪世锦赛空中技巧夺冠,中国队时隔十年再夺冠2023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世锦赛在格鲁吉亚进行,23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平昌冬奥会该项目铜牌得主中国选手孔凡钰凭借决赛第二轮获得的85。30分夺冠!这是中国选手在世攀登新时代文学高峰的雄浑史诗丨叶舟新作凉州十八拍在京首发奔流新闻北京讯(记者雷媛张海龙)2月24日,著名作家叶舟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新书发布暨推广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这里正是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推介会现场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泉果基金赵诣二季度有望形成新的主线王鹤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王鹤静)2月24日,泉果基金基金经理赵诣发表观点称,今年以来市场延续了去年10月以来的反弹,风格上呈现为分化轮动。一季度的现状基本表现为强预期弱狂飙播完,高叶和张颂文的爆红,才是内娱影坛的悲哀狂飙无疑为今年的电视剧立了一个门槛极高的起点,后续待播的各大电视剧要有压力了。它以11380的热度值,直接刷新了爱奇艺的站内最高记录,在豆瓣二十多万人打分的情况下,评分高达9。0。大江时评以质量铸品牌,按下质量强国快进键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龚桢梽介绍,品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邓超赔得有多惨?本以为躲过了春节档,没想到自己却赔得精光要说这段时间,谁的日子是最爽的,这一点,真的不好说,毕竟娱乐圈的明星,这段日子似乎都过得不错,毕竟放开了,票房啥的都有了,但要说谁是过得最难受的,想必邓超一定是有话语权的,因为他的
信仰的力量自炎黄二帝和蚩尤战于逐鹿,华夏民族完成了第一次的多民族融合,部落兼并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占据更好的生存空间,增加部落人口,人口多就壮丁多,壮丁多就兵强马壮,兵强马壮就可以更好的保护部落环西北里2022文创街获一等奖!任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出高下2月9日,任创汇第四届任城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办。9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区创业青年和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累计报名参赛项目百余个我驻奥地利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冬季户外运动安全据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消息,滑雪季来临,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踊跃参与滑雪登山等运动。近期阿尔卑斯山区遭遇持续强降雪大风天气,雪崩风险上升,已有中国公民在户外运动中遭遇雪崩不幸伤亡。驻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今天收官辽宁摘得最后一金今天(2月9日),20222023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在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闭幕。在最后一个比赛日的混合接力项目中,辽宁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代表队以1小时30分30秒9的成绩摘这么多年青春的模样,是笑中带着泪我们大概都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才算是青春?有人说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青春,是一段认识自我与人2010赛季的青春之歌,独属于布拉泽维奇的申花青年军2023年2月8日的克罗地亚,米罗斯拉夫布拉泽维奇在故乡萨格勒布的医院安然辞世。这一天,距离他的88岁生日,只差两天。这位曾带领克罗地亚国家队创造98世界杯黑马奇迹的老帅被克罗地亚那些埋葬了青春的贞节牌坊,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在看古代连续剧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听到过贞节牌坊,不过贞节牌坊四字一出,不少人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四个字的背后,是多少女人辛酸屈辱的一生啊!每一座贞节牌坊的存在,都像是一副巨员工说绩效考核严了,中芯国际去年四季度净利润下滑2月9日晚间,国产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披露2022年四季度业绩快报,今日又召开电话会议。据悉,去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营收虽同比上升,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近20。早在今年年初,关于中芯国WCBA重张首钢女篮要用胜利积累信心和力量京报体育记者李远飞在球队的上一场联赛过去50天后,2月8日19时30分,北京首钢女篮将在重张的中国女子篮球联赛(下称WCBA)中,迎来第二循环的第三个对手河北衡水湖队。这是首钢女篮跨学科视角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审美和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增加了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我国首饰消费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首饰消费不仅仅是满足单纯LVMH或将收购腕表品牌百达翡丽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根据有关人士透露,LVMH首席执行官BernarArnault在最新的财报会议中特别提及2021年底与Tiffany推出联名腕表的瑞士手表品牌百达翡丽,表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