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Seven 凡是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01
作家水木然曾说:这次疫情造成的心理伤害,或大于病毒本身。 他还和SARS做了一个对比。 SARS那年只有一个社交工具QQ,大家接受信息大都通过电视和纸质媒体。 而这一次大家都是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获知信息,各种真假消息让人恐慌。人在恐慌的时候,行为习惯会很大改变。 最近,身边不少人都有些紧张焦虑。 感染了新冠的害怕肺炎、心肌炎;没感染的整天焦虑,不知道自己何时中招;康复的又怕复阳或是二次感染…… 身边一个朋友,转阴也有半个月多了。 但他每天疑神疑鬼,唉声叹气,今天怀疑"我还在咳嗽,是不是白肺了?" 明天又哭诉"早上起来感觉胸闷气短,我该不会得心肌炎了吧?" 还动不动给我们转发关于"阳后运动猝死""新冠后遗症"的新闻。 加上他最近还经常失眠,面容憔悴,每天心不在焉,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抑郁了。 想起近日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在演讲中的一段话: "中国人民正经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阵痛。 很多人感染奥密克戎,症状反应强烈,这样痛苦的生理感受,每个人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 但是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我们还没意识到,就是疫情三年以来,对我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这个伤害是千变万化、长久、深层的。" 有多少人,明明身体痊愈了,心里却始终无法释怀,每天忧心忡忡。 其实,比身体阳康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阴"。 02
前两天,北京日报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开放之后短短20余天,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共接通了100多个与疫情相关的心理求助。 其中近五分之一的来电是讲述对感染新冠的焦虑和恐惧。 一位陈先生感染新冠后,整天担心自己会出现心肌炎、猝死。 最近半个月,他一回到家就心慌、胸闷,坐立不安,茶饭不思。 他先后到医院心内科、呼吸科等科室就诊,但都没查出什么问题。 最后,他不得不挂了医院的心理科,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西方现代心理学认为:身体充满智慧,身体的慢性疼痛,除了受到伤害所致外,绝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压力和心理问题所造成。 很多时候,打垮我们的不是病毒,而是心态。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得了新冠有什么后遗症?" 有位网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我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位网友自述,自从他转阴之后,整个人情绪低落,晚上辗转难眠。 上班时也没有动力、浑浑噩噩,满脑子都是关于后遗症的焦虑。 再一想到未来与病毒共存,自己还会重复感染,他就心生绝望。 曾经的他,喜欢摄影、打篮球、爬山,整个人对生活充满热情。现在的他整个人死气沉沉的,除了上班,几乎不出家门。 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只会陷入精神内耗,慢慢拖垮自己。 其实,好心态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44岁那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医生认为"活不过三个月"。 然而时隔多年,他却奇迹般地痊愈了, 谈起自己的抗癌心得,凌志军直言,拥有一个好心态非常重要。 手术过后,他带着全家人搬到郊外休养,那里有着清新的空气,和悠闲的时光。 他作息规律、从不熬夜,没事晒晒太阳,内心充满了平静和温暖。 他还经常和儿子一起看郭德纲的相声,两人在电视机前哈哈大笑。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他的身体竟然慢慢开始好转了。 你的心态,就是你身体的主人。 如果能保持一个好心情,想得开、活得透,就很难被疾病打垮。 03
官方数据,去年12月1日后,已有7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输入我国,未来是一个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局面。 近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跨越疫情,心理重塑》的演讲。 彭凯平教授指出,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人们需要整理心情,疗愈创伤,建立积极心态应对疫情的冲击。 1. 抗逆力 也称之为耐磨力、意志力、抗压力。 新冠病毒折磨我们三年,我们坚强地扛过来了,这就是一种抗逆力。 大家感染奥密克戎的时候,高烧不退,水泥封鼻,卧床在家,街道上冷冷清清。 但是元旦之后,第一波"阳康"的人纷纷走出家门,商场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人生总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每一次跌倒又站起的过程,都是在修炼自己。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既然未来共存成为必然,不妨放平心态,坦然乐观地面对未知生活。 2. 复原力 转阴之后,很多人依旧把疫情当成生活关注的重心,无法抽离出来,不能真正回归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有点风吹草动就坐不住,元旦刚屯完蒙脱石散,现在又开始屯辅酶Q10。 看到一个话题#全国都在担心新冠,只有东北人在准备过年#:热热闹闹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年货…… 这种人间烟火,让人心头升起一种久违的感动。 一个具有复原力的人,能够迅速从失败中走出,从容淡定地面对现实。 其实,生活总会迎来美好,也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盼。 不要总是盯着新冠不放,疫情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 当你开始专注于当下,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会走上正轨。 3. 屏蔽力 疫情之下,各种讯息扰人心志。 过度关注,很容易陷入恐慌,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 比如,据专家表示,新冠病毒诱发心肌炎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在千分之二左右。 很多的胸痛,其实是焦虑紧张引起的。 想起一句话,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影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面对外界喧嚣,我们要修炼自己的"屏蔽力",屏蔽掉那些负面的、无用的信息。 平时丰富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是盯着负面新闻。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看电影、绘画、插花、羽毛球、游泳…… 用心生活,慢慢感受,才能摆脱焦虑,不辜负这趟人间之行。 4. 成长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创伤后成长,意为历经逆境后,人们的认知、思维、情绪出现提升,愈挫愈勇。 有些人在经历创伤后萎靡不振,有些人则会抓住机会发展新技能,挖掘更丰富的自己。 身边一位好友,感染之前工作总是得过且过,还时不时摸鱼。 阳康之后,却立誓要努力上进,争取早日升职加薪。 问其原因,她笑着跟我说,生了一次病,才知道过去太颓废了,趁着健康的时候,要好好珍惜生活才是。 尼采曾经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真正成熟的人敢于从废墟中站起来,迅速成长,生出更多勇气和力量,去改写自己的人生。 ▽ 疫情三年,是一场大考,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挫折、打击、磨难。 但好在,我们都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扛过来了。 曼德拉有一句名言:"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 既然我们没有被病毒打倒,就一定要活得更加灿烂。 点个赞吧 ,让我们稳住心态,输入正能量,开启2023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