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将打造高品质南部都会中心现代魅力之城""打造轨道上的文商旅创新融合区""让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大良的市民,都感受到大良的温度和品质"…… 在2023年顺德两会期间镇街主官访谈中,顺德区人大代表、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少玲总结了大良去年发展成绩,并结合区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围绕提升城市品质、产业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介绍2023年发展目标。 增品质:"轨道上的凤城"形象更加亮丽 南方日报: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近期正式运营,大良正式迈进地铁时代。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大良在打造"轨道上的凤城"、重塑城市形象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少玲:过去一年,大良街道上下齐心作为,紧盯节点、抢抓机遇,坚持地上和地下统筹、里子和面子并重、建设和服务双提升,外优环境、内精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形态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深入实施治水大会战。清岸拆违工作腾出近5万平方米近水亲水空间,如期完成位于新滘的"美岸"示范项目首期工程,绘就出水美城美的大良新图景。 二是深入推进城市大建设。大力推进道路管网改造升级,并启动了39个老旧小区改造、南华伏波片区整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最美校园"行动等重点工作,精雕细琢"绣"出了大良新颜值。 三是深入开展品质大提升。去年,大良街道在新城区试点启动了物业城市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域新增的108个街心公园、"四小园"化身亮丽风景线,点缀"大美良城",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19家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其中4家获评市级五星级,地铁7个站点上盖配套设施和周边景观按期保质完工,交通畅通工程取得新进展,群众生活、出行的安全性、便捷度和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轨道上的凤城"形象更加亮丽。 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精雕细琢"绣"出大良新颜值。 戴嘉信 摄 树标杆:打造高品质南部都会中心现代魅力之城 南方日报:接下来将如何树牢全区高品位形象的"新"标杆,持续打造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 李少玲:2023年,大良将紧密围绕"加强大良—容桂—伦教中心城区建设"这一部署要求,担好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中心"的使命任务,拿出走在前列的精气神,以树好"三个新标杆"的目标,打造高品质南部都会中心现代魅力之城。 树好政治引领治理的先行示范标杆。围绕"党建引领、红色精神、深化改革"三条主线,引导全街道党员干部群众激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气神,鼓足干劲、奋勇前行。 树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标杆。按照"二产提质增效、三产锻长补短"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高端服务业新典范、数字经济新引擎。 树好文化创新发展先行示范标杆。在美食、潮玩、地铁等元素的"加持"下,现代城市文化加速发展,在更高层面上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大良在美食、潮玩、地铁等元素的"加持"下,现代城市文化加速发展。 戴嘉信 摄 提信心: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南方日报: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方面,大良将有哪些铺排? 李少玲: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新一年必须"要以政府的实干提振社会信心"。在2022年收官盘点之际,大良顺势而为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潮起德胜"大良跨年畅享季活动,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助力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添能蓄势。 短短一个月时间,大良成功推动了7个产业项目投资相继动工或竣工投产、合计投资超30亿元,4家优质金融机构布局进驻金凤凰产融集聚区,并策划推出了3条重点地铁站点游线、10项文旅活动和20个打卡点。 接下来,大良将在继续策划实施好"潮起德胜"系列活动,让大良的烟火气更浓、社会发展信心更足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这一战略部署,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开拓大良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大良将继续策划实施好"潮起德胜"系列活动,让大良的烟火气更浓、社会发展信心更足。 资料图片 一是做强做大园区载体,培优培厚发展土壤。按照"一脊两翼、东优存量、西扩增量"的发展思路,一手向内抓提质增效,一手对外强招商引资。 二是做好做深产业协同,创新创优发展生态。依托金凤凰产融集聚区、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新能源汽车小镇三大区域,锻强数字引领、金融赋能、科技驱动三大"引擎"。 三是做实做细企业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在"提效能、聚人才、强引领"上狠下功夫,推进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实施,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保障,壮大实体经济发展队伍。 有温度:绘就品质宜居、幸福乐居新篇章 南方日报:教育是大良核心竞争力之一,大良怎样继续发挥优势,保持领先?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重点领域又有哪些新动作? 李少玲:去年,大良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基础保障和教育改革工作,继续巩固身为顺德教育中心的底气和信心。 其中,大良全年新增宿位1550个、公办学位630个、普惠性学位230个,"舒心午睡"实现全覆盖;已累计成立六大教育集团,西山教育集团更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的培育对象;不断优化教育队伍结构,实施名校长"领航计划"和教师"关爱计划",大良教育事业正朝着均衡优质发展稳步迈进。 2023年,大良将坚定高位优质发展定位,扬优补短,持续提升"学有优教"水平,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预计逐步增加各学段学位约3900个、宿位约1800个;建好建强集团化办学标杆,计划采用"名校+"集群的模式推进"西山—聚贤"集团化办学,培育湾区一流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西山样板";深入实施教师发展"1362"工程,建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大良将持续提升"学有优教"水平,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 戴嘉信 摄 立足中心城区的首位担当,大良也将着力实现"教育医疗更优质、就业创业更充分、养老服务更贴心、兜底保障更精准"四大目标,全面绘就品质宜居、幸福乐居新篇章。 大良将构建完善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体系,依托"健共体"建设,预计投入630万元做优群众"家门口"的医疗保障服务;持续打造更加友好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德和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为试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打造更加友好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健全更精准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大良的市民,都感受到大良的温度和品质。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更多阅读: 聚焦2023年顺德两会 【作者】 李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