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秀新车!新能源汽车,怎么革了传统汽车的命?
2023年伊始,比亚迪发布了U8和U9两款新车型,狠狠地秀了一把轮边电机 。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传说中的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后轱辘不转前轱辘转,横着走,斜着走,原地转圈,水上漂,统统可以有 。
产业君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轮边电机也上了,新能源汽车这是要彻底把传统汽车的命给革了吗 ?
01
新能源汽车:国产汽车的春天
汽车是块大蛋糕。
这蛋糕有多大呢?202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汽车类商品零售总额4.4万亿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这块大蛋糕,曾经是外国人吃得满嘴奶油,中国人吃了两片面包。
中国曾试图"市场换技术",但玩了几十年发现,核心技术仍然在国外,合资企业成为外资品牌的装配厂。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燃油车时代,汽车的国产率是多少呢 ?
有个专门的规定叫《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可以简单地理解成限定了合资车国产率要超过40%,否则按进口车征税。
即便如此,目前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是集中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 。
玩了几十年没玩明白燃油车,那就换个赛道玩新能源汽车 !
国产车于是在新能源领域开始整活,加上国家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直接结果就是,前些年国产车市场占有率一直难以突破40%,2022年达到了47%。 (数据来源:乘联会)
国产车主要的突破点就是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汽车排名前列的品牌,只有特斯拉不是中国品牌。但特斯拉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95%。
在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迭起中,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67.4万辆,同比增长90% 。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7% 。 (数据来源:乘联会)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院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正是国产车的春天。
不仅在国内市场如此,出口也打开了新局面。
2022年12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2.7万辆,同比增长52%,环比增19%;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41%。 (来源:乘联会)
《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认为,中国车市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本土车企及其身后的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无疑已拔得头筹 。
02
新能源汽车就是要革传统汽车的命
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同时,2022年我国常规燃油车销售同比下降13% 。 (来源:乘联会)
近几年,主要汽车生产商戴勒姆、大众、奥迪、现代、日产、沃尔沃等都已经纷纷宣布停止研发内燃机 (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汽车发动机) ,转而研究电动车或氢能汽车。
德国零部件厂商大陆集团已经确定将逐步关停4个发动机零件工厂。 (来源:人民资讯)
要知道传统汽车时代,发动机就是核心技术 ,车企只要有实力,基本都会研发使用自己的发动机。
主流车企纷纷停止开发发动机,也意味着传统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已经大规模停止。
出于环境保护、产业换代等考虑,新能源车取代传统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
传统汽车主要部分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电子系统、底盘、车身、内饰 等。一般来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也就是常说的汽车三大件) 占总成本的35%左右。
来源:中商情报网
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的部分则变成了:电池、电机、电控 (也就是常说的"三电",也可归类为动力系统) 、电子系统、底盘、车身、内饰等。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整理:房姐看产业
传统汽车的三大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被"三电"取代 。
在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上半场,动力电池已经取代发动机成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变速箱也因为电动机的特性而变得不再必需。
此次比亚迪发布的U8和U9采用的轮边电机技术,意味着传统底盘也要紧随其后步入历史。
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上半场电动化趋势已定,下半场智能化竞争也已开启 。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企业接力入场。
随着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汽车产业链也迎来一轮全面的洗牌 。
柴油发动机王者——康明斯,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相继收购了燃料电池和氢燃料开发商Hydrogenics、入股Sion Power开发锂金属电池,从发动机切入动力电池。
其他传统汽车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也是纷纷做出了类似选择,要么自行研发,要么收购,要么就将退出舞台。
03
中国汽车产业链换道超车
"三电" (电池、电机、电控) 取代传统汽车"三大件"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成为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
我国也顺势摆脱原先在传统汽车"三大件"上的落后局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实现换道超车 。
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国企业占6家,其中宁德时代占全球比重为34.8%。6家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合计56.4%。 (来源:界面新闻)
动力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 (电解液、正极、负极、隔膜) 出货也由中日韩垄断,其中中国份额全球第一。 (来源:第一财经)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世界电芯技术专利数量前40名的企业,东莞占据了7家 。
电机方面,比亚迪子公司弗迪动力、特斯拉、方正电机市占率排名前三。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此外,中国还是市场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核心原材料钕铁硼的主要供应商,2021年中国稀土磁材产量占全球的90%,高性能钕铁硼产量占比70%。 (来源:东方财富网)
过去电控的核心零部件IGBT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近年来在国内新基建政策大力支持下,已形成较为完整的IGBT产业链。 (来源:第一财经)
此外,在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竞赛下半场的汽车智能化,其两大主要领域就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华为和百度是这两个领域的代表 。
从2013年开始,百度以每年百亿级的规模投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在高盛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确认其是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本文开头讲到的比亚迪,可以算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标杆,而且是一个特殊的标杆。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的最高程度超过90%,也就是一辆车90%的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哪怕是IGBT芯片、空调压缩机,甚至生产设备,都可以自己供应。暂未涉足的只有轮胎和玻璃。 (来源:钛媒体)
或许是担心木秀于林而风摧之,于是比亚迪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整合的新能源汽车之路。
|来源:新材料在线
作为手机之城的东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革命中,优势清晰,缺点也明显。
优势是"三电"有深厚的产业积淀,在智能化中优势独特,细分领域有大量的隐性行业冠军,缺点则是缺少整车企业。
此前产业君曾专门撰文探讨过东莞的新能源产业。详情:从手机到新能源,东莞的底气在哪里?
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东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值得期待。
来源:房姐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