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成都旅游的朋友,对于这里的诸多景点了然于心。 文殊院,大慈寺 更是因此而闻名于全国。 春熙路、锦里、宽窄巷子 更是外省人进入成都必去的网红打卡点,但事实上,成都有一个较为小众外人可能很少知道了解,却非常值得到了成都去游览的地方,这就是成都昭觉寺。 一、昭觉寺:川西第一禅寺 位于成都市北郊五公里,是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刹昭觉寺。 数百年来,曾经遭受过多次破坏,在清朝康熙年间进行了一次规模性的全面修复,隐在郊野中的昭觉寺,规模宏大,树木郁郁葱葱, 有着"川西第一禅寺"的美称 ,而且昭觉寺始终坚持免费游览,交通往返也极为方便。 从规模上来说,昭觉寺比知名的大慈寺、文殊院还要大,但在游客当中的知名度却没有这两个寺院所广为人知,可事实上, 昭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 宗教中,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到过很多重要性的作用 ,甚至日本、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将昭觉寺视为祖庭。 昭觉寺的高僧圆悟禅师所写的 《圆悟心要》、《碧岩录》就曾被列入日本的修行要本 。 禅师所著《茶禅一味》更是被日本视为瑰宝 ,已经在日本流传了300余年。 在四川佛教盛行, 所以素来有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的民间传统 。所以昭觉寺这个有外省游人少知之地,却是成都本地人,坚持经常初一、十五前去烧香祈福的圣地。 二、历史上曾屡遭破坏,清末重修为成都四大古刹之一 一千四百年来,昭觉寺曾经历遭破坏, 在明代甚至遭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破坏后 ,破败不堪,所以才在清朝时皇帝下旨重修, 重修之后昭觉寺的规模成为了成都著名四大古刹之一, 坊间一直传闻,在昭觉寺许愿,尤为灵验,而且对于进寺朝拜的香客,免费赠送香,所以历年来莫名而来的教徒信民不计其数。 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 昭觉寺有着极其规整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设计 ,从大门起始进入延伸有一条完整的中轴线,陆续排开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而排列在中轴线两侧是钟楼,鼓楼,斋堂,石佛店,观音阁,最终到达标志性建筑圆通宝殿,所以也 有着极有价值的古代建筑研究意义。 穿过昭觉寺的林荫大道,有一个古老的石桥,石桥后方是天王殿,一直前行就可以看到 昭觉寺最为有名的"树抱碑", 在这个大雄宝殿之前,已经存在了300年的黄角树,长得郁郁葱 葱,需要多人才能合抱而成,树径直径长达5米 ,更为奇特的是 中间环抱了一座石碑。 这样的奇观,既令人对自然神力叹为观止,也有更多信民把这现象当作神佛的神迹展现,前来参拜。 由于石碑经被树干吞入了树中,所以在这个 "树宝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 的说法里,石碑那内容记录的什么已经无从考证。却成为了一种佛迹所在,让公众多的姓名瞻仰留连。 三、两宗同修,被日本东南亚等国视为祖庭 昭觉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圆通宝殿, 这是昭觉适才独有的"外方内圆"的殿堂结构 ,殿内供奉的是 四面八手,千手千眼观音像 。而更为奇异的是,殿堂四周还环绕着一圈 转经轮,寓意着这里是"两宗"同修之处, 所以历来藏区的藏传佛教喇嘛如果进入成都修行,都会选择来到居住修行。 在佛教中 ,祖庭,是指佛教宗派祖师常住、弘法或归葬的寺院 。由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海外 ,昭觉寺拥有者甚至比国内更高的名气,日本、东南亚地区很多佛教寺院 ,将昭觉寺作为祖庭使用。有一些日本游客进入成都旅游之后 ,还会穿专程前来昭觉寺,参观、参拜,彰显着这个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昭觉寺。 对于成都本地人来说,昭觉寺也是本地人的悠闲之处,由于寺内像一个书院,掩印着诸多的古刹,亭台楼阁,更像一个绿绿葱葱的庭院,让人有感觉身处丛林当中,可以 偷得浮生半日闲,脱去城市烦躁的感觉, 所以昭觉寺也成为成都游客来到寺内,享受这一份放松愉悦的心境休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