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四人,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那么评论一下他们的功过是非,以及个人修养,谁才是最优秀的呢? 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 三个人里面学问最大的人,曾国藩一生,勤俭廉政,打仗时能和属下同甘共苦,身居高位却不居功自傲,能够急流勇退、古今罕见。 他严于修身,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却没有功高震主,最后全身而退,真正实现了封建社会士大夫"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就是一个完人、圣人。 曾国藩 左宗棠 论个人修养,也和曾国藩不相上下。左宗棠最大的功绩就是抬着棺材收复新疆,这在腐败的大清朝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是极为难得的一次让人扬眉吐气的大事。 左宗棠还有一个传为美谈的故事。 慈禧太后为了拉拢左宗棠,赐给他宫女章怡作为小妾,但是新婚之夜,左宗棠不但没动章怡一个指头,还把她当成自己的孙女看待,而且严令家人不许亏待章怡,等到日后自己去世了,再给章怡寻个人家嫁了。 和曾国藩李鸿章相比,左宗棠是唯一一个不论是正史还是民间评论都很高的名人,不像曾国藩,因为镇压太平天国,一直被认为是刽子手,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失败,一直被骂卖国求荣。 左宗棠李鸿章 在三位名人中,李鸿章大概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名人了。我记得初中时的历史书这么评价他:"李鸿章经营了十几年的北洋水师,就这样可耻地覆灭了",基本认为李鸿章就是个反面人物。 但是最近几年,舆论对于李鸿章的评论出现两极分化,不再一边倒地认为他是甲午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 豆瓣评分非常高的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李鸿章俨然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忍辱负重、挽狂澜于既倒的正面人物。 其实我认为,李鸿章就像明朝的张居正一样,治国理政才能卓绝,但是个人修养方面不及左宗棠,更比不上他的老师曾国藩。 李鸿章 李鸿章一生最大的失德,是他背信弃义,诱降太平天军,然后杀降,太平天国八个王子和几万人头,全部死于李鸿章之手。 当初,为了撮合太平军受降李鸿章一事,英国人戈登曾经从中联络协调,李鸿章的杀降行为,让戈登愤怒不已,他甚至拿着枪,到处寻找李鸿章要求决斗。 还有,慈禧太后也赐给李鸿章一个宫女,七十多岁的李鸿章欣然纳之,从个人私德方面说,这和左宗棠明显差了一个层次。 李鸿章 另外李鸿章个人生活也不像曾国藩那样节俭,吃穿用度也比较讲究,据说他私人财产也是非常可观。 所以综合下来看,李鸿章更善于在官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治国理政能力一流,官职做到中堂,位极人臣。但是个人修养有些瑕疵; 曾国藩和左宗棠个人修养极高,也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但是缺乏统御全局的能力,所以官场生涯的最高点也只能是封疆大吏。 张良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李鸿章就相当于汉朝的陈平,曾国藩和左宗棠就相当于张良,论谋略和个人修养,张良都比陈平高的多,但是陈平是那种既有才能又有瑕疵,更适合官场生涯的政治家,所以他先后辅佐刘邦、刘盈、吕后、文帝四朝,官至丞相,三朝元老,妥妥的官场不倒翁。 陈平 张良虽然谋略过人,但是刘邦对他更多的是敬佩、言听计从,而不是重用,当然张良本身也是视功名如粪土,具有超脱的仙气,也算是功成身退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