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副总如何驾驭分管领域的中层干部,是一个困扰很多副总的职场难题。 众所周知,一个单位,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单位的人事和财权都掌握在老大手中,分管副总要驾驭中层干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中层干部、尤其是受老大器重的中层干部,他们能力很强、手眼通天,未必把分管副总放在眼里,甚至于把副总架空也是常有的事情。 那么,分管副总如何驾驭中层干部呢?我认为,至少需做好以下五点:一、以诚待人 作为分管副总,要有气度,有胸怀,有风格。有事情多听取下属的意见,及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抛出,供大家讨论,形成"谋事不谋人"的工作风格,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下属,你以诚待人,绝大多数下属自然也会以诚带你。久而久之,你所分管的工作领域,就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层干部自然而然就在你的掌控之中了。二、以德服人 作为分管副总,品德很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做一个公平公正、讲原则讲正气的领导,工作中公平公正的对下属进行奖惩,让下属认识到与你相处很容易,只需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不需要拍你的马屁,也不需要讨好你。你做事情公平公正,在分管的领域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这样的话,中层干部大多数不敢造次。三、以情感人 怎么以情感人?多关心下属,这些下属不仅仅是中层,还有中层的下属,所有你分管领域的干部,都要多去关心。多了解干职工的困难,只要允许,尽可能帮人家解决工作之外遇到的困难。工作中的难题更要想办法解决。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作为领导能关心下属,下属自然感恩戴德,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如此一来,驾驭中层还会困难吗?四、以能慑人 作为分管副总,不管你是外形还是内行,对于你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都要了如指掌。中层为什么有时候不服分管副总,大多数在于自恃自己业务能力强,技术上比领导更专业,甚至以此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分管副总还强。假如分管副总能专研好技术,做一个技术型和管理型的通才,成为一个能力超强的人,请问中层敢不听副总的吗?五、以腕治人 "腕"就是手腕。作为分管副总,要驾驭中层干部,没有手腕是不行的。首先,分管副总的你要取得单位老大的信任,单位老大信任你,你在中层面前就可以不怒自威。单位老大都看你不上,下面的人没几个把你放在眼里的。其次,在自己分管领域培养后备人才,给中层压力,潜在的告诉他:别造次,你部门里随时有人可以取代你。如此一来,你上下得手,驾驭中层就简单了。 我推测,题主这里用的"驾驭"二字,其实是"管好"的意思,即分管副总如何能够有效地让中层干部发挥作用,并达成绩效要求。正好最近在研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是美国前通用CEO杰克韦尔奇。书中谈到的一些管理方法,其实正好可以用来很好地回答题主的问题。 真正想要管理好副总分管的中层干部,其实核心就是协同力与领导力的问题。 一、协同力是指把使命、行动和结果统一起来的能力。 我相信公司本身已经有它的使命内容,而分管副总应该根据使命的内容建立一种机制,并让这种机制驱动中层干部的行动,以便让中层干部所有的行动都与公司的使命相关,让行动的结果与公司的使命相关。 这里所说的机制,主要是指激励机制,它包含了正向激励,比如口头表扬、物资奖励等,也包含而来负向激励,它包含了处罚、淘汰等机制。这一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持所有人员的行动与公司的使命相关,保障干部队伍在价值观与行动方面的纯洁性。谈到"驾驭"这个词,其中有一项就是淘汰碌碌无为的干部、与组织的价值观与使命一贯冲突的干部。 二、用领导力让中层干部发挥效用。 在这本书中,韦尔奇用简单但实用的语言对领导力作了很好的阐述。 1. 体谅下属。 体谅下属似乎是大部分管理者或者领导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很少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真正把体谅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想想那些中层干部,基本上白天都给了公司,有时候晚上也不得不加班工作,尽管他们由此而获得了自己的薪酬,但他们仍然需要精神上、灵魂上的帮助和关怀。体谅下属是建立分管副总与中层干部之间信任度的最佳方式之一。分管副总的这种体谅,不应该是一时性起的,而是应该永久保持的一种对待中层干部的方式。 2. 持续地不厌其烦地解释使命与行动。 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说,频繁地解释使命与行动似乎看上去有点官僚,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中层管理干部对于使命及其行动并不一定了解的很清晰,也可能有抵触情绪,也说不定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作为分管副总,应该持续地、不厌其烦地抓住任何机会向中层管理者输入使命与行动的要旨,让他们理解并积极采取行动,为实现公司的业绩或者分管副总所承担的业绩为积极努力。 3. 扫除障碍。 中层管理干部在完成使命的行动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意愿。所以,作为分管副总,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些中层干部扫除工作行动中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了他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或者流程上的障碍,或者用人上的障碍,或者机制上的障碍。比如,要为中层干部及时清除那些故意刁难中层干部的人。为中层干部扫除障碍是分管副总支持中层干部工作的最佳方式之一。 作为分管副总,在权限、资源上与中层干部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分管副总 4. 对下属慷慨。 对于那些中层干部最佳、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物质奖励或者晋升奖励,这种激励无论在什么公司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些分管副总,总是不能把慷慨落实在行动上,经常会给出口头实惠,就是不愿意给他们加工资或者给予晋升的待遇。吝啬,只会让中层干部越来越寒心,工作的积极性遭受打击。 5. 制造快乐的工氛围。 没有人喜欢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环境中工作。所以,分管副总要为他们竭尽全力创建快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记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工厂是沉闷的",只不过德鲁克的意思是一个工厂不可能总是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但这并不妨碍分管副总让工作变成一种快乐。杰克韦尔奇还提倡与下属在工作之余多聚聚,与他们交心、交朋友(似乎与我们说的职场之中无朋友不大一样),消除分管副总与中层干部之间的隔阂,制造快乐的工作氛围。但,我想杰克韦尔奇一定不会让"朋友关系"突破制度的边界。快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产生最佳业绩。 小结:综上,分管副总的第一要务应该是让自己变得实际而又贴近中层干部,既要以身作则,又要给他们输入正确的理念,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中层干部还要及时给予慷慨的奖励,也要为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做主,并提供和制造积极、乐观的工作环境。当然,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信任或许是分管副总与中层干部之间最佳的粘合剂。 从你的表达看,你说的应该是班子副职如果管理分管的中层干部,简单来说无非"抓大放小,情商管理,因人而宜"12个字。 1、班子副职 班子副职属于单位(或者公司,下同)领导层,但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岗位,既对一把手负责又对单位中层进行管理,为单位一把手分忧,又要带好中层干部,对一个单位的团结、干劲、成绩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本身素质要求也较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有很好的协调、表达、管理等能力和优秀的情商。 2、中层干部 其实一个单位的灵魂是中层干部,他们付出的最多,但是确没有得到对等的成绩和荣誉,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不夸张的说,管理好单位的中层就可以管理好单位,一个单位的中层的实力就是一个单位的整体实力,一个单位中层的状态就是一个单位整体状态。 3、副职如何管理分管的中层? 副职的管理与一把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把手可以直接决定事情如何做,而副职需要考虑的更多,但只要抓住"抓大放小、情商管理、因人而宜"就基本可以管理到位。 A、抓大放小,就是指工作既不过份要求又不完全放手,既不要求过细也不不闻不问,掌握到一个适合的度,给中层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激活中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又掌握大方向和基本原则。 B、情商管理,就是动用情商而不只是智商进行与中层的交流,不高高在上也不强势控局,而是平等相待又不完全相容,相处平易近人又自带威严,做事有商有量又原则把控,为人师表又含蓄兼容、宽容大度、敢于担当,但不代表中层犯错误也不批评,而是讲究方式方法。 C、因人而宜,当然管理中层还需要因人而宜,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比如女下属和男下属就不一样,年轻人和年纪大的不一样,各种性格的也不一样,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照搬照抄。 D、注意事项,其他还需要注重一些事情,比如注意中层工作严谨度、不允许挑战你的权威等等原则性和细节问题。 所谓驾驭,其字义即属动词,"驾"意指把鞍辔、轭等马具安放套装到裸马身上,使之便于骑乘或役用。"驭"意指掌握马缰。"驾""驭"联合,则表示先把马笼头、鞍、轭等马具安装好,然后骑上马背,手握缰绳,扬鞭驱马前行。而题主这里的"驾驭"之意,则应是能够管控好中层干部。说白了,就是分管副总能够对其所分管部门的中层干部都能喊得动,叫得应,止得了,放得心,靠得住。但真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因为,一个单位,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其人事和财权通常都掌握在老总手里,分管副总想要驾驭中层干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受老大器重的中层干部,他们能力很强、手眼通天,平时也未必能把分管副总放在眼里,甚至于把副总架空也是常有的事。那么,分管副总究竟如何驾驭中层干部呢?个人认为,关键是要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注重品行,维护公正,提高魅力。只有如此,方能驾驭好中层干部。具体而言: 第一、练好内功,就是要尽快使自己成为工作内行、业务能手、技术骨干,做到以能慑人。作为分管副总,你不能总是外行,要尽快成为内行,对于自己所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都要了如指掌。中层为什么有时候不服分管副总,大多数在于自恃自己业务能力强,技术上比领导更专业,甚至以此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分管副总还强。假如分管副总能精通技术,做一个技术型和管理型的通才,成为一个能力超强的人,那么,中层干部就不敢不听副总的了? 第二、夯实基础,就是分管副总要放下身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分管部门中层领导工作中的难题和困难,拉近基层距离,夯实同中层干部及基层群众的情感互动和信任联络基础。同时,要以情感人,平时多关心下属,这些下属不仅仅是中层,还有中层的下属,所有你分管领域的干部,都要多去关心。多了解干部职工的困难,只要允许,尽可能帮人家解决工作之外遇到的困难。工作中的难题更要想办法解决。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作为领导能关心下属,下属自然感恩戴德,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如此一来,驾驭中层就容易多了。 第三、注重品行,作为分管副总,要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行得端,坐得正,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以德服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工作方法,讲究工作策略。"策略"也是手腕。作为分管副总,要驾驭中层干部,没有点策略手腕是不行的。首先,分管副总的你要取得单位老总的信任,单位老总信任你,你在中层面前就可以不怒自威。如单位老总都看你不上,下面也就不会有人把你放在眼里的。其次,在自己分管领域要培养后备人才,给中层以压力,潜在的告诉他:别造次,你部门里随时有人可以取代你。如此一来,你上下得心应手,驾驭中层干部就不会太费劲了。 第四、维护公正,就是做一个公平公正、讲原则、讲正气、护正义的领导,工作中公平公正的对下属进行奖惩,让下属认识到与你相处很容易,只需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不需要拍你的马屁,也不需要刻意去讨好你。你做事情公平公正,在分管的领域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这样的话,中层干部大多数就不敢造次,也不会乱来的。 第五、提高魅力,就是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在做好以上的同时,还须在以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即一要待人以诚,作为分管副总,要有气度,有胸怀,有风格。有事情多听取下属的意见,及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抛出,供大家讨论,形成"谋事不谋人"的工作格调,真诚对待每一个下属,你以诚待人,绝大多数下属自然也会以诚待你。久而久之,你所分管的工作领域,就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层干部自然而然就在你的掌控之中。二要有责独揽。就是在自己所分管的领域,即使中层干部出现了工作上的失误,作为其主管领导的副总,应在公司老总面前勇于承担中层干部所犯错误的责任,不要让中层干部既卖力又憋屈,这个行为会让中层干部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你这个副总,因为他们看到了你副总们的人格魅力和勇于担当的大将风范,也会使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归属感、信任感及安全感。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谢谢!这是企业中较长见到的现象。首先分析一下你所在公司的组织架构。第一,公司是否明确分工你是他们的垂直领导!第二公司老总是否会越级(越过你)直接指挥。排除这两方面,再说你自身,请恕直言,你的‘驾驭’心态,用在企业管理中有所不适,它含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让人感觉到有唯我独尊的想法,管理者执行的是公司的决策。并配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被管理者服从的是公司的要求。不服从者将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是非常明确的!怎么去让下属上下一心,完成既定目标,是对管理者综合能力的考验。如:凝聚力,执行力,吸引力和人格魅力等。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就是它的艺术所在。 老想着驾驭干麻。副职其实是没什么权力的,中层正职一般也都找正职汇报工作,所以副职最应该做的是摆正位置,你好我好大家好,千万不要向上争权也不要向下争权,让正职们(包括正层正职和单位正职)放开手脚干就行了,干好了副职也有利益,干坏了和副职关系也不大。总之副职一定要豁达。 我认为,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干部,由你分管的下属所有一级单位一把手,都应对你负责! 对于题目中的驾驭二字,我可以这样理解: 1、在副总没有分管前,这些下一级单位的一把手可能对正职领导负责,习惯了一把手的领导,担心副总领导不了这些人,或者这些人不买副总的账。 2、从管理角度讲,作为分管事的副总,你可以不管过去他们曾经对过谁,你当下要干的事就是引导/要求大家跟你汇报工作,不得越级或跨级,用文件要求,让大家画押。 3、以德服人,以能力服众,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你有料、会为人处事,不存在驾驭问题。 4、对于其中还是有个别分子越级汇报问题,作为副总来说你也不要担心:若是汇报工厂进步的,证明了你的能力;若是由他直接汇报了存在的问题,你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本身也应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向自己的上一级汇报工作! 5、对于这个越级分子的行为/方式,你需要先和正职沟通,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汇报者反馈的冰山一角,提出自己的见解供领导选择……如此一来,正职就会逐步疏远越级汇报者。 6、同时你找越级汇报者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依然不改变就是团队蛀虫,就逐步将其边沿化直至淘汰! 亲,不要想着驾驭团队,这是一个合作、协作的过程,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分管副总希望自己更有力量,更有话语权!我来支支招,希望你试试! 1.与团队一起分解目标,共同制定实施路径! 2.永远激励为团队做出贡献的人,总结经验,激励大家。 3.遇到困难共同面对,解决问题有策略有方法有资源,渡过难关,一样需要总结经验。 4.做事、关注事、做对客户有价值的事!降低团队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试试,有效果告诉我哦!祝福2020年越来越好!#2020职场进阶# 针对分管副总怎么驾驭中层干部,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以技(专业)镇人。在一个企业打工,如果你专业度不够强的话,或者在有些管理领域或层面出现羊相的话,往往不大会赢得中层干部的支持,因为做不到以技服人。只有你管理层面做得比较专业了,中层干部觉得自己技不如你,才会彻底的服你。 第二,以德服人。许多老板选高管,大都是先选德,再选才。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有才再有能力也不用。德才兼备的副总更能赢得上,下级工作的支持。 第三,以利诱人。打工管理,最终都将回到利益层面,如果你当了副总以后,能够较好的平衡老板和中层干部之间的利益关系,处处为中层干部争取合法利益和福利,让中层干部觉得跟你这个副总有奔头,你是他的老大哥。 第四,有责独揽。副总分管的领域,即使中层干部出现了工作上的失误导致,作为中层干部的主管领导的副总,应在公司老总面前,勇于承担中层干部所犯错误的责任,这个行为会让中层干部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你这个副总,因为他们看到副总人格的魅力和勇于担当的大将风范。 作为体制内国企的从业人,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具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1.体制内最讲究留有余地。大部分的权利和资源都掌握在一把手手里,同样的,一把手的压力和责任也是最大的。作为副职的分管副总,压力和责任相对会小很多,同样的,他所掌控的资源也会相对少一些,只会具体负责一个板块的工作。但是,在分管的这一块的领域,还是有很强的发言权的,单位一把手也一般会听取副职的意见作为参考,甚至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会基本同意副职的思路,并由分管的副职去抓落实。所以,高层之间都会互相留有余地,尊重各方的面子。 2.体制内讲究利益最大化。在体制内混的大部分都是聪明人,讲究的是权利和利益最大化。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大家都是为了某个位置或者某些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想要利益最大化,讲究的就是一个互相支持。环顾所有的斗争,除非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分配问题,其他一般都是一团和气。 3.体制内讲究多个人说话,多条路走。能提拔到中层干部这个层次,无非几种可能,一种是站好了队,是某位高层的心腹得到的提拔。这种情况,只要上面高层之间没有开始斗争,基本中层干部都会默契的执行分管副总的指示。如果本身就是这个副总的心腹,那就更好说了。第二种是能力强,实打实靠能力上位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中层干部听话,那分管的副总会倚重他做事,并对他有比较大的包容心。如果这个中层干部不听话,那等他们副总,把一些审批的权限集中起来,只让这个中层做事,权利集中到了分管副总手里,中层把事做好了,是分管副总调度指导有方,功劳分中层一点;中层把事做砸了,那就是没有领会领导意图,分管副总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挽狂难,功劳还是分管副总的,责任是中层的。第三种是有大后台,来镀金的。这种人一般分两种情况:要不就是纯粹来镀金,啥都不争,混日子熬资历,时间到了就会调走。这种人分管副总只要对他保持一定的尊重,基本会相安无事。或者下来镀金还是想做出一点成绩的,这种人有自己的资源。分管副总只需要充分挖掘他的资源,给与适当的尊重,如果这个中层能做事,就多倚重一点。如果不能做事,就让中层的副手多做点,把名给这个有背景的中层,这样基本就会合作的比较愉快,并且自身的利益也能最大化。 总结起来,在体制内所谓的驾驭实际上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工作方式,团结能团结的一切力量,打击一切不能团结的反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