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朵在另外一丫枝头上绽放的梅
30年前那个春夏之交的季节,阳光中落下细小的灰尘,从前我从没见过,有过这样微小的细节。
那个女孩,那个让我颗粒无收的女孩,曾是那样深耕着我的双眸。一朵爱情,就这样,在阳光下猝死了。作为凭吊,一篇《爱你依然在深秋》刚刚开了个头,我早已泪水涟涟。
今天的深夜,万籁俱静。一杯浓茶一支香烟,我坐在电脑前,平静地梳理散落满地的已经凋零多年的花朵......
好象是91年初秋吧,刚刚从滨州师专毕业的梅,被分配到我工作乡镇的一所中学任教。因为我当时在镇党委办公室做秘书的缘故,陪镇委书记到学校看望新老师,还与他们一起吃了午饭。
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我就知道,我跟这个叫梅的小老师,肯定会有段纠缠不清的故事;尽管我当时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
果不其然,没有刻意地制造情节,更没有想象成是上天的安排。到深秋的时候,就像童话书里所写的一样,"王子和公主相爱了,从此两个人觉得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结婚的时候,她的母亲向我提出了要求:第一,结婚前把梅调到县城的学校去;第二,让我另外拿出3000元准备帮梅的弟弟将来结婚用。
当我听完她母亲的话之后,很震惊。年青气盛的我顶撞了她:" 你说的两个条件我都做不到!即使做得到,我也不会做的。都什么年代了?"
没想到梅的母亲比我火气还大:" 做不到的话,你现在就可以走!" 我二话没说夺门而出......
帖子写到这儿,我有必要向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梅的母亲,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的性格。
梅的母亲是沂蒙山区人,如果还健在的话,也90多岁了吧。在她4岁的时候,被一个滨州的买卖人买来做童养媳,但长大以后,那个买卖人的儿子嫌她丑,死活不干;买卖人不得已算作自己的闺女给她找了个婆家了事。
后来,一连串生了5个女孩,最后第6个是男孩。但那个因为她老是生女孩而没给她过笑脸的男人,也就是梅的父亲,在有了儿子没多久,因病去世。
你想想,一个孤单的女人拉扯这些孩子,又是在那个年代,其中的凄苦可想而知,所以时间一长,梅的母亲的性格完全像个男人了,甚至有些偏激,在她眼里没有好男人或者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再说那天我走之后,梅的母亲暴跳如雷数落梅:" 你看看,你找了个什么人?还敢跟我犟嘴?这样的人,你跟了他,还有你的好日子过?再说,我养了你20多年,又供应你上大学,跟他要3000块要不着吗?"
梅替我说了两句好话,脸上挨了两记耳光。这些,都是她以后告诉我的。
大约僵持了3个月。这期间我和梅也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她的母亲就是一句话:"你要跟他,我就死给你看。"
问题严重到不只是3000块钱了。不得已,我们四年的爱情宣告结束。
后来,在她母亲的催促下,梅嫁给了水泥厂一位工人,当时这家水泥厂在滨州可是一家响当当的好单位,那位工人满足了梅母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