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则百病生,脾胃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要调和好所有的脏腑,需要先调理好脾胃方面。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脾虚的四种类型以及调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脾气虚 脾气虚多半是因为脾气不足、运化功能下降,这种类型一般表现为精神困倦、四肢乏力、反酸、烧心、胃口变小、胃胀腹痛时常发作。 调补方式:饮食方面要引起重视,应当以补脾益气 为主。 注意事项:不要一味的喝粥,对于容易反酸、烧心的人,适当减少粥的摄入量。 二、脾阳虚 中医上认为,肾阳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二者之间相互协作,脾阳虚和生活起居、饮食生冷有关,一般表现为畏寒、手脚冰凉、食欲下降。 调补方式:饮食上遵循温补、清淡 为主,平常生活中注意保暖。 注意事项:寒凉、生冷的食物要戒掉,另外,要避免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三、胃气虚 胃气虚说明胃部受损、消化水谷的能力减弱,和饮食不节、思虑过多,过于疲劳有关,主要表现为食欲差、便溏、身体倦怠乏力、怕冷。 调补方式:在饮食上需要补胃气 ,可以吃一些牛肉、猪肉、红枣、大豆等食物。 注意事项: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节食,一日三餐严格按时进行,忌辛辣食物。 四、胃阳虚 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肠胃方面的问题,如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舌苔淡白。 调补方式:以暖胃驱寒 为主,多吃山药、小米、红枣等食物。 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思虑过多、压力过大,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足以看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调养胃病的作用,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另外,脾胃"害怕"寒、撑、生、晚、忍、快、烫 这7个字,生活中尽量要避免。